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以来《洛阳伽蓝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建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6-720,共5页
20世纪以来的《洛阳伽蓝记》研究,在其作者身世、文本笺注、文体特征、史学价值、人文地理及文学成就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与南北朝的其他专书研究相比,其研究状况相对滞后,它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 20世纪以来的《洛阳伽蓝记》研究,在其作者身世、文本笺注、文体特征、史学价值、人文地理及文学成就等方面均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与南北朝的其他专书研究相比,其研究状况相对滞后,它在北朝史学、中古佛学、中古文学、语言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以及宗教建筑等课题上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仍需大力开拓和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洛阳伽蓝记》研究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及创作年代辨证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92,共6页
通过对《洛阳伽蓝记》、《魏书》、《北齐书》、《北史》和隋唐有关文献的考察,衒之应为"杨"姓。从《广弘明集》衒之小传和晋唐记载人物籍贯的体例分析,衒之的籍贯应指西晋时期的幽州北平郡。衒之的生平及仕历,从现存的史料... 通过对《洛阳伽蓝记》、《魏书》、《北齐书》、《北史》和隋唐有关文献的考察,衒之应为"杨"姓。从《广弘明集》衒之小传和晋唐记载人物籍贯的体例分析,衒之的籍贯应指西晋时期的幽州北平郡。衒之的生平及仕历,从现存的史料大致知道他曾任过奉朝请、期城太守、抚军府司马和秘书监四个官职。《洛阳伽蓝记》的创作当始于东魏孝静帝武定元年(543),约至武定五年(547)的七、八月之间完成,完成此书大约用了五年的时间。记载人文地理的"《庙记》体"地志著作对《洛阳伽蓝记》创作的影响应引起学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姓氏 籍贯 生平与仕历 成书时间 《庙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洛阳伽蓝记》看中古书面语中的口语词 被引量:3
3
作者 化振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60-263,共4页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根据中古书面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判断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的客观标准;依照这些标准探讨了《洛阳伽蓝记》口... 《洛阳伽蓝记》所代表的文言词汇系统与现实口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但也包含着六朝时期相当数量的口语成分。根据中古书面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判断一个词属于口语词或者书面语词的客观标准;依照这些标准探讨了《洛阳伽蓝记》口语词的三个来源为:汉译佛典、前代典籍、现实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中古 书面语 口语词 汉译佛典 现实语言 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与衔接:《洛阳伽蓝记》小说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洛阳伽蓝记》中小说部分与魏晋六朝小说相比,不但篇幅加长、情节曲折、形象鲜明,更具叙述效果和文学色彩,而且已经初步具有了"有意为小说"的创作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洛阳伽蓝记》一改之前小说或偏重志怪、或偏重志人的写... 《洛阳伽蓝记》中小说部分与魏晋六朝小说相比,不但篇幅加长、情节曲折、形象鲜明,更具叙述效果和文学色彩,而且已经初步具有了"有意为小说"的创作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洛阳伽蓝记》一改之前小说或偏重志怪、或偏重志人的写作手法,兼容二者而又融会贯通,写志怪而兼及人事,叙人事而间有志怪,达到了真实与虚幻的完美结合,成为后世唐传奇的先声。《洛阳伽蓝记》因此成为联结六朝小说与唐传奇之间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小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恋地书写”与价值重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席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157,共9页
