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天堂》中父亲形象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0-41,共2页
《海洋天堂》作为优秀的电影作品,自上线之日起便广受媒体和观众的好评,其中李连杰饰演的王心诚角色深入人心,李连杰精湛而朴实的表演在电影里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刻画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本文就《海洋天堂》中的父亲形象展开具体描述...
《海洋天堂》作为优秀的电影作品,自上线之日起便广受媒体和观众的好评,其中李连杰饰演的王心诚角色深入人心,李连杰精湛而朴实的表演在电影里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刻画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本文就《海洋天堂》中的父亲形象展开具体描述,视角重点落在父亲的角色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影片中父亲的这一形象进行深入解读,让人们在感味电影真情真爱的背后,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来自人物形象以及内心深处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堂》
父亲形象
父爱
人物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持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6期29-31,共3页
由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2010年第一情感大片、悲情电影《海洋天堂》,是中国首部反映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的电影,在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一部近年来难得的好电影,许多方面都值得电影从业者学习和借鉴。同时也呼吁有更...
由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2010年第一情感大片、悲情电影《海洋天堂》,是中国首部反映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的电影,在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一部近年来难得的好电影,许多方面都值得电影从业者学习和借鉴。同时也呼吁有更多的影视工作者投身关注自闭症和弱势群体的影视创作,为社会献出真情和爱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堂》
自闭症
人文关怀
艺术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海洋天堂》对孤独症的解读缺憾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庆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影片《海洋天堂》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名叫王心诚的父亲如何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苦心为患孤独症的儿子寻找生存依托的故事。在父亲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爱心帮助下,大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堂"。但光明不能只来自于爱,透过理想主义的光环,我...
影片《海洋天堂》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名叫王心诚的父亲如何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苦心为患孤独症的儿子寻找生存依托的故事。在父亲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爱心帮助下,大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堂"。但光明不能只来自于爱,透过理想主义的光环,我们还是看到了影片对孤独症人群在生命本体与教育解读中的一些缺憾,因为对于像大福这样的孤独症人群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光明必须基于生命的肯定和持续有效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堂》
孤独症
解读缺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情愫
4
作者
张仁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92,共3页
电影《海洋天堂》所要表达的主题即是未成年或已成年的残疾人士(16-60岁)的托养未被我国现行的福利机构覆盖,因此,他们的生存以及未来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影片截取了残障儿子与患肝癌晚期的父亲家庭生活的断面,以平视的视角,规避了...
电影《海洋天堂》所要表达的主题即是未成年或已成年的残疾人士(16-60岁)的托养未被我国现行的福利机构覆盖,因此,他们的生存以及未来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影片截取了残障儿子与患肝癌晚期的父亲家庭生活的断面,以平视的视角,规避了儿子的残疾身体,导向其审美情感的满足;以平淡的叙述,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以对现实功利的超脱,强化了父子周围人际关系的友善与温馨,使得影片对特殊家庭充满了人文情愫与人格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堂》
情感提升
父爱沉重
温馨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善若水 厚泽载物——天海相接处的《海洋天堂》
5
作者
董琦琦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8期24-26,共3页
《海洋天堂》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创制而成的当代亲情大戏。唯美隽永的镜头画面,不蔓不枝的叙述节奏,平淡中和的言行举止,将庄严肃穆的审美风格呈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在为观众提供视觉飨宴的同时,聚焦于世间倾其所有不求回报的付出与...
《海洋天堂》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创制而成的当代亲情大戏。唯美隽永的镜头画面,不蔓不枝的叙述节奏,平淡中和的言行举止,将庄严肃穆的审美风格呈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在为观众提供视觉飨宴的同时,聚焦于世间倾其所有不求回报的付出与恩泽,及小人物绝处逢生的隐忍与顽强,对社会边缘地带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予以描摹与观照。主创人员直面人生、平视生活的态度着实令人感动,影片对人生、人性、人情的发掘与叩问更是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堂》
王心诚
大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父爱如山,友情似海——解读《海洋天堂》
被引量:
2
6
作者
查政
汪少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3-94,共2页
李连杰、文章主演的情感影片《海洋天堂》,以孤独症患者及其残缺家庭为表现对象,深入探讨了对待弱势人群的生存、照料、教育的社会问题及其艰难困境,成功塑造了一批善良、助他的群像,歌颂了父爱的伟大和坚韧,人类直面不幸的勇气和决心...
