1
|
术语英译中学者型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关系研究——以《淮南子》两译本中古代天文术语英译为例 |
许明武
陈嘉昕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淮南子》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承绪与改铸 |
王效峰
梁道礼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3
|
老子“无为”思想探微─—兼论《淮南子》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扬弃 |
丁文宏
蔡友和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5
|
|
4
|
《淮南子》道家生命哲学论纲——基于形、气、神、志的辩证考察 |
高旭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5
|
汉代黄老新“道治”的历史阐说——论《淮南子》著述意图、文本结构、思想体系及其政治理想 |
高旭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6
|
《淮南子》思想主旨新探 |
张允熠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7
|
简论《淮南子》“民本”思想 |
张德广
程文琴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4 |
2
|
|
8
|
《淮南子》历史观新论 |
张秋升
李伟
|
《安徽史学》
|
2000 |
3
|
|
9
|
《淮南子》的哲学精神和美学思想 |
周来祥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0
|
论道家治国治身治心思想体系——以《老子》、《管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为中心 |
来永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1
|
《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吕慧燕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2
|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 |
何善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3
|
《淮南子》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研究 |
潘显一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4
|
《淮南子》中的音乐理论 |
周振锡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5
|
论胡适对《淮南子》思想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
谢昭新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2 |
4
|
|
16
|
论《淮南子》对《吕氏春秋》推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董志铁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7
|
论《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 |
丁秀菊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8
|
《淮南子》“精神之和”价值论 |
张俊相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9
|
《淮南子》审美理想论 |
方国武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20
|
《淮南子》论“奢靡”及其黄老意涵 |
高旭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