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红楼梦》与《浮士德》灵肉母题的文本对话 |
杜娟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2
|
歌德与神圣罗马帝国——《浮士德》第四幕第三场解读 |
谷裕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3
|
从《浮士德》看斯云梅耶的超现实主义特色 |
张皓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4
|
《浮士德》格雷琴剧的修辞与程式——兼论剧中的寓意与救赎 |
谷裕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5
|
精神世界的漫游与透射——论无名氏对《浮士德》象征艺术的接受 |
赵智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6
|
“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前进”——《浮士德》之“甘泪卿悲剧”的分析 |
傅泽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1 |
2
|
|
7
|
《浮士德》潜藏的原型象征体系 |
蒋世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8
|
《浮士德》主题新解 |
易晓明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3
|
|
9
|
心弦的共鸣———试比较《凤凰涅般木》与《浮士德》 |
吴廷美
|
《外国语文》
|
1997 |
1
|
|
10
|
恶魔与否定——兼谈《浮士德》中靡非斯特的形象 |
王修和
|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11
|
简析《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式”精神 |
刘海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2
|
“对话地图”:当经典《浮士德》与中国网络文学共谋“穿越” |
张春梅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浮士德》的裂痕与近代西方的精神危机 |
李怡
莲萍
|
《外国语文》
|
1993 |
0 |
|
14
|
《浮士德》与《蛇神》结构艺术比较 |
张淑萍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5
|
《浮士德》人物谈——纪念歌德诞生230周年 |
曹让庭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2
|
|
16
|
达菲诗歌《浮士德太太》中浮士德故事的戏仿 |
丁礼明
王洁舲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启蒙主义的“人学”──弥尔顿的亚当、神子与歌德的浮士德 |
徐莉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8
|
从浮士德到西绪福斯 |
蔡申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9
|
评柏辽兹的歌剧:当代视野中的价值重估 |
杨燕迪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浮士德、现代性及其道德困境 |
杨明强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