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与《全民目击》:翻拍片本土化比较研究文化三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63,91,共4页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诸多优秀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流传和翻拍。电影的翻拍方式多种多样,但在翻拍的过程中都需要将电影进行本土化融合以赋予影片新的生命力。本文以韩国翻拍电影《沉默》为例,从电影中展...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诸多优秀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流传和翻拍。电影的翻拍方式多种多样,但在翻拍的过程中都需要将电影进行本土化融合以赋予影片新的生命力。本文以韩国翻拍电影《沉默》为例,从电影中展现的生活场景、人物外在形象和内在人性三个维度,探讨电影翻拍过程中的本土化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文化交流 本土化 翻拍 电影市场 世界范围 生活场景 外在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人物关系
2
作者 程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7-79,共3页
本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从主体的自我认知障碍到主体间性的冲突与对立,充分揭示了主体的人格成因以及人物在对峙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并进一步阐释语言媒介在交流困境中,因为纠缠着欲望... 本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从主体的自我认知障碍到主体间性的冲突与对立,充分揭示了主体的人格成因以及人物在对峙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并进一步阐释语言媒介在交流困境中,因为纠缠着欲望的不确定性而无法准确传递信息的现实,提醒人们正确对待交流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沉默》 精神分析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剧构建重庆城市形象的策略研究——以《沉默的真相》为例
3
作者 王静雯 杨译凇 《传媒论坛》 2024年第6期61-63,共3页
近年来,网络剧逐渐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其中悬疑网剧由于其题材的新颖和吸睛备受追捧。重庆素有“雾都”和“山城”的称号,其地理和人文环境都十分利于悬疑网剧的拍摄。基于此,以《沉默的真相》作为案例,通过对景观、人文、影像符号的分... 近年来,网络剧逐渐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其中悬疑网剧由于其题材的新颖和吸睛备受追捧。重庆素有“雾都”和“山城”的称号,其地理和人文环境都十分利于悬疑网剧的拍摄。基于此,以《沉默的真相》作为案例,通过对景观、人文、影像符号的分析,研究网剧如何通过影像化的方式来构建城市形象。同时,总结出城市的特色标签、打造“影视+旅游”产业、相关部门加强扶持与监管的城市形象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剧 城市形象 《沉默的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理论对戏剧《沉默侍者》中非关联和无关联会话的阐释 被引量:4
4
作者 司建国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0,80,共4页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分析了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Harold Pinter的名剧《沉默侍者》,从该剧会话中的非关联和无关联现象入手,解释了该剧会话支离破碎和荒诞不经的原因。剧中的非关联会话包括假设与现时语境无关、假设已存在于现时语境中...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分析了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Harold Pinter的名剧《沉默侍者》,从该剧会话中的非关联和无关联现象入手,解释了该剧会话支离破碎和荒诞不经的原因。剧中的非关联会话包括假设与现时语境无关、假设已存在于现时语境中以及假设与现时语境不符三种情形。无关联会话则分为两大类:逻辑推算和理解层面的交际失败,前者包含指称含糊、语句歧解和语义宽窄度不一,后者有意图和推断之间的局部错配和整体错配。如此频繁多样的交际失败自然导致人物会话的艰涩和剧情的荒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认知文体学 非关联 无关联 《沉默侍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电影《沉默的羔羊》人物特色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4,共2页
荣获奥斯卡若干重要奖项的著名电影《沉默的羔羊》是一部经典的心理悬疑电影,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若干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巧妙的剧情设计和细致入微的场景布置,将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生动而又全面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使一向艰涩难懂... 荣获奥斯卡若干重要奖项的著名电影《沉默的羔羊》是一部经典的心理悬疑电影,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若干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巧妙的剧情设计和细致入微的场景布置,将人物之间的心理活动生动而又全面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使一向艰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更容易被观众所了解和接受。本文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影片中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和行为习惯等,进一步探究各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心理学 人物 性格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沉默的羔羊》的人性困境与精神救赎 被引量:1
6
作者 苗凤波 韩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123,共2页
美国悬疑电影《沉默的羔羊》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流畅的电影画面语言,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十分沉重的主题,可谓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悬疑作品。影片为观众所展示出来的骇人之处并不是传统恐怖片中固有出现的... 美国悬疑电影《沉默的羔羊》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流畅的电影画面语言,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十分沉重的主题,可谓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悬疑作品。影片为观众所展示出来的骇人之处并不是传统恐怖片中固有出现的三头六臂的怪物,刮起的血雨腥风,而是能够唤起观众内心长期沉睡的潜意识。其中导演塑造的角色突破了传统恐怖片的固有模式,着重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故事情节与背后主题高度融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人物形象塑造 电影画面语言 心理悬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的羔羊》的人性困境与精神救赎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海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99,共2页