从书写是“人”“地”关系建构的重要方式看,《洛阳伽蓝记》可谓杨衒之抒发北魏洛阳“恋地情结”所促成的“恋地书写”的审美结晶。北魏洛阳作为拓跋鲜卑南迁塑造正统而营建的都城,与杨衒之所秉持的华夏正统价值观念和以都城为核心的天... 从书写是“人”“地”关系建构的重要方式看,《洛阳伽蓝记》可谓杨衒之抒发北魏洛阳“恋地情结”所促成的“恋地书写”的审美结晶。北魏洛阳作为拓跋鲜卑南迁塑造正统而营建的都城,与杨衒之所秉持的华夏正统价值观念和以都城为核心的天下观念内在契合,从而赢得他的深度认同。因此,杨衒之在洛阳为官生活期间,在都城空间对他产生情感激发和他主动感知洛阳空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与洛阳形成了深挚的情感关联。当北魏灭亡后杨衒之重返故都遍览洛阳丘墟时,这种情感关联跃升为“恋地情结”。在抒发“恋地情结”和载录故都辉煌历史意识的共同促使下,杨衒之采用“记”体与“合本子注”体例相结合的书写形式,将人文地理性书写、情感书写与生存经验书写等有机融入《洛阳伽蓝记》中。《洛阳伽蓝记》通过全景式再现北魏洛阳,保存了都城规建、佛教传播、政治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学艺术等足以补证史书的珍贵史料,同时自身也因诗情、赋笔与史识的结合而成为北朝文学的代表作,从而展现出多元敞开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恋地情结 北魏洛阳 审美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作者姓氏生平考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大珍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6,共4页
《洛阳伽蓝记》作者的姓氏 ,或作“杨”、或作“阳”、或作“羊” ,迄今未有定说 ,而“杨”姓说一直占主导地位。但事实上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应当是“阳之” ,而非“杨之”或“羊之”。阳之大约出生于 5 1 1年前后 ,而卒于 ... 《洛阳伽蓝记》作者的姓氏 ,或作“杨”、或作“阳”、或作“羊” ,迄今未有定说 ,而“杨”姓说一直占主导地位。但事实上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应当是“阳之” ,而非“杨之”或“羊之”。阳之大约出生于 5 1 1年前后 ,而卒于 5 5 0-5 5 9年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作者 姓氏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史学价值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洛阳伽蓝记》虚实相间而兼有论赞之笔的书写形式,蕴含着两汉史家之遗意,于行文之际充分展现了作者杨衒之的家国兴亡之感和其独特的史观、史才与史识,也体现了中国史学传统的基本精神内核。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史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地记散文艺术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Z期53-54,共2页
《洛阳伽蓝记》,北朝东魏抚军司马杨衒之撰,以载记北魏洛阳佛寺为主,存录了洛阳都城形貌,兼述当时政事以及民情风物。其既保持了地记散文的严整法度,又兼具写景散文的优美,于整饬之中见变化,于变化之中见规则,在时空交错下呈现出故国之... 《洛阳伽蓝记》,北朝东魏抚军司马杨衒之撰,以载记北魏洛阳佛寺为主,存录了洛阳都城形貌,兼述当时政事以及民情风物。其既保持了地记散文的严整法度,又兼具写景散文的优美,于整饬之中见变化,于变化之中见规则,在时空交错下呈现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悲壮之美,属北朝散文中的佳作。本文就其艺术特色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洛阳伽蓝记》 永宁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结果补语
9
作者 萧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98-102,共5页
《洛阳伽蓝记》的结果补语正处于发展成熟期 。
关键词 及物动词 形容词 《洛阳伽蓝记》 结果补语 语法特点 中古汉语 述语 补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远流长:从《洛阳伽蓝记》到林文月《拟古》
10
作者 孟光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拟古"曾是中国古代很普遍的文艺创作现象,蕴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从林文月的成长背景入手,以明其散文家、翻译家、学者"三栖文人"身份的由来;结合古今论述,梳理"拟古"现象蕴含的深广文化意蕴;... "拟古"曾是中国古代很普遍的文艺创作现象,蕴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从林文月的成长背景入手,以明其散文家、翻译家、学者"三栖文人"身份的由来;结合古今论述,梳理"拟古"现象蕴含的深广文化意蕴;为明确参照比较的对象,在概评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内容、文学成就、影响后,详细比较林文月作品与《洛阳伽蓝记》的"同",尤其是"异",以揭明二者的承革、源流关系。论述中,力求把文本细读比较、思辨与文化背景勾勒相结合。从林文月创作实绩可见:古今是关联的,古代经典仍有活力,当代文学应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源远才能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林文月 拟古 比较 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释词例评
11
作者 余高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Z期68-69,共2页
