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以《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为例
1
作者
郑传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0,共7页
郑振铎先生曾指出,在温州发现了梵剧《沙恭达罗》写本,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张协状元》也诞生于温州,两者竟“是如此的相肖合”,足以证明“传奇的体例与组织完全是由印度输入的”。其实,《张协状元》虽与《沙恭达罗》具有某些相似性...
郑振铎先生曾指出,在温州发现了梵剧《沙恭达罗》写本,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张协状元》也诞生于温州,两者竟“是如此的相肖合”,足以证明“传奇的体例与组织完全是由印度输入的”。其实,《张协状元》虽与《沙恭达罗》具有某些相似性,但二者的不同点更多:一为单线发展,一为双线交织;一为代言体,一为不完全代言体;一为诗体,一为曲体;一为分幕结构,一为人物上下场结构;一凸显人物,一凸显行当。《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的某些相似性,并不能证明《张协状元》模仿了《沙恭达罗》,《张协状元》的体例主要源于宋代话本和诸宫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剧
南戏
《张协状元》
《沙恭达罗》
比较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古典艺术的千年之美——以印度戏剧《沙恭达罗》为例
2
作者
刘丽玲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79-81,共3页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七幕印度古典梵剧《沙恭达罗》,是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迦梨陀娑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为我们建造的一座东方艺术殿堂。作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千古名剧,其独具魅力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已经...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七幕印度古典梵剧《沙恭达罗》,是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迦梨陀娑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为我们建造的一座东方艺术殿堂。作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千古名剧,其独具魅力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已经成为人类审美创造的典范,时隔千年仍熠熠生辉,编织着艺术美的永恒光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形象美
意境美
语言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爱与美的长歌——浅谈《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
3
作者
苏成琳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50-50,共1页
"春华瑰丽,亦扬其芬;秋实盈衍,亦蕴其珍。悠悠天隅,恢恢地轮,彼美一人,沙恭达罗。"《沙恭达罗》以其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曲折的情节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与《小泥车》并称为"印度梵剧的双峰"。
关键词
《沙恭达罗》
艺术特色
韵散结合
人物形象
悲喜沓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史研究宜相参证
4
作者
郭祝崧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32-37,共6页
“文史一家”,从古至今,我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大多如此认定文史两类研究间的相联关系。作此项认定的缘由,在于两方面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形式,无不受到文化传统、历史进程、社会思潮等的决定性影响。他们的研究或创作动机,又无...
“文史一家”,从古至今,我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大多如此认定文史两类研究间的相联关系。作此项认定的缘由,在于两方面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形式,无不受到文化传统、历史进程、社会思潮等的决定性影响。他们的研究或创作动机,又无不在于为了表达自己对时代发展动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罗门
文史研究
两《唐书》
刹帝利
比较文学
《宫词》
文学作品
《沙恭达罗》
《全唐诗》
节度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建公民社会:阿玛蒂亚·森传播的理念
5
作者
李炜光
《中国储运》
2012年第12期34-34,共1页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绵延了两千多年,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交流十分紧密。读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著作,他告诉我们,在公元5世纪,迦梨陀娑(Kalidasa,经典梵文作品中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的剧...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绵延了两千多年,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交流十分紧密。读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著作,他告诉我们,在公元5世纪,迦梨陀娑(Kalidasa,经典梵文作品中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的剧作《沙恭达罗》(Sakuntala)中记载,国王豆扇陀(Dusyanta)在打猎过程中遇到净修女沙恭达罗,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以中国丝绸为比喻向她倾诉爱的衷肠:“我不由自主的向前,/但又犹豫不决;/犹如中国的丝绸/在风中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沙恭达罗》
诺贝尔奖获得者
传播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丝绸
文化交流
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以《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为例
1
作者
郑传寅
机构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0,共7页
文摘
郑振铎先生曾指出,在温州发现了梵剧《沙恭达罗》写本,我国现存最早的汉文剧本《张协状元》也诞生于温州,两者竟“是如此的相肖合”,足以证明“传奇的体例与组织完全是由印度输入的”。其实,《张协状元》虽与《沙恭达罗》具有某些相似性,但二者的不同点更多:一为单线发展,一为双线交织;一为代言体,一为不完全代言体;一为诗体,一为曲体;一为分幕结构,一为人物上下场结构;一凸显人物,一凸显行当。《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的某些相似性,并不能证明《张协状元》模仿了《沙恭达罗》,《张协状元》的体例主要源于宋代话本和诸宫调。
关键词
梵剧
南戏
《张协状元》
《沙恭达罗》
比较戏剧
Keywords
Buddhist play
Nan-xi
Zhang Xie the Highest-ranking Candidate in the Palace Examination
Recognition of Sakuntala
comparative theater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古典艺术的千年之美——以印度戏剧《沙恭达罗》为例
2
作者
刘丽玲
机构
辽宁职业学院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79-81,共3页
文摘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七幕印度古典梵剧《沙恭达罗》,是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迦梨陀娑按照美的规律、美的理想,为我们建造的一座东方艺术殿堂。作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千古名剧,其独具魅力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已经成为人类审美创造的典范,时隔千年仍熠熠生辉,编织着艺术美的永恒光环。
关键词
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形象美
意境美
语言美
Keywords
Kalidasa
Shakuntala
image beauty
artistic beauty
language beaut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爱与美的长歌——浅谈《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
3
作者
苏成琳
机构
武汉大学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0期50-50,共1页
文摘
"春华瑰丽,亦扬其芬;秋实盈衍,亦蕴其珍。悠悠天隅,恢恢地轮,彼美一人,沙恭达罗。"《沙恭达罗》以其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曲折的情节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与《小泥车》并称为"印度梵剧的双峰"。
关键词
《沙恭达罗》
艺术特色
韵散结合
人物形象
悲喜沓见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史研究宜相参证
4
作者
郭祝崧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32-37,共6页
文摘
“文史一家”,从古至今,我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大多如此认定文史两类研究间的相联关系。作此项认定的缘由,在于两方面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形式,无不受到文化传统、历史进程、社会思潮等的决定性影响。他们的研究或创作动机,又无不在于为了表达自己对时代发展动向的...
关键词
婆罗门
文史研究
两《唐书》
刹帝利
比较文学
《宫词》
文学作品
《沙恭达罗》
《全唐诗》
节度使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建公民社会:阿玛蒂亚·森传播的理念
5
作者
李炜光
出处
《中国储运》
2012年第12期34-34,共1页
文摘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绵延了两千多年,在很长时间内,这种交流十分紧密。读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的著作,他告诉我们,在公元5世纪,迦梨陀娑(Kalidasa,经典梵文作品中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的剧作《沙恭达罗》(Sakuntala)中记载,国王豆扇陀(Dusyanta)在打猎过程中遇到净修女沙恭达罗,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以中国丝绸为比喻向她倾诉爱的衷肠:“我不由自主的向前,/但又犹豫不决;/犹如中国的丝绸/在风中飘动。”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沙恭达罗》
诺贝尔奖获得者
传播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丝绸
文化交流
剧作家
分类号
D822.335.1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以《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为例
郑传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方古典艺术的千年之美——以印度戏剧《沙恭达罗》为例
刘丽玲
《大连大学学报》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爱与美的长歌——浅谈《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
苏成琳
《戏剧之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史研究宜相参证
郭祝崧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同建公民社会:阿玛蒂亚·森传播的理念
李炜光
《中国储运》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