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晏殊《浣溪沙》评析
1
作者 蔡义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6,共1页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夕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浣溪沙·晓起荷
2
作者 欧阳勋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5-295,共1页
仰耀朝霞晓起荷,池塘岸柳影婆娑。白鸭戏水漾清波。映日荷花光艳艳,耀珠荷叶露多多。诗家兴至竟高歌。
关键词 《浣溪沙·晓起荷》 诗词 欧阳勋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浣溪沙·赞兰花
3
作者 李德华 《花卉》 2004年第8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浣溪沙·赞兰花》 李德华 文学作品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它山之石 可以为错——就苏词编年答保苅佳昭与曾枣庄君
4
作者 薛瑞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68-73,共6页
就数首苏轼词编年提出与曾枣庄、保佳昭的不同看法 ,用大量事实考证出《永遇乐·长忆别时》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 (1 0 75 )正月 ,《浣溪沙》二首 (“倾盖相逢胜白头”、“炙手无人傍屋头”)作于熙宁七年 (1 0 74)三月 ,《南歌子》... 就数首苏轼词编年提出与曾枣庄、保佳昭的不同看法 ,用大量事实考证出《永遇乐·长忆别时》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 (1 0 75 )正月 ,《浣溪沙》二首 (“倾盖相逢胜白头”、“炙手无人傍屋头”)作于熙宁七年 (1 0 74)三月 ,《南歌子》三首 (“雨暗初疑夜”、“日出西山雨”、“带酒冲山雨”)作于宋仁宗嘉八年 (1 0 63 )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 ,《双荷叶》词题中“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之“双荷叶”乃两妓均以荷叶名之而非一妓姓双名荷叶 ,贾耘老也不可能娶双荷叶为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年录》 《总案》 孔谱 曾枣庄 保刈佳昭 苏轼词 编年 考证 《永遇乐·长忆别时》 《南歌子》 《浣溪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缫车与纺车
5
作者 蔡伟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4,共2页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是他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自请外调到密州、徐州等地为官.元封元年(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率领官员和百姓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襟落枣花)是他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自请外调到密州、徐州等地为官.元封元年(1078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率领官员和百姓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首词就是在赴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车 《浣溪沙》 徐州 苏轼 地方官 百姓 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千年碧纱橱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宝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第3期22-23,共2页
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时期,华夏先民们不仅已经知道了使用帏帐(幛)来屏蔽隐私和隔绝蚊虫,王室贵族还进而制订了使用帷幄的典章礼制,这一典制沿承了数千载,日本等周边国家也为之效仿。唐宋时期,由于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空前繁荣,家具的品种... 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时期,华夏先民们不仅已经知道了使用帏帐(幛)来屏蔽隐私和隔绝蚊虫,王室贵族还进而制订了使用帷幄的典章礼制,这一典制沿承了数千载,日本等周边国家也为之效仿。唐宋时期,由于经济、文化和艺术的空前繁荣,家具的品种与工艺发展很快,民间又出现了纱橱,它比帏帐更加美观、实用,很快就风靡了整个上层社会,经久不衰,为历代的文人雅士所喜爱、吟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纱橱 《金瓶梅》 《浣溪沙》 《醉花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首苏东坡词编年考 被引量:2
7
作者 保苅佳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对苏东坡词《浣溪沙》三首、《临江仙》一首、《双荷叶》一首、《减字木兰花》一首的写作时间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 考证 《减字木兰花》 创作时间 苏轼 编年 《浣溪沙》 《临江仙》 《双荷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李清照集校注》札记
8
作者 俞香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李清照集校注》 王仲闻 “莫许” 《浣溪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欢之味
9
作者 马亚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I0001-I0001,共1页
苏轼的一首《浣溪沙》里,有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清欢之味,在于清淡。苏轼写这首《浣溪沙》时,正当仕途失意。他在农家山庄品清茶、尝素菜,顿生感慨:人生也应如此——远离... 苏轼的一首《浣溪沙》里,有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两个字,宛如一缕风中的茶香,让人心情怡然。清欢之味,在于清淡。苏轼写这首《浣溪沙》时,正当仕途失意。他在农家山庄品清茶、尝素菜,顿生感慨:人生也应如此——远离名利纷争,独享属于自己的清欢之味。人生在世,难免陷入争斗的旋涡,争名、争利,争一切该争和不该争的东西。争到最后,一切混合为一杯五味杂陈的酒,难以下咽。不如抛开一切.享受一份清淡人生。清欢之味,不浓稠,不热烈,却有持久的芬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浣溪沙》 人生 苏轼 失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中的谜语
10
《湖南林业》 2009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毛泽东喜欢谜语,尤其喜欢制作谜语让大家猜。他曾出谜面“慢慢走”,打一人名,答案是“徐向前”,令人叫绝!
关键词 毛泽东 诗词 谜语 《浣溪沙·柳亚子先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