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观视角下的《海商法》修改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文桢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8,66,共11页
《海商法》的修改不仅应当重视宏观性的问题,而且还应当重视微观性的问题。有鉴于中国文化重形而上轻形而下、重定性轻定量、重气轻形的厚重传统,微观性问题更应当得到强调。微观是《海商法》修改应采的一种方法;作为方法,它可以通过语...
《海商法》的修改不仅应当重视宏观性的问题,而且还应当重视微观性的问题。有鉴于中国文化重形而上轻形而下、重定性轻定量、重气轻形的厚重传统,微观性问题更应当得到强调。微观是《海商法》修改应采的一种方法;作为方法,它可以通过语法、逻辑、翻译、法理和冗言(即"是否精炼")的角度而得到实证。同时,微观也是《海商法》修改应取的一种方向;作为方向,它应当与宏观方向一样而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商法
《海商法》修改
微观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废除《海商法》中过失免责制度之思考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一祯
蒋正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167,共9页
过失免责制度乃是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中一项古老而又特殊的制度,在当今法律环境下取消过失免责制度是一种趋势。然而,交通部发布的《海商法》修改意见稿中仍然保留了承运人的过失免责条款。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既是船东大国,又是贸易大国,...
过失免责制度乃是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中一项古老而又特殊的制度,在当今法律环境下取消过失免责制度是一种趋势。然而,交通部发布的《海商法》修改意见稿中仍然保留了承运人的过失免责条款。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既是船东大国,又是贸易大国,立法不应只注重保护船方利益,而忽略货方利益。司法案例显示,承运人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外未能保持船舶适航的,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显然,关于船舶安全的公法已经在客观上对承运人的适航义务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航海技术的提高,船舶抵御海上风险的能力增强,承运人能够成功援引航海过失和管船过失而享受免责的案例比例极低。因此,建议在《海商法》修改时,借鉴《鹿特丹规则》的相关规定,延长承运人的适航义务至整个航程,并取消过失免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商法》修改
适航义务
《ISM规则》
航海过失免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海事诉讼时效制度的国际接轨与本土化的冲突及其解决
被引量:
2
3
作者
向明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120,共16页
海事诉讼时效具有高度的国际统一性。我国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借鉴了相应国际海事条约中的时效短暂、起算点客观、中止中断难等机制,放弃了国际海商法中的时效延长等机制,故与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比较,海事诉讼时效具有期限偏短、起算点...
海事诉讼时效具有高度的国际统一性。我国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借鉴了相应国际海事条约中的时效短暂、起算点客观、中止中断难等机制,放弃了国际海商法中的时效延长等机制,故与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比较,海事诉讼时效具有期限偏短、起算点客观、中断事由严苛等不足。因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尚无法自足,其须兼用相应民事诉讼时效规则,我国现行立法未为此提供清晰指引,导致许多不当并入。我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对海事诉讼时效制度的本土化提出了过高要求。我国《海商法》修订应妥善处理民事诉讼与海事诉讼两大诉讼时效制度的关系,建立既充分反应国际统一性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海事诉讼时效制度,理性回应相应的国际统一化与本土化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事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
时效延长
《海商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构建与立法完善
4
作者
韩立新
林子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91,共12页
我国《海商法》仅第235条规定了违反保证条款时,被保险人要承担书面通知义务,保险人享有解除或变更合同的权利。保证法律概念的缺失和法律规则构建的不足,导致法律适用的困难。通过全面梳理英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规则演进和法律变革,...