影片《沉默的羔羊》通过生动的情节、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流畅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沉重的主题,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悬念片。《沉默的羔羊》是类型化好莱坞电影的典范,但其内涵非常丰富,远胜过一般的惊险犯罪影片。影片情节延续... 影片《沉默的羔羊》通过生动的情节、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流畅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沉重的主题,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悬念片。《沉默的羔羊》是类型化好莱坞电影的典范,但其内涵非常丰富,远胜过一般的惊险犯罪影片。影片情节延续了好莱坞恐怖片的传统,然而对三位主要人物野牛比尔、汉尼巴尔和克拉丽丝的塑造却突破了恐怖片的模式,深入刻画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情节与寓意的高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主要人物 精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的真相》的时空叙事与镜头艺术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龙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沉默的真相》是由陈奕甫执导的现代悬疑剧。检察官江阳入狱三年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竟是行李箱中蜷缩的尸体,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轰动,警官严良介入……影片从严良所代表的第三时空向前追溯,第二时空中的江阳,第一时空中的侯贵平... 《沉默的真相》是由陈奕甫执导的现代悬疑剧。检察官江阳入狱三年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竟是行李箱中蜷缩的尸体,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轰动,警官严良介入……影片从严良所代表的第三时空向前追溯,第二时空中的江阳,第一时空中的侯贵平等人物相继出现,构成了"涵盖式"的时空叙事表达,解构了传统悬疑类型片的叙事手法,强调了该剧具有深刻意义的主旨内涵。本文试从《沉默的真相》的悬念设置、叙事策略、镜头语言等分析其内涵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叙事 镜头语言 悬疑 空间 《沉默的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沉默的羔羊》叙事艺术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28,共2页
电影《沉默的羔羊》是根据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是20世纪90年代深刻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经典作品。这部影片虽保持了好莱坞传统的惊悚片风格,但其叙事方式却有所突破,巧妙地将惊悚片与侦探片结合起来。这部电影采用了... 电影《沉默的羔羊》是根据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是20世纪90年代深刻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经典作品。这部影片虽保持了好莱坞传统的惊悚片风格,但其叙事方式却有所突破,巧妙地将惊悚片与侦探片结合起来。这部电影采用了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手法和现代惊悚片的心理分析方法,使得整部影片情节扑朔迷离,吸引观众进入了一个象征性的人类潜意识世界。因此,本文对《沉默的羔羊》的叙事艺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沉默的羔羊》 叙事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人物特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8-139,共2页
电影《沉默的羔羊》是好莱坞影片中的一部经典大作,它根据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经典之作。电影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中巧妙的悬疑恐怖情节设置和高潮迭起的剧情转变... 电影《沉默的羔羊》是好莱坞影片中的一部经典大作,它根据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经典之作。电影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中巧妙的悬疑恐怖情节设置和高潮迭起的剧情转变,不仅使得主角的性格突出,也使得人物特色鲜明而富有生命力。本文通过对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几个主角曲折多变的生活经历以及心理活动的剖析,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从而分析人物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沉默的羔羊》 人物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的沉默与救赎——功能文体学视角下《沉默的羔羊》台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太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25-128,共4页
语场指的是实际发生的交际事件,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语域三变量中的任何一项发生偏离,就会产生不同的语域变体,从而凸显不同的交际目的,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 语场 语旨 语式 《沉默的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结构学说视角下《沉默侍者》中的人物权势关系——H.Pinter戏剧文本的文体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司建国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2-47,共6页
对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H.Pinter的名剧《沉默侍者》进行了会话分析,揭示剧中两个人物Gus和Ben之间失衡的权势关系的语言学根源,并从批评语用学角度对这种关系作了解释。运用话语结构学说,从挑战话步格局、挑战话步类型入手,并辅以... 对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H.Pinter的名剧《沉默侍者》进行了会话分析,揭示剧中两个人物Gus和Ben之间失衡的权势关系的语言学根源,并从批评语用学角度对这种关系作了解释。运用话语结构学说,从挑战话步格局、挑战话步类型入手,并辅以批评语用学理论,对人物间失衡的权势关系进行了语言学阐述,从而说明戏剧意义不但与会话内容相关,而且取决于会话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文体学 《沉默侍者》 批评语用学 会话分析 话语框架学说 挑战话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影片《沉默的羔羊》中精神的救赎
13
作者 俞丽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6-127,共2页
影片《沉默的羔羊》中,三位主人公克劳丽丝、汉尼博尔和野牛比尔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但却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因为每个人选择的救赎方式不同,所以结果各不相同。克劳丽丝通过对案件的侦破,在汉尼博尔的帮助下,成功完成自我救赎;汉... 影片《沉默的羔羊》中,三位主人公克劳丽丝、汉尼博尔和野牛比尔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但却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因为每个人选择的救赎方式不同,所以结果各不相同。克劳丽丝通过对案件的侦破,在汉尼博尔的帮助下,成功完成自我救赎;汉尼博尔的沦陷有他深层的社会意义,像汉尼博尔这样亦正亦邪的争议人物,他的生死与去留,提示出人性中的沦陷与救赎;野牛比尔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残忍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想让自己破茧成蝶,可最终的结果却是飞蛾扑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人性沦陷 精神救赎 克劳丽丝 汉尼博尔 野牛比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的证人》:结构主义下的意象重叠
