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市民社会与伦理——基于学说发展史的《法哲学原理》“伦理”篇要义考论 被引量:4
1
作者 庄振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6,共9页
黑格尔伦理架构的要害在于市民社会论述中揭示出的设定性特质和封闭性困境,而国家也只有在以更高伦理层面克服市民社会弊端的意义上,方可充当市民社会的出路。我们先从黑格尔法哲学思想发展史着眼,确定市民社会论述对于黑格尔成熟时期... 黑格尔伦理架构的要害在于市民社会论述中揭示出的设定性特质和封闭性困境,而国家也只有在以更高伦理层面克服市民社会弊端的意义上,方可充当市民社会的出路。我们先从黑格尔法哲学思想发展史着眼,确定市民社会论述对于黑格尔成熟时期法哲学至关重要,再从市民社会中的司法问题切入,由此获得对市民社会自我巩固方式的初步观察,最后由此扩大到对整个伦理层面困境与出路的思考,以期达到对“伦理”篇内部各章要义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原理》 市民社会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之Recht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建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86-90,共5页
Recht是自在的自由意志客观方面的定在,它本身有明确的意思,即权利,Gesetz的意思才是法或法律。通过国家立法行为,权利便享有法律形式和法律意义上的权威,从而发展为实定权利。因此,将Recht译为法或法律殊为不当,正确的翻译应是权利。当... Recht是自在的自由意志客观方面的定在,它本身有明确的意思,即权利,Gesetz的意思才是法或法律。通过国家立法行为,权利便享有法律形式和法律意义上的权威,从而发展为实定权利。因此,将Recht译为法或法律殊为不当,正确的翻译应是权利。当Recht出现于某一部法律名称中时,其具有的法律形式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权利 Recht Geset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坤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1-184,共4页
黑格尔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精神的培养。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但不是人生而自由,而要从自在的自由飞跃到自为的自由,只有通过教育解放主体。教育对增进人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绝对环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 黑格尔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精神的培养。他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但不是人生而自由,而要从自在的自由飞跃到自为的自由,只有通过教育解放主体。教育对增进人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绝对环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法律的国家公民,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则需要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共同努力,对公民进行劳动教育、理论教育和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自由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之“抽象法”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84-88,共5页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抽象法"篇确认了自由意志与相应的实在事物的统一,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包括所有权、契约以及不法与犯罪。从认识系统和逻辑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一阶段的认识是自由意志与感性的法之间建立起来的初步联系...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抽象法"篇确认了自由意志与相应的实在事物的统一,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包括所有权、契约以及不法与犯罪。从认识系统和逻辑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一阶段的认识是自由意志与感性的法之间建立起来的初步联系,尚未发展到系统、全面而具体的现实形态,故为抽象认识,这个认识阶段的法便称之为抽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自由意志 抽象 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哲学原理》的经验观——兼论马克思对概念的逻辑的经验性批判
5
作者 高惠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共4页
马克思曾就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主要段落《国内法》第261~313节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制度批判了黑格尔的自然法即他的法哲学。在《法哲学原理》中的《导论》第3节、《作为法律的法》第211~214节中,黑格尔集中论述了法的实定性、... 马克思曾就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主要段落《国内法》第261~313节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制度批判了黑格尔的自然法即他的法哲学。在《法哲学原理》中的《导论》第3节、《作为法律的法》第211~214节中,黑格尔集中论述了法的实定性、法的理念向实定状态的过渡、法的体系等内容,集中表达了他的抽象的思辨的唯心主义思想,尤其在现实的历史直观面前,黑格尔的经验观再一次屈服于概念的逻辑,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开创了科学的历史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原理》 实定 概念的逻辑 马克思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以《逻辑学》为“基础”的——对正义逻辑的评论 被引量:7
6
作者 罗伯特.B.皮平 高来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不同于之前的政治学。它没有单纯地讨论什么是最好的政权,而是对具体的现代制度进行思考;在对现代制度的思考中包含着对现代制度的参与者的自我理解本身的分析;并不讨论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主流传统,而是讨论抽象...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不同于之前的政治学。它没有单纯地讨论什么是最好的政权,而是对具体的现代制度进行思考;在对现代制度的思考中包含着对现代制度的参与者的自我理解本身的分析;并不讨论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主流传统,而是讨论抽象权利、道德义务,以及黑格尔称之为德性或伦理生活的社会秩序。对这些显著特征的理解,应该从其《逻辑学》中寻找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逻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由意志”到“政治承认”——基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承认”思想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贺然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包含有关于"承认"的思想。他认为自由意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是普遍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要融入到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中,"我—你"之间的"水平"维度的承认最终要发展为"我...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包含有关于"承认"的思想。他认为自由意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是普遍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要融入到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中,"我—你"之间的"水平"维度的承认最终要发展为"我—我们"之间的"垂直"维度的承认。在黑格尔看来,个体间纯粹的承认不可避免地包含不真实的内容,所以个体间的承认必须发展成为社会和政治的承认。承认的最高形式体现为公民与国家之间承认关系的确立和普遍的自由意志的实现。理性的个人是在国家中获得承认和承认自己的,而这个国家应当是一个和国际政治共同体保持良性承认关系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维度的承认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与现代——《法哲学原理》“伦理总论”释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庄振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68,共8页
