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沉默》与《全民目击》:翻拍片本土化比较研究文化三题 |
王妍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
|
解读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人物关系 |
程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3
|
网络剧构建重庆城市形象的策略研究——以《沉默的真相》为例 |
王静雯
杨译凇
|
《传媒论坛》
|
2024 |
0 |
|
4
|
关联理论对戏剧《沉默侍者》中非关联和无关联会话的阐释 |
司建国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5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沉默的羔羊》人物特色 |
王蕾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6
|
浅谈《沉默的羔羊》的人性困境与精神救赎 |
苗凤波
韩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7
|
《沉默的羔羊》的人性困境与精神救赎 |
王海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8
|
《沉默的真相》的时空叙事与镜头艺术表达 |
龙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9
|
电影《沉默的羔羊》叙事艺术探究 |
周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浅析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人物特色 |
罗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1
|
羔羊的沉默与救赎——功能文体学视角下《沉默的羔羊》台词分析 |
尹太辉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2
|
话语结构学说视角下《沉默侍者》中的人物权势关系——H.Pinter戏剧文本的文体分析 |
司建国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6 |
5
|
|
13
|
解读影片《沉默的羔羊》中精神的救赎 |
俞丽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沉默的证人》:结构主义下的意象重叠 |
宋子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5
|
欲望之旅与精神之途——《沉默的子宫》意象阐释 |
金鹏善
|
《阴山学刊》
|
2002 |
0 |
|
16
|
沉默 |
梁实秋
|
《教育家》
|
2011 |
0 |
|
17
|
在“父亲之名”下拯救——对电影《沉默的羔羊》的一种解读 |
崔志强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8
|
解读《沉默的羔羊》中人性沦陷与精神救赎 |
李文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9
|
浅析《沉默的羔羊》人物形象与叙事功能 |
罗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0
|
影片《沉默的羔羊》中疯癫人性的演绎 |
董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