李连杰、文章主演的情感影片《海洋天堂》,以孤独症患者及其残缺家庭为表现对象,深入探讨了对待弱势人群的生存、照料、教育的社会问题及其艰难困境,成功塑造了一批善良、助他的群像,歌颂了父爱的伟大和坚韧,人类直面不幸的勇气和决心。该片融入现实主义手法和理想主义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社会意义。本文将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等角度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堂》
孤独症
亲情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父爱如山 亲情似水——电影《海洋天堂》和《岁月神偷》比较
被引量:
1
7
作者
胡丹丹
何春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6-57,共2页
著名电影大师巴赞说过,"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①,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爱的表现形式,如何利用影视的诸种形式与手段将爱的内涵和力量表现出来,不仅是评价一部影片是否具有文艺价值、是否出众的标准之一,更是衡量一个导演功力的准则之一...
著名电影大师巴赞说过,"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①,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爱的表现形式,如何利用影视的诸种形式与手段将爱的内涵和力量表现出来,不仅是评价一部影片是否具有文艺价值、是否出众的标准之一,更是衡量一个导演功力的准则之一,而《海洋天堂》和《岁月神偷》这两部影片在对"爱"的诠释上虽然有着许多具体细节的不同,却达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对爱的阐释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本文将具体以这两部影片的几个方面的异同比较来阐述关于爱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情电影
《海洋天堂》
《岁月神偷》
审美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构主义视域下中印韩特殊人群题材电影
8
作者
蒋德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58,共3页
《海洋天堂》《马拉松》《地球上的星星》分别表达中国、韩国和印度三个亚洲国家对于孤独症患者题材的关注。三部影片虽然描写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但影片关于爱的表达却有着一致的态度,都是由一种"掌控"的爱的表达方式转向寻找...
《海洋天堂》《马拉松》《地球上的星星》分别表达中国、韩国和印度三个亚洲国家对于孤独症患者题材的关注。三部影片虽然描写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但影片关于爱的表达却有着一致的态度,都是由一种"掌控"的爱的表达方式转向寻找针对这些特殊孩子最适合方式的爱的表达。本文主要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角度来进行文本分析。首先,从结构主义视角来探寻三部电影共同的故事模式,并找出三部影片所暗含的身份对立。其次,从符号学角度来分析具有含义的符号化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堂》
《马拉松》
《地球上的星星》
结构主义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疫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中的文化底蕴探析
9
作者
刘宝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7,共5页
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薛晓路,2021)的时空背景聚焦于2020年因突发新冠疫情而“封城”的武汉,讲述了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本片由中国女性导演薛晓路执导,她编导的影片《海洋天堂》(2010)、《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
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薛晓路,2021)的时空背景聚焦于2020年因突发新冠疫情而“封城”的武汉,讲述了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本片由中国女性导演薛晓路执导,她编导的影片《海洋天堂》(2010)、《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我和我的祖国》(2019)等均受到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遇上西雅图》
《海洋天堂》
时空背景
女性导演
我的祖国
薛晓路
文化底蕴
悲欢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天堂》中父亲形象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卢玉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0-41,共2页
文摘
《海洋天堂》作为优秀的电影作品,自上线之日起便广受媒体和观众的好评,其中李连杰饰演的王心诚角色深入人心,李连杰精湛而朴实的表演在电影里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刻画得入木三分,感人至深。本文就《海洋天堂》中的父亲形象展开具体描述,视角重点落在父亲的角色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影片中父亲的这一形象进行深入解读,让人们在感味电影真情真爱的背后,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来自人物形象以及内心深处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海洋天堂》
父亲形象
父爱
人物解读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持
机构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6期29-31,共3页
文摘
由李连杰和文章主演的2010年第一情感大片、悲情电影《海洋天堂》,是中国首部反映自闭症(也称孤独症)的电影,在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一部近年来难得的好电影,许多方面都值得电影从业者学习和借鉴。同时也呼吁有更多的影视工作者投身关注自闭症和弱势群体的影视创作,为社会献出真情和爱心。
关键词
《海洋天堂》
自闭症
人文关怀
艺术追求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海洋天堂》对孤独症的解读缺憾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庆艳
机构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基金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音乐治疗在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影片《海洋天堂》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名叫王心诚的父亲如何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苦心为患孤独症的儿子寻找生存依托的故事。在父亲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爱心帮助下,大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堂"。但光明不能只来自于爱,透过理想主义的光环,我们还是看到了影片对孤独症人群在生命本体与教育解读中的一些缺憾,因为对于像大福这样的孤独症人群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光明必须基于生命的肯定和持续有效的教育。