黑格尔伦理学说是对近代早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界的“群己权界”问题的一种深刻回答。黑格尔认为,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均扎根于生活世界整体(伦理实体),而且后者的概念并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更高层面上绝对者的自我实现。这意味着我们既要... 黑格尔伦理学说是对近代早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界的“群己权界”问题的一种深刻回答。黑格尔认为,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均扎根于生活世界整体(伦理实体),而且后者的概念并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更高层面上绝对者的自我实现。这意味着我们既要在实体性根据的意义上看待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与世界历史,又不能以这些伦理形态为终极根据,误将它们(比如国家)当作世界的归宿。以往对于黑格尔法哲学的研究(从黑格尔同时代人到霍耐特的研究)大都撇开了它的形而上学根据,仅仅就法哲学(或其部分内容)而论断法哲学。菲韦克重视法的形而上学根据,但在对伦理的逻辑学定位上却产生了偏差。针对这些研究,有必要将《法哲学原理》放回它与其他著作(尤其是《逻辑学》与《精神现象学》)构成的相对位置中去,通过对关键文本的详细阐释,既探明伦理的重要性,又勘定其局限性,方能了解其现代意义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伦理 现代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自由观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寿堪 严春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68-76,共9页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回答只有两个字:自由。过去,人们却认为,《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政治观点和立场的最保守的代表作,从而对这部著作持否定态度。近几年来,人们对这部著作的评价虽然有了一些转变,认为这...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回答只有两个字:自由。过去,人们却认为,《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政治观点和立场的最保守的代表作,从而对这部著作持否定态度。近几年来,人们对这部著作的评价虽然有了一些转变,认为这部著作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国家理想。但这仅仅是从形式方面进行的理解,而仅从形式上是不足以证明它怎样代表了德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愿望以及它所代表的倾向何以是进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 自由观 资产阶级 中心问题 代表作 自由意志 德国 自我意识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的法哲学与市民社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弘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黑格尔 市民社会 伦理生活 《法哲学原理》 自由主义 功利主义 二十世纪 绝对精神 客观精神 自我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宪法革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建湘 李伯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101,共12页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以宪法革命为主题,但由于国内对德文词Verfassung的翻译和理解存在一些问题,该主题一直没有被鲜明地揭示出来。为此,首先需要把握马克思批判的对象黑格尔法哲学和马克思为撰写《批判》而...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下简称《批判》)以宪法革命为主题,但由于国内对德文词Verfassung的翻译和理解存在一些问题,该主题一直没有被鲜明地揭示出来。为此,首先需要把握马克思批判的对象黑格尔法哲学和马克思为撰写《批判》而摘录的《克罗茨纳赫笔记》这两个关键点。从人民是否有权制宪、制定新宪法是否需要革命以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哪一个是基础三个方面,可以整体把握马克思在《批判》中进行的宪法革命。同时,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宪法革命也是马克思本人的世界观革命和思想革命。辨明这部著作的主题,有助于真正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话,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成长过程,进而深入了解青年马克思何以超越黑格尔和同时代的人并成为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哲学批判》 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现行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谈对哲学体系改革的一些看法
12
作者 李鸿军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28-32,共5页
哲学体系问题,是近年来一个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经久不衰的讨论课题。认为现行哲学体系不合理,需要进行改革,这是绝大多数哲学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呼声。但是要对现行哲学体系进行积极慎重的改革,就必须了解它的形成历史,预见它的发展趋势,... 哲学体系问题,是近年来一个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经久不衰的讨论课题。认为现行哲学体系不合理,需要进行改革,这是绝大多数哲学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呼声。但是要对现行哲学体系进行积极慎重的改革,就必须了解它的形成历史,预见它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必须把它放到历史的过程中去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 1821年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这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体系 重要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观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新体系 哲学理论 认识论 《法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司法改革经验研究的新高度——《庭审实质化改革实证研究》介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松 孙长永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才起飞”。