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解读张爱玲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娟 《今古文创》 2021年第8期4-5,共2页
张爱玲是20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文坛上的文学新星,《沉香屑·第一炉香》就是在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创作出来的。本文试图从萨特存在主义视角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张爱玲是20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文坛上的文学新星,《沉香屑·第一炉香》就是在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创作出来的。本文试图从萨特存在主义视角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来分析葛薇龙悲剧的命运,探索葛薇龙悲惨一生中所体现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概念,揭示《沉香屑·第一炉香》这一作品中所反映的另一个问题--人存在的真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主义 《沉香屑·第一炉香》 存在的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伯纳和张爱玲笔下女性的选择——以《华伦夫人的职业》和《沉香屑·第一炉香》为例
2
作者 乔杨佳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8期44-46,共3页
萧伯纳的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与张爱玲的著名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之间存在相似性。两部著作都以女性出卖身体获取利益为主题,描写了不同社会环境下,女性的职业选择。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萧伯纳塑造了代表新旧思想的两... 萧伯纳的剧作《华伦夫人的职业》与张爱玲的著名作品《沉香屑·第一炉香》之间存在相似性。两部著作都以女性出卖身体获取利益为主题,描写了不同社会环境下,女性的职业选择。在《华伦夫人的职业》中,萧伯纳塑造了代表新旧思想的两位女性:一个是通过经营卖淫生意过上奢华生活的华伦夫人;一个是拒绝与卖淫同流合污,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独立自强的知识女性薇薇。在《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笔下的两位女性人物,一个是为挤入上流社会不惜将自己物化的梁太太;一个是自甘堕落,为奢华生活放弃自尊的青年学生葛薇龙。从两部作品的主题和形象上来看,它们都是关于两代女性面对出卖身体时的选择,有许多共同之处。而从职业选择与结局上来说有很大的不同。由此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女性观。本文试从对比两部著作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华伦夫人与梁太太,薇薇与葛薇龙,以她们在爱情及事业上的选择来分析萧伯纳和张爱玲不尽相同的女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伦夫人的职业》 《沉香屑·第一炉香》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视与反凝视--论电影《第一炉香》的跨媒介叙事形式
3
作者 邝宇轩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第2期47-50,共4页
张爱玲作为当代华语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数量颇丰,且因故事性强及浓烈的个人特色,作品近年来被数度改编搬上大银幕。《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开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说,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女学生葛薇龙在“八... 张爱玲作为当代华语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数量颇丰,且因故事性强及浓烈的个人特色,作品近年来被数度改编搬上大银幕。《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开始作家生涯的第一篇小说,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女学生葛薇龙在“八一三”事变后从上海来到香港,为了继续求学投靠了富有、寡居的姑母,在姑母的设计下成为她勾住男人的色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叙事 《沉香屑·第一炉香》 第一香》 反凝视 葛薇龙 张爱玲 文学作品 故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生活
4
《中华手工》 2014年第8期38-38,共1页
"萌芽于远古祭祀之礼;起始于春秋佩香之德;成型于汉代和香之贵;成熟于盛唐用香之华;普及于两宋燃香之广;完善于明清品香之势;衰败于乱世征战之忧。"甘肃作家余振东在《中国香道》中如此总结国人玩香之路。.相比欧洲大陆,中国... "萌芽于远古祭祀之礼;起始于春秋佩香之德;成型于汉代和香之贵;成熟于盛唐用香之华;普及于两宋燃香之广;完善于明清品香之势;衰败于乱世征战之忧。"甘肃作家余振东在《中国香道》中如此总结国人玩香之路。.相比欧洲大陆,中国人关于香的记忆要温和、美好得多。尤其是宋代之后,不仅佛、道、儒三家都提倡用香,香更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明 沉香 第一 雅道 三道 怡情养性 于汉 文人雅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写”与“视听”的互涉:论张爱玲小说的银幕化特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莹 武媛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8-71,共4页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大众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视频、音频也逐渐成为文明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而电影亦作为主要的视听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随之而来的是文学作...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大众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视频、音频也逐渐成为文明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而电影亦作为主要的视听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随之而来的是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热潮。其中,张爱玲的作品受到导演和观众的青睐,从《倾城之恋》到《沉香屑·第一炉香》,她的多部小说被搬上大银幕;其小说改编的电影镜头语言呈现出强烈的视听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文学与电影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城之恋》 《沉香屑·第一炉香》 张爱玲小说 视听效果 新媒体平台 文明传播 视听艺术 电影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瘦鹃究竟是怎样离开良友公司的?——管窥人物评价与史实撰述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也是著名的出版人;《良友》是民国时期第一本畅销海内外的大型图文杂志。近十年来,前者的通俗文学创作以及在《礼拜六》、《紫罗兰》、《申报自由谈》等杂志的编辑工作,后者的现代气质和文化内涵等,都受到...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也是著名的出版人;《良友》是民国时期第一本畅销海内外的大型图文杂志。近十年来,前者的通俗文学创作以及在《礼拜六》、《紫罗兰》、《申报自由谈》等杂志的编辑工作,后者的现代气质和文化内涵等,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不过,对于前者曾担任过后者的主编,而且仅仅半年就匆匆离去一事,却很少有人重视。近年来,有出版物涉及周瘦鹃与良友公司的关系,让我见之欣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瘦鹃 鸳鸯蝴蝶派 编辑工作 第一 沉香 现代文学 《小说月报》 《申报》 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场景构建与对原著的还原度
7
作者 余妍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主持人语:《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走向文坛的第一篇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葛薇龙,一个旧上海破落家庭的女中学生,因为想在香港完成学业,因为不甘心在家庭和父亲的阴影下生活,因为想把握自己的人生,去投靠姑妈---给香港数一数... 主持人语:《沉香屑·第一炉香》是张爱玲走向文坛的第一篇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葛薇龙,一个旧上海破落家庭的女中学生,因为想在香港完成学业,因为不甘心在家庭和父亲的阴影下生活,因为想把握自己的人生,去投靠姑妈---给香港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做姨太太的遗孀。豪华洋楼、美酒美食、华丽衣饰、时尚派对、金银首饰、高等调情,一系列洋场社会富豪人家的奢华生活,使葛薇龙不由自主地、半推半就地,又心甘情愿地、爱不由己地,由一个淑女变成了妖女,甚至是浪女。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探讨人生的两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就是爱与快乐。乱世才女张爱玲出手不凡,叫好叫座,并奠定了此后小说的基调。小说展现了中西文化“犯冲”背景下荒诞精巧滑稽的洋场生活、苍凉的人生、女人的命运、不可理喻的变化、参差的不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屑·第一炉香》 葛薇龙 妖女 女中学生 大富豪 场景构建 张爱玲 奢华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锁记》在张爱玲小说中的位置
8
作者 铃木畿道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12期13-14,共2页
张爱玲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迹;五十年后的再发现,又是一个奇迹自1943年4月的出世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到1968年的改作《半生缘》,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时间并不短,有三十几部作品问世。把作品按创作年代顺序排列下来细看,4... 张爱玲的出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迹;五十年后的再发现,又是一个奇迹自1943年4月的出世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到1968年的改作《半生缘》,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时间并不短,有三十几部作品问世。把作品按创作年代顺序排列下来细看,43年有9部,44年有8部,45年至60年代有13部。我们可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金锁记》 创作年代 沉香 半生缘 第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 金锁 曹七巧 季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爱玲de苍凉世界
9
作者 老顾 《国际人才交流》 1994年第2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DE 第一 天才梦 白流苏 沉香 红玫瑰与白玫瑰 十八春 情感寄托 都市文明 《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