《洛阳伽蓝记》有一些非常用词如"舞抃、奄有、衍业、师锡、唼嗍、檐霤、伦序、褊恡"等,对它们的注释,古今学者多异其说,其间释义正确者居多,也有注释不够精准和引文明显有误者。《汉语大词典》在引例和释词时也往往出现引例... 《洛阳伽蓝记》有一些非常用词如"舞抃、奄有、衍业、师锡、唼嗍、檐霤、伦序、褊恡"等,对它们的注释,古今学者多异其说,其间释义正确者居多,也有注释不够精准和引文明显有误者。《汉语大词典》在引例和释词时也往往出现引例过晚或漏掉某些义项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注释 引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美学史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席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北朝美学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写景文,它是城市文学丘墟审美的经典;作为美学史料,它对北魏时期民族与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城市、艺术与文化等维度的多元审美观念融合有着充分的展现,进而在整体上呈现了北魏洛都的生存...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北朝美学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写景文,它是城市文学丘墟审美的经典;作为美学史料,它对北魏时期民族与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城市、艺术与文化等维度的多元审美观念融合有着充分的展现,进而在整体上呈现了北魏洛都的生存状态。但因城市审美研究视角的阙如,《洛阳伽蓝记》在城市丘墟审美类型与城市美学史中的价值被遮蔽;因美学理论史研究范式强调美学史料具有相当的理论品格,它由于自身不属于理论著述而没有被纳入中国美学理论史的研究视域。可这并不意味着对《洛阳伽蓝记》美学史价值的否定,若从城市美学史考察,便会呈现它凸显城市丘墟审美类型的价值;若从审美观念史研究范式重新提问,便会呈现它对研究北朝审美观念融合的美学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美学史 美学史料 北朝美学 丘墟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文献价值及其文学意韵
13
作者 刘跃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8,共15页
要了解《洛阳伽蓝记》的文献价值,首先要知道《洛阳伽蓝记》作者的仕历情况、该书的体例、内容以及北魏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洛阳伽蓝记》的文学意蕴则是文本的重点。在这部分论述中,涉及一些文学史实、文字... 要了解《洛阳伽蓝记》的文献价值,首先要知道《洛阳伽蓝记》作者的仕历情况、该书的体例、内容以及北魏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问题。《洛阳伽蓝记》的文学意蕴则是文本的重点。在这部分论述中,涉及一些文学史实、文字描写以及文学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南北偏见。这些内容,可与《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文献相关印证,展示了《洛阳伽蓝记》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佛教寺庙 文学描写 北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洛阳伽蓝记》的洛阳城乡贯通型文物径规划策略初探
14
作者 李晨 王锦 阚曼溶 《河南农业》 2023年第18期47-48,共2页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要发展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仅依赖乡村现有的旅游资源是不够的,更需要整体连贯的旅游线路的带动。《洛阳伽蓝记》是洛阳独有的城市史料,是连接洛阳城乡旅游资源的绝佳蓝本。从洛...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要发展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仅依赖乡村现有的旅游资源是不够的,更需要整体连贯的旅游线路的带动。《洛阳伽蓝记》是洛阳独有的城市史料,是连接洛阳城乡旅游资源的绝佳蓝本。从洛阳现有旅游线路存在的问题入手,整理相关理论研究及相关设计案例,探索规划贯通洛阳城乡旅游资源文物径的方法,以期为洛阳乡村振兴、打造成为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提供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径 《洛阳伽蓝记》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作者不姓杨
15
作者 刘重来 《中州学刊》 1984年第3期127-127,共1页