由左卫民教授牵头完成的新作《庭审实质化改革实证研究--以法庭调查方式为重点》正是在庭审实质化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潮退却之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与反思这一改革的成效与问题... “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才起飞”。由左卫民教授牵头完成的新作《庭审实质化改革实证研究--以法庭调查方式为重点》正是在庭审实质化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潮退却之后,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与反思这一改革的成效与问题,提出了一套和既往改革主张有所不同的对策建议与理论上的新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调查 《法哲学原理》 庭审实质化改革 成效与问题 实证研究方 对策建议 猫头鹰 商务印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读《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家琪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55,共10页
文章通过讨论高兆明教授所著的《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释义》一书来进一步推进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研究。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的黑格尔研究早已是汗牛充栋,但对于一位中国学者对黑格尔这本书的系统研究,今日重读之... 文章通过讨论高兆明教授所著的《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释义》一书来进一步推进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研究。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的黑格尔研究早已是汗牛充栋,但对于一位中国学者对黑格尔这本书的系统研究,今日重读之,对我们依然有着巨大的思想启迪的意义。因为,我们依然处于现代性的进程之中,也依然面临着古典模式的崩溃和个体道德选择的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秩序 生活秩序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格尔哲学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
15
作者 王皑霞 任吉悌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5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法哲学原理》 市民社会 君主立宪制 伦理精神 普鲁 资产阶级 客观精神 国家哲学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第一次思想转变的历史语境”笔谈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一兵 张福公 +1 位作者 刘冰菁 孔伟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124,共23页
这组笔谈集中反映了青年马克思在1843年前后,通过《克罗伊茨纳赫笔记》的欧洲历史研究,初步开始自己思想上的“第一次转变”过程。深入追问了青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颠倒主谓关系里的市民社会的含义,也梳理了马克思在... 这组笔谈集中反映了青年马克思在1843年前后,通过《克罗伊茨纳赫笔记》的欧洲历史研究,初步开始自己思想上的“第一次转变”过程。深入追问了青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颠倒主谓关系里的市民社会的含义,也梳理了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复杂思想关系,为进入马克思下一步的经济学研究理清了思想史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年鉴》时期 青年马克思 《法哲学原理》 经济学研究 历史语境 思想转变 黑格尔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谣的社会评价论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新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关于民谣的社会评价论思考陈新汉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民谣是民间的天籁,因此人们往往从民间艺术的角度研究之;民谣更是群众社会评价活动的形式,因此更需要从社会评价论的角度研究它。一、谣和民谣在中国语言上,"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关于民谣的社会评价论思考陈新汉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民谣是民间的天籁,因此人们往往从民间艺术的角度研究之;民谣更是群众社会评价活动的形式,因此更需要从社会评价论的角度研究它。一、谣和民谣在中国语言上,"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民间流行的歌,如童谣、歌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评价活动 社会评价论 社会舆论 社会群体 人民群众 艺术性 社会现象 新民谣 《法哲学原理》 社会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历史──历史向人的回归──关于整体性世界历史观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邹元江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 世界历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文化历史 当代史学 《法哲学原理》 经济交往 历史唯物主义 主要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家庭伦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家庭伦理思想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精神现象学》 个体道德意识 伦理实体 伦理关系 道德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对古典自由主义批判的辨与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艳 刘同舫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5,I0004,共9页
古典自由主义诞生于英国并引领了近代欧洲的社会思潮和政党实践,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代言人的黑格尔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从批判的立场来看,黑格尔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并非源自保守主义的妥协退让,而是体现了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向... 古典自由主义诞生于英国并引领了近代欧洲的社会思潮和政党实践,作为德国古典哲学代言人的黑格尔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从批判的立场来看,黑格尔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批判并非源自保守主义的妥协退让,而是体现了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向往;从批判的性质来看,黑格尔的批判是企图改造古典自由主义使之嫁接于德国现实土壤的理论尝试,本质是对自由主义的发展和“升级”,而非简单否定和排斥;从批判的影响来看,黑格尔的批判并不构成极权主义的思想根源,反而预示着现代国家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古典自由主义 极权主义 《法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