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神赋图》中的双鱼神兽考辨 被引量:1
1
作者 潘飚 纪华传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摩竭”作为佛教异兽,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而传入中国,长久以来摩竭纹学术界将《洛神赋图》中的双鱼神兽当成文鱼,并认为这两只文鱼的形象其实就是摩竭。但不管是从文献考察的进路,还是从图像考察的进路来看,摩竭与双鱼神兽都绝非同一... “摩竭”作为佛教异兽,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而传入中国,长久以来摩竭纹学术界将《洛神赋图》中的双鱼神兽当成文鱼,并认为这两只文鱼的形象其实就是摩竭。但不管是从文献考察的进路,还是从图像考察的进路来看,摩竭与双鱼神兽都绝非同一物种。同时,双鱼神兽也与“文鱼”的形象存在巨大差异,根据“鲸鲵踊而夹毂”等描绘可以断定双鱼神兽实为“鲸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竭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双鱼神兽 鲸鲵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顾恺之《洛神赋图》祖本创作时代再探——从东晋南朝服饰角度谈起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珊 丁洁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80,210,共11页
传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曹植远游冠具有南北朝晚期特点,其身衣褒博、袖式阔大,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朝意趣;众神女发式大体保留了南朝"飞天紒"的特征,身衣式样基本与南朝"袿衣"一致;侍臣、船夫、女侍的穿扮也属典型的... 传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曹植远游冠具有南北朝晚期特点,其身衣褒博、袖式阔大,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朝意趣;众神女发式大体保留了南朝"飞天紒"的特征,身衣式样基本与南朝"袿衣"一致;侍臣、船夫、女侍的穿扮也属典型的南朝中晚期服饰样式。在南北朝中晚期图像资料中,多见与曹植、众神女、侍从等仪态近似的人物形象。《洛神赋图》中"银杏"的表现手法,与南朝中晚期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遵循共同的程式。传顾恺之《洛神赋图》祖本创作时代很可能是南朝中晚期,不会早于南朝,创作者并非顾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图》 服饰 南北朝 东晋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为陆探微作《洛神赋图》弗利尔馆藏卷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林树中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现存《洛神赋图》尚有七种 ,今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传为陆探微作的《洛神赋图》是其中唯一的白描本 ,而且首尾最为完备。该卷虽疑点较多 ,但将其与其他数种画迹及相关著录进行比较、考证 ,尚可看出其流传有序 ,所据母本依稀可辨。... 现存《洛神赋图》尚有七种 ,今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传为陆探微作的《洛神赋图》是其中唯一的白描本 ,而且首尾最为完备。该卷虽疑点较多 ,但将其与其他数种画迹及相关著录进行比较、考证 ,尚可看出其流传有序 ,所据母本依稀可辨。从该卷题跋也可以看出与唐人《洛神赋图》粉本的某些联系。由此可以推断唐人粉本、李公麟临本、《东图玄览》著录之白描绢本、传仇英仿本皆在明代社会流传。此卷系临仿唐人粉本或他本 ,故而命题为“唐陆探微九歌图” ,这是有可能的。如果此说成立的话 ,那么唐代是存在过题为陆探微所作《洛神图》的 ,此卷亦即唐本陆探微《洛神图》的再摹本。文中附图三幅均系国内外首次发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探微 《洛神赋图》 弗利尔美术馆藏卷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神赋图》与云水法的起源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珏 朱孟武 张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176,205,共7页
魏晋时期的故事画,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壁画与极少量的卷轴画上。对于魏晋壁画中单一的符号性云水形象而言,这一时期卷轴画代表作品《洛神赋图》中云水形象的艺术运用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其中显著的就是将魏晋壁画中的云水符号作为塑造自然... 魏晋时期的故事画,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壁画与极少量的卷轴画上。对于魏晋壁画中单一的符号性云水形象而言,这一时期卷轴画代表作品《洛神赋图》中云水形象的艺术运用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其中显著的就是将魏晋壁画中的云水符号作为塑造自然云水形象的基础造型语汇,结合云与水质地、动势、体态等方面的审美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式将这些云水符号组合,推出《洛神赋图》中生动感人的云水形象。本文以《洛神赋图》中的云水形象作为对象,以其技法的发展变化作为线索,探求云水法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作品 云水法 起源 《洛神赋图》 魏晋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图文关系中比拟句的视觉转换——以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建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4,共5页
