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司法、市民社会与伦理——基于学说发展史的《法哲学原理》“伦理”篇要义考论 |
庄振华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2
|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之Recht的翻译问题 |
刘建民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4
|
|
3
|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教育思想探析 |
郭坤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之“抽象法”解读 |
刘建民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5
|
《法哲学原理》的经验观——兼论马克思对概念的逻辑的经验性批判 |
高惠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6
|
在什么意义上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以《逻辑学》为“基础”的——对正义逻辑的评论 |
罗伯特.B.皮平
高来源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7
|
从“自由意志”到“政治承认”——基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承认”思想的分析 |
贺然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伦理与现代——《法哲学原理》“伦理总论”释义 |
庄振华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9
|
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自由观 |
杨寿堪
严春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10
|
黑格尔的法哲学与市民社会 |
陈弘毅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1
|
也谈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宪法革命 |
刘建湘
李伯超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评价现行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谈对哲学体系改革的一些看法 |
李鸿军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5 |
0 |
|
13
|
中国司法改革经验研究的新高度——《庭审实质化改革实证研究》介评 |
郭松
孙长永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法的命令是: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读《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 |
陈家琪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5
|
论黑格尔哲学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 |
王皑霞
任吉悌
|
《学术界》
CSSCI
|
1997 |
0 |
|
16
|
“青年马克思第一次思想转变的历史语境”笔谈 |
张一兵
张福公
刘冰菁
孔伟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17
|
关于民谣的社会评价论思考 |
陈新汉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8
|
文化历史──历史向人的回归──关于整体性世界历史观的几点思考 |
邹元江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8 |
0 |
|
19
|
黑格尔家庭伦理思想探析 |
文敏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黑格尔对古典自由主义批判的辨与思 |
李艳
刘同舫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