14
作者 宋子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2,共3页
犯罪悬疑片《沉默的证人》近期上映,任贤齐、张家辉两位老牌港星搭档新晋小花旦杨紫同台竞艺,使这部影片上映以来颇受好评。不同于《扫毒》《激战》等同类影片只专注于动作场面描绘和激烈节奏把控,好莱坞导演雷尼·哈林在延续以往... 犯罪悬疑片《沉默的证人》近期上映,任贤齐、张家辉两位老牌港星搭档新晋小花旦杨紫同台竞艺,使这部影片上映以来颇受好评。不同于《扫毒》《激战》等同类影片只专注于动作场面描绘和激烈节奏把控,好莱坞导演雷尼·哈林在延续以往香港警匪片风格的同时,将结构主义深层语义灌注于《沉默的证人》,使其成为形式与内容相互融合的完美典范。本文以结构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为两大出发点,突出影片系统性、整体性和封闭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证人》 结构主义 意象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望之旅与精神之途——《沉默的子宫》意象阐释
15
作者 金鹏善 《阴山学刊》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兰草的长篇小说《沉默的子宫》 ,通过意象营造的方式 ,表现出作品的特点 :类似寓言小说 ,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 ,追求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和哲理色彩的意象化叙述 ,具有极强的张力 ,同时 ,意象的形象特征上还具有荒诞性。这些特点... 兰草的长篇小说《沉默的子宫》 ,通过意象营造的方式 ,表现出作品的特点 :类似寓言小说 ,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 ,追求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和哲理色彩的意象化叙述 ,具有极强的张力 ,同时 ,意象的形象特征上还具有荒诞性。这些特点使小说在审美上突破了题材的局限性 ,扩大加深了题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草 小说 《沉默的子宫》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
16
作者 梁实秋 《教育家》 2011年第10期53-53,共1页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验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习惯,我也守口如瓶。
关键词 《沉默》 散文 文学 梁实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父亲之名”下拯救——对电影《沉默的羔羊》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志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7-38,共2页
电影《沉默的羔羊》因成功塑造了女警员克拉丽斯的形象而一度成为女性主义者向传统男权社会宣战的一种有效武器。但在拉康符号学原理分析下,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父亲之名"对一个女性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影... 电影《沉默的羔羊》因成功塑造了女警员克拉丽斯的形象而一度成为女性主义者向传统男权社会宣战的一种有效武器。但在拉康符号学原理分析下,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父亲之名"对一个女性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影片的制造者实际上是用一种隐晦的手法彰显了父亲的"菲勒斯"对女性成长的重要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却似乎又是对父权社会和男权话语的一种更强有力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菲勒斯" "父亲之名" 拯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沉默的羔羊》中人性沦陷与精神救赎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文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2-113,共2页
电影《沉默的羔羊》由美国著名导演乔纳森·戴米执导,根据著名小说家哈里斯·托马斯同名小说改编,该片以独特的艺术展现力将人性内心的情感纠葛赤裸裸表达了出来,影片中没有震撼的动作场面,通过经典的对白将人心从多角度、多层... 电影《沉默的羔羊》由美国著名导演乔纳森·戴米执导,根据著名小说家哈里斯·托马斯同名小说改编,该片以独特的艺术展现力将人性内心的情感纠葛赤裸裸表达了出来,影片中没有震撼的动作场面,通过经典的对白将人心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剖析,其对人性的展露和沦陷救赎的思想让观众都有一种深思的冲动。本文对片中主要人物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片中的人性沦陷与精神救赎进行了解读,以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人性沦陷 精神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沉默的羔羊》人物形象与叙事功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21-123,共3页
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基础之上的电影叙事学,突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研究的界限,通过建立电影叙事的系统模型,为文本分析奠定了基础。《沉默的羔羊》这部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在利用悬念将恐怖气氛推向极致的同时,也塑造了许多... 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基础之上的电影叙事学,突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研究的界限,通过建立电影叙事的系统模型,为文本分析奠定了基础。《沉默的羔羊》这部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在利用悬念将恐怖气氛推向极致的同时,也塑造了许多经典而永恒的人物形象。本文借鉴普罗普的行为功能理论和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的叙事规则,分析了该电影中克拉丽斯、汉尼拔和野牛比尔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特征,从电影的表层结构和深层内涵两个不同层面探讨不同角色的叙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人物形象 叙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沉默的羔羊》中疯癫人性的演绎
20
作者 董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12-113,共2页
由乔纳森·戴米指导、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朱迪·福斯特参演的《沉默的羔羊》讲述了联邦调查局见习特工克拉丽斯为破获系列杀人案、抓捕变态杀人狂"野牛比尔"而求助于食人魔汉尼拔的故事,该片包揽了第六... 由乔纳森·戴米指导、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朱迪·福斯特参演的《沉默的羔羊》讲述了联邦调查局见习特工克拉丽斯为破获系列杀人案、抓捕变态杀人狂"野牛比尔"而求助于食人魔汉尼拔的故事,该片包揽了第六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的五项最重要奖项。影片打破传统好莱坞恐怖片的藩篱,通过塑造食人魔汉尼拔的疯癫形象使影片获得了展现"疯癫"文化内涵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空间,堪为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汉尼拔 疯癫 文化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