《洛阳伽蓝记》作者的姓名,目前该书各种版本、校注本,各类文史工具书,以及名人学者的著述,几乎都记为“杨衒之”。看来,作者姓“杨”,似已成定论,其实不然。 关于此书作者的尊姓,历史上本有“杨” “羊”、“阳”三姓之说。记作“杨衒... 《洛阳伽蓝记》作者的姓名,目前该书各种版本、校注本,各类文史工具书,以及名人学者的著述,几乎都记为“杨衒之”。看来,作者姓“杨”,似已成定论,其实不然。 关于此书作者的尊姓,历史上本有“杨” “羊”、“阳”三姓之说。记作“杨衒之”的,有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记作“羊衒之”的,有唐刘知几《史通》,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等;记作“阳衒之”的,有《新唐书艺文志》、唐朝道宣《广弘明集》,元朝《河南志》等。 同一个人,史籍上竟有三个姓,这在古人中是很少见的。那么,作者究竟姓杨、姓羊,还是姓阳呢:遗憾的是,作者在正史中无传,其他史籍也不见载。惟有《广弘明集》中有其极简略的小传:“阳衒之,北平人,元魏末为秘书监。见寺宇壮丽,损费金碧,王公相競侵渔百姓,乃撰《洛阳伽蓝记》,言不恤众庶也”。《广弘明集》以“采摭浩博”,有不少 “坠简遗文”而著称于世,且道宣乃唐朝高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北平 郡望 史籍 《新唐书艺文志》 《河南志》 隋书经籍志 奉朝请 郭预衡 浩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世纪中国城市商业区风貌的生动画卷——简析《洛阳大市》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厚生 《商业研究》 1985年第5期35-37,共3页
《洛阳大市》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杨衒之的散文名著《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中的一个片断。它完整地再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区的布局,这在古籍中是不可多得的。 北魏在迁都洛阳至河阳之变前这段时间里,处于全盛时期。京都洛阳是当... 《洛阳大市》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杨衒之的散文名著《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中的一个片断。它完整地再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区的布局,这在古籍中是不可多得的。 北魏在迁都洛阳至河阳之变前这段时间里,处于全盛时期。京都洛阳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洛阳伽蓝记》虽写成于洛阳遭受变乱浩劫之后,但作者是以感慨北魏王朝兴废的心情,追记洛阳劫前的繁荣来表现他对现实的批评,所以书中记述的仍是北魏全盛时期的洛阳繁盛风貌。《洛阳大市》便是描写当时洛阳的商业区之一——洛阳大市全貌的一幅生动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业区 《洛阳伽蓝记》 处于全盛时期 南北朝时期 画卷 北魏王朝 文化中心 我国古代 完整地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建都时期档案资料搜集初探(下)
17
作者 韩玲 《档案管理》 1994年第5期36-37,共2页
洛阳建都时期档案资料搜集初探(下)韩玲(三)由于洛阳建都时期的档案距今年代久远,其能留存下来已实属不易,所以,若按今天的标准、要求去划定搜集范围是断然不行的。那样,我们将一无所获。笔者认为,对此我们应该从宏观意义上扩... 洛阳建都时期档案资料搜集初探(下)韩玲(三)由于洛阳建都时期的档案距今年代久远,其能留存下来已实属不易,所以,若按今天的标准、要求去划定搜集范围是断然不行的。那样,我们将一无所获。笔者认为,对此我们应该从宏观意义上扩大搜集范围,广征博取,只要是能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资料 石刻档案 韩玲 洛阳 进馆 宏观意义 《洛阳伽蓝记》 旧唐书 四部备要 师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至11世纪敦煌僧人从政从军——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七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正宇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4期50-61,共12页
关键词 佛教僧人 敦煌 从军 世俗 从政 《洛阳伽蓝记》 释迦牟尼 国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饮茶风气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双怀 《农业考古》 1998年第4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茶叶生产 经济文化交流 南北朝时期 唐代以前 《晋书》 茶文化 《洛阳伽蓝记》 《新唐书》 南方人 《唐会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史札记三则
20
作者 郭黎安 《学海》 1995年第1期86-87,共2页
读史札记三则郭黎安汉魏洛阳宫城与都城的正门汉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北,系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和北魏的首都,根据《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元河南志》的记载和考古发掘,学术界已认定该城的都城正门是宣阳门,宫城正门是阊阖... 读史札记三则郭黎安汉魏洛阳宫城与都城的正门汉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北,系东汉、三国曹魏、西晋和北魏的首都,根据《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元河南志》的记载和考古发掘,学术界已认定该城的都城正门是宣阳门,宫城正门是阊阖门,连接二门的是铜驼街即御道。这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阳 《洛阳伽蓝记》 札记 《水经注》 宣阳 《三国志》 平城 考古发掘 柴桑 孙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