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海边的卡夫卡》的叙事形式
1
作者
秦国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55-56,共2页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于2003年完成的作品,小说沿袭了村上一贯的风格,细节处理非常细腻,主题明确,构思巧妙,在现实与虚幻的交互演绎下为读者带来亦真亦幻的阅读体验。本文简要论述小说的叙事形式,以此向读者展示村上作品的魅力,...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于2003年完成的作品,小说沿袭了村上一贯的风格,细节处理非常细腻,主题明确,构思巧妙,在现实与虚幻的交互演绎下为读者带来亦真亦幻的阅读体验。本文简要论述小说的叙事形式,以此向读者展示村上作品的魅力,探索思想与文字融合的方法。一、双线叙事结构《海边的卡夫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叙事方式
少年
小说
异质
介质
叙事形式
卡夫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艺术手法运用——以村上春村的《海边的卡夫卡》为例
2
作者
陈媛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78,共3页
文学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不仅是因为受到文字、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其巧妙地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来普及人性与人情,进而跨越地域限制,于人们...
文学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不仅是因为受到文字、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其巧妙地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来普及人性与人情,进而跨越地域限制,于人们之间传播。文章以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的成功传播为例,详细地阐述及分析了成功的文学作品被传播与接受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艺术手法
《海边的卡夫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荒诞·隐喻·深邃——读《海边的卡夫卡》
被引量:
1
3
作者
士曾
《出版广角》
2003年第10期73-74,共2页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声名远扬。村上春树以细腻的笔触巧妙地描绘出了如今都市青年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海边的卡夫卡》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小说评论
村上春树
叙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边的卡夫卡》隐喻研读
4
作者
李如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57-58,共2页
隐喻的最初含义是将原意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隐喻的发展历史久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种采用不同语言表达事情的表达方式。当代语用观对隐喻有不同的见解,认为隐喻是一种另类的语言表达行为,但并不是随意表达,而是...
隐喻的最初含义是将原意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隐喻的发展历史久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种采用不同语言表达事情的表达方式。当代语用观对隐喻有不同的见解,认为隐喻是一种另类的语言表达行为,但并不是随意表达,而是有一定的原则。互动理论认为,隐喻就是两个词语在语义上相互碰撞并产生更新的含义。笔者认为,隐喻既是转换语言表达的语言行为,又是一种富有思想性的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读者
村上春树
卡夫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
被引量:
2
5
作者
邵雪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0-206,共7页
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在文学层面亦有诸多体现。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虽然深受美国文学影响,其作品后现代风格浓厚,但他的长篇小说中仍有诸多对中国叙事经验的借鉴与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并且这些精神支撑着其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村...
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在文学层面亦有诸多体现。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虽然深受美国文学影响,其作品后现代风格浓厚,但他的长篇小说中仍有诸多对中国叙事经验的借鉴与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并且这些精神支撑着其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村上春树小说的核心元素之一。探究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不仅能找到其作品受中国读者喜爱并产生共鸣的原因,还能了解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创作的影响,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文化在日本千余年的渗透与传播这一历史渊源。本文以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海边的卡夫卡》为例,解析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蕴含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并追溯其背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长篇小说
村上春树
中国叙事
经验
《海边的卡夫卡》
《挪威的森林》
文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像我这样的才子全世界本来就不多
6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4,共1页
别看了一本《生活在别处》,就觉得可以到处混:别看了一本《挪威的森林》,就觉得进了大自然;别看了一本《海边的卡夫卡》,就觉得.卡夫卡的身边还有你。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全世界
《生活在别处》
《挪威的森林》
才子
大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海边的卡夫卡》的叙事形式
1
作者
秦国和
机构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55-56,共2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二十世纪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D13XWW22)
韶关学院第十五批科研项目"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宫本百合子文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201502011)研究成果
文摘
《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于2003年完成的作品,小说沿袭了村上一贯的风格,细节处理非常细腻,主题明确,构思巧妙,在现实与虚幻的交互演绎下为读者带来亦真亦幻的阅读体验。本文简要论述小说的叙事形式,以此向读者展示村上作品的魅力,探索思想与文字融合的方法。一、双线叙事结构《海边的卡夫卡》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叙事方式
少年
小说
异质
介质
叙事形式
卡夫卡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艺术手法运用——以村上春村的《海边的卡夫卡》为例
2
作者
陈媛媛
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78,共3页
文摘
文学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不仅是因为受到文字、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其巧妙地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来普及人性与人情,进而跨越地域限制,于人们之间传播。文章以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的成功传播为例,详细地阐述及分析了成功的文学作品被传播与接受的原因。
关键词
传播
艺术手法
《海边的卡夫卡》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荒诞·隐喻·深邃——读《海边的卡夫卡》
被引量:
1
3
作者
士曾
出处
《出版广角》
2003年第10期73-74,共2页
文摘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声名远扬。村上春树以细腻的笔触巧妙地描绘出了如今都市青年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海边的卡夫卡》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小说评论
村上春树
叙述方式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边的卡夫卡》隐喻研读
4
作者
李如丽
机构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Z期57-58,共2页
文摘
隐喻的最初含义是将原意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隐喻的发展历史久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种采用不同语言表达事情的表达方式。当代语用观对隐喻有不同的见解,认为隐喻是一种另类的语言表达行为,但并不是随意表达,而是有一定的原则。互动理论认为,隐喻就是两个词语在语义上相互碰撞并产生更新的含义。笔者认为,隐喻既是转换语言表达的语言行为,又是一种富有思想性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读者
村上春树
卡夫卡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
被引量:
2
5
作者
邵雪飞
机构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0-206,共7页
文摘
中日文化同根同源,在文学层面亦有诸多体现。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虽然深受美国文学影响,其作品后现代风格浓厚,但他的长篇小说中仍有诸多对中国叙事经验的借鉴与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并且这些精神支撑着其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村上春树小说的核心元素之一。探究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不仅能找到其作品受中国读者喜爱并产生共鸣的原因,还能了解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创作的影响,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文化在日本千余年的渗透与传播这一历史渊源。本文以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与《海边的卡夫卡》为例,解析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蕴含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并追溯其背景原因。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长篇小说
村上春树
中国叙事
经验
《海边的卡夫卡》
《挪威的森林》
文学影响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像我这样的才子全世界本来就不多
6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4,共1页
文摘
别看了一本《生活在别处》,就觉得可以到处混:别看了一本《挪威的森林》,就觉得进了大自然;别看了一本《海边的卡夫卡》,就觉得.卡夫卡的身边还有你。
关键词
《海边的卡夫卡》
全世界
《生活在别处》
《挪威的森林》
才子
大自然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海边的卡夫卡》的叙事形式
秦国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谈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艺术手法运用——以村上春村的《海边的卡夫卡》为例
陈媛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荒诞·隐喻·深邃——读《海边的卡夫卡》
士曾
《出版广角》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边的卡夫卡》隐喻研读
李如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叙事经验与中国艺术精神
邵雪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像我这样的才子全世界本来就不多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