关键词
《海洋天堂》
孤独症
解读缺憾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情愫
4
作者
张仁香
机构
肇庆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92,共3页
文摘
电影《海洋天堂》所要表达的主题即是未成年或已成年的残疾人士(16-60岁)的托养未被我国现行的福利机构覆盖,因此,他们的生存以及未来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影片截取了残障儿子与患肝癌晚期的父亲家庭生活的断面,以平视的视角,规避了儿子的残疾身体,导向其审美情感的满足;以平淡的叙述,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以对现实功利的超脱,强化了父子周围人际关系的友善与温馨,使得影片对特殊家庭充满了人文情愫与人格的尊重。
关键词
《海洋天堂》
情感提升
父爱沉重
温馨氛围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善若水 厚泽载物——天海相接处的《海洋天堂》
5
作者
董琦琦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8期24-26,共3页
文摘
《海洋天堂》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蓝本创制而成的当代亲情大戏。唯美隽永的镜头画面,不蔓不枝的叙述节奏,平淡中和的言行举止,将庄严肃穆的审美风格呈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在为观众提供视觉飨宴的同时,聚焦于世间倾其所有不求回报的付出与恩泽,及小人物绝处逢生的隐忍与顽强,对社会边缘地带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予以描摹与观照。主创人员直面人生、平视生活的态度着实令人感动,影片对人生、人性、人情的发掘与叩问更是引人深思。
关键词
《海洋天堂》
王心诚
大福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爱如山,友情似海——解读《海洋天堂》
被引量:
2
6
作者
查政
汪少明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3-94,共2页
文摘
李连杰、文章主演的情感影片《海洋天堂》,以孤独症患者及其残缺家庭为表现对象,深入探讨了对待弱势人群的生存、照料、教育的社会问题及其艰难困境,成功塑造了一批善良、助他的群像,歌颂了父爱的伟大和坚韧,人类直面不幸的勇气和决心。该片融入现实主义手法和理想主义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社会意义。本文将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等角度来分析。
关键词
《海洋天堂》
孤独症
亲情
社会保障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爱如山 亲情似水——电影《海洋天堂》和《岁月神偷》比较
被引量:
1
7
作者
胡丹丹
何春耕
机构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6-57,共2页
文摘
著名电影大师巴赞说过,"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①,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爱的表现形式,如何利用影视的诸种形式与手段将爱的内涵和力量表现出来,不仅是评价一部影片是否具有文艺价值、是否出众的标准之一,更是衡量一个导演功力的准则之一,而《海洋天堂》和《岁月神偷》这两部影片在对"爱"的诠释上虽然有着许多具体细节的不同,却达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对爱的阐释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本文将具体以这两部影片的几个方面的异同比较来阐述关于爱的主题。
关键词
剧情电影
《海洋天堂》
《岁月神偷》
审美情感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主义视域下中印韩特殊人群题材电影
8
作者
蒋德慧
机构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58,共3页
文摘
《海洋天堂》《马拉松》《地球上的星星》分别表达中国、韩国和印度三个亚洲国家对于孤独症患者题材的关注。三部影片虽然描写了三个不同的故事,但影片关于爱的表达却有着一致的态度,都是由一种"掌控"的爱的表达方式转向寻找针对这些特殊孩子最适合方式的爱的表达。本文主要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角度来进行文本分析。首先,从结构主义视角来探寻三部电影共同的故事模式,并找出三部影片所暗含的身份对立。其次,从符号学角度来分析具有含义的符号化细节。
关键词
《海洋天堂》
《马拉松》
《地球上的星星》
结构主义
符号学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疫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中的文化底蕴探析
9
作者
刘宝炼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7,共5页
文摘
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薛晓路,2021)的时空背景聚焦于2020年因突发新冠疫情而“封城”的武汉,讲述了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间悲欢离合的故事。本片由中国女性导演薛晓路执导,她编导的影片《海洋天堂》(2010)、《北京遇上西雅图》(2013)、《我和我的祖国》(2019)等均受到好评。
关键词
《北京遇上西雅图》
《海洋天堂》
时空背景
女性导演
我的祖国
薛晓路
文化底蕴
悲欢离合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天堂》中父亲形象的解读
卢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陈持
《电影评介》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析《海洋天堂》对孤独症的解读缺憾
陈庆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影《海洋天堂》的人文情愫
张仁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上善若水 厚泽载物——天海相接处的《海洋天堂》
董琦琦
《电影评介》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父爱如山,友情似海——解读《海洋天堂》
查政
汪少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父爱如山 亲情似水——电影《海洋天堂》和《岁月神偷》比较
胡丹丹
何春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结构主义视域下中印韩特殊人群题材电影
蒋德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抗疫电影《穿过寒冬拥抱你》中的文化底蕴探析
刘宝炼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