我国《海商法》仅第235条规定了违反保证条款时,被保险人要承担书面通知义务,保险人享有解除或变更合同的权利。保证法律概念的缺失和法律规则构建的不足,导致法律适用的困难。通过全面梳理英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规则演进和法律变革,对比我国《海商法》及《海商法(修改建议稿)》的规定,进而提出《海商法》修改时,应当构建海上保险保证制度。在立法上将“保证”定义为被保险人对与保险标的有关的特定行为、事件或状态的确认和承诺;明确保证需由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约定,保证的种类应限于明示保证,而保证的形式不应限于书面形式;构建保证的法律规则,明确被保险人违反保证时,保险人的责任免除与承担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保险
保证
保险责任
《海商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观视角下的《海商法》修改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文桢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
出处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8,66,共11页
基金
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私法体系化研究"(1609808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海商法》的修改不仅应当重视宏观性的问题,而且还应当重视微观性的问题。有鉴于中国文化重形而上轻形而下、重定性轻定量、重气轻形的厚重传统,微观性问题更应当得到强调。微观是《海商法》修改应采的一种方法;作为方法,它可以通过语法、逻辑、翻译、法理和冗言(即"是否精炼")的角度而得到实证。同时,微观也是《海商法》修改应取的一种方向;作为方向,它应当与宏观方向一样而受到重视。
关键词
海商法
《海商法》修改
微观视角
Keywords
maritime law
amendment of Maritime Law
microcosm
分类号
D996.1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废除《海商法》中过失免责制度之思考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一祯
蒋正雄
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167,共9页
文摘
过失免责制度乃是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中一项古老而又特殊的制度,在当今法律环境下取消过失免责制度是一种趋势。然而,交通部发布的《海商法》修改意见稿中仍然保留了承运人的过失免责条款。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既是船东大国,又是贸易大国,立法不应只注重保护船方利益,而忽略货方利益。司法案例显示,承运人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外未能保持船舶适航的,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显然,关于船舶安全的公法已经在客观上对承运人的适航义务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航海技术的提高,船舶抵御海上风险的能力增强,承运人能够成功援引航海过失和管船过失而享受免责的案例比例极低。因此,建议在《海商法》修改时,借鉴《鹿特丹规则》的相关规定,延长承运人的适航义务至整个航程,并取消过失免责制度。
关键词
《海商法》修改
适航义务
《ISM规则》
航海过失免责
分类号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海事诉讼时效制度的国际接轨与本土化的冲突及其解决
被引量:
2
3
作者
向明华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120,共16页
文摘
海事诉讼时效具有高度的国际统一性。我国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借鉴了相应国际海事条约中的时效短暂、起算点客观、中止中断难等机制,放弃了国际海商法中的时效延长等机制,故与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比较,海事诉讼时效具有期限偏短、起算点客观、中断事由严苛等不足。因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尚无法自足,其须兼用相应民事诉讼时效规则,我国现行立法未为此提供清晰指引,导致许多不当并入。我国《民法总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对海事诉讼时效制度的本土化提出了过高要求。我国《海商法》修订应妥善处理民事诉讼与海事诉讼两大诉讼时效制度的关系,建立既充分反应国际统一性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海事诉讼时效制度,理性回应相应的国际统一化与本土化诉求。
关键词
海事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
时效延长
《海商法》修改
Keywords
Limitation of Maritime Proceeding
Limitation of Civil Proceedings
Extension of Limitation
Amendment to Maritime Law of PRC
分类号
DF59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构建与立法完善
4
作者
韩立新
林子樱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9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海权发展模式及海洋法制完善研究”(17ZDA145)。
文摘
我国《海商法》仅第235条规定了违反保证条款时,被保险人要承担书面通知义务,保险人享有解除或变更合同的权利。保证法律概念的缺失和法律规则构建的不足,导致法律适用的困难。通过全面梳理英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规则演进和法律变革,对比我国《海商法》及《海商法(修改建议稿)》的规定,进而提出《海商法》修改时,应当构建海上保险保证制度。在立法上将“保证”定义为被保险人对与保险标的有关的特定行为、事件或状态的确认和承诺;明确保证需由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约定,保证的种类应限于明示保证,而保证的形式不应限于书面形式;构建保证的法律规则,明确被保险人违反保证时,保险人的责任免除与承担的情形。
关键词
海上保险
保证
保险责任
《海商法》修改
Keywords
marine insurance
warranty
insurance liability
revision of Maritime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分类号
DF5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观视角下的《海商法》修改
孙文桢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废除《海商法》中过失免责制度之思考
张一祯
蒋正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海事诉讼时效制度的国际接轨与本土化的冲突及其解决
向明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构建与立法完善
韩立新
林子樱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