六朝画家在表现《洛神赋》中的比拟句时直接将本体和喻体形象都图解于画面之中,使两者形成平行关系或同位关系。这样的图解方式非但不能将喻体审美特征集于本体之中,反而与文本内容形成"悖论空间"。后世画家在众多摹本中都试... 六朝画家在表现《洛神赋》中的比拟句时直接将本体和喻体形象都图解于画面之中,使两者形成平行关系或同位关系。这样的图解方式非但不能将喻体审美特征集于本体之中,反而与文本内容形成"悖论空间"。后世画家在众多摹本中都试图解决这一矛盾,对六朝本进行了种种"改造",但依旧未能放弃画面中的喻体形象。直到13世纪,南宋画家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关系 比拟句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苹果牌即冲小说──关于《〈洛神赋图卷〉答问》
6
作者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4-85,共2页
反苹果牌即冲小说关于《〈洛神赋图卷〉答问》张新颖西西创作于七十年代中期的小说《我城》中,说有家出版社发明了一种“苹果牌即冲小说”,看小说变得像冲咖啡一般简单,喝下去脑子里就会浮现出情节来。这轻轻松松说出来的好玩的话,... 反苹果牌即冲小说关于《〈洛神赋图卷〉答问》张新颖西西创作于七十年代中期的小说《我城》中,说有家出版社发明了一种“苹果牌即冲小说”,看小说变得像冲咖啡一般简单,喝下去脑子里就会浮现出情节来。这轻轻松松说出来的好玩的话,未尝不表示出,西西在七十年代香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图》 洛神赋卷》 小说 苹果 顾恺之 沈从文 《洛神赋 作品 读文本 文本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恺之的《庐山会图》与六朝时期的宫亭湖神女传说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8,共10页
顾恺之的《庐山会图》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说那样是张"纯粹的山水画",而是以庐山脚下宫亭湖为背景的人物画。该作品取材自六朝时期影响巨大的宫亭湖神传说,主题是当时流行的人神相恋,而某些场景则保留在今本《洛神赋图》之中。... 顾恺之的《庐山会图》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说那样是张"纯粹的山水画",而是以庐山脚下宫亭湖为背景的人物画。该作品取材自六朝时期影响巨大的宫亭湖神传说,主题是当时流行的人神相恋,而某些场景则保留在今本《洛神赋图》之中。米芾所见到的六朝风格唐摹本《古庐山图》残件,为考证顾恺之《庐山会图》的内容、形式以及它与《洛神赋图》的关系提供了关键证据。顾恺之时代还没有出现独立的山水画,所谓"山水"只是填补在人物身后的一道幕景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宫亭湖神女 《庐山会图》 《洛神赋图》 《古庐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孟頫的《谢幼舆丘壑图》和《吴兴清远图》及其与六朝画风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振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3期19-25,共7页
对于艺术家说,传统永远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它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灵感的直接来源.但对于传统内容的选取与舍弃却往往是根据于现实的.元代初年,江南绘画风格仍为前代宋廷倡导的院体所支配.花鸟画原来是宋画院中最为盛行的一种题材,也许... 对于艺术家说,传统永远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它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灵感的直接来源.但对于传统内容的选取与舍弃却往往是根据于现实的.元代初年,江南绘画风格仍为前代宋廷倡导的院体所支配.花鸟画原来是宋画院中最为盛行的一种题材,也许是因为这一题材特别符合宫廷中人的需要,其画风往往趋于浓丽,刻意雕琢,色彩绚烂.表现的效果缺少唐画的纤雅和北宋画的浑厚与磅礴,且大都以情绪表达为重,多涉及传说、故事,显得单薄、琐碎.赵孟(兆页)对这种画风的不满从他为好友钱选《八花图卷》作的跋中可以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图》 赵孟頫 “竹林七贤” 吴兴 《世说新语》 跋文 董其昌 性表现 风格渊源 魏晋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朝褒衣博带之风考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容 《艺术设计研究》 1999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洛神赋图》 《颜氏家训》 深衣 礼服 名士风度 佛教造像 园林艺术 南北朝前 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0
作者 申卉芪 《艺术设计研究》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线条艺术 中西绘画 中国画家 线造型 西方绘画 马蒂斯 吴道子 《洛神赋图》 艺术家 中国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慥《仿董巨山水》轴及其生平与作品的考察
11
作者 公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4期19-25,共7页
被称为“金陵八家”之一的胡慥,他的作品传世甚少,国内收藏且多扇面、册页,难窥全豹;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美术馆所藏《仿董巨山水》轴为一巨幅代表作,因此更显其珍贵。(图一)现代鉴藏大家吴湖帆在题南京博物院藏《金陵八家扇·胡慥... 被称为“金陵八家”之一的胡慥,他的作品传世甚少,国内收藏且多扇面、册页,难窥全豹;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美术馆所藏《仿董巨山水》轴为一巨幅代表作,因此更显其珍贵。(图一)现代鉴藏大家吴湖帆在题南京博物院藏《金陵八家扇·胡慥【山居观梅图】》说:“胡石公糙,‘金陵八家’之一。其山水绝无仅见,斠画中九友之张尔唯(学曾)尤为罕有。此箑与樊会公颇相近,余亦未之见耳。”“乙卯(1915年)春日,见胡石公仿董巨幅于俞生子才静观楼,树石诸幅与此绝合。湖帆记。”而此轴也有吴氏的审定题识:“清初金陵龚贤、樊圻等号‘八家’,胡慥、谢荪真迹世不经见,此图□法董、巨,气象淡远,不殊半千,洵奇迹也。己卯(1939年)二月吴湖帆审定并识。”那末此轴当是在1939年以后流出国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画派 周亮工 人物画 题画诗 南京博物院 作品 龚贤 上海博物馆 《洛神赋图》 山水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