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与《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的动词组合信息比较 |
申修瑛
|
《辞书研究》
CSSCI
|
2008 |
0 |
|
2
|
《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对动补结构“V着”的处理献疑 |
尹海良
|
《语文学刊》
|
2016 |
0 |
|
3
|
型式语法视角下汉语学习词典词条编写研究——以单双音同义动词为例 |
李琪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4
|
汉语及物动词词典中宾语信息的表征 |
李雪松
舒华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4 |
5
|
|
5
|
《现代汉语词典》中作格动词释义情况的考察与思考 |
白鸽
施春宏
|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6
|
突出“对外”特性的释义和用法说明——析《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释词 |
杨金华
|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7
|
基于语料库的“生人”用法调查及其对汉语词典编纂的启示 |
王仁强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8
|
动词名词兼类问题——也谈汉语词典标注词性 |
陆丙甫
|
《辞书研究》
|
1981 |
16
|
|
9
|
从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词类标记谈“助动词” |
郑定欧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
2017 |
1
|
|
10
|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句式词典》的几点说明 |
王玲玲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1
|
《现代汉语词典》动词释义括注使用规则探析 |
丛琳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2
|
汉语学习词典单双音同义动词释义模式区分度的实证研究 |
李琪
李红印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3
|
《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评介 |
王惠
|
《辞书研究》
|
2000 |
1
|
|
14
|
谈泛义动词的释义——兼评《汉语大词典》“作”字释义 |
刘瑞明
|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6
|
|
15
|
汉语实词分类词典的编纂——兼评《动词逆序词典》 |
何海勤
|
《辞书研究》
|
1988 |
0 |
|
16
|
动词研究的重大成果——评《动词用法词典》 |
范晓
殷志平
|
《辞书研究》
|
1988 |
0 |
|
17
|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双音节动名兼类词 |
姜自霞
丁崇明
侯燕
|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8
|
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叙实动词的译义研究 |
夏立新
夏韵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9
|
现代汉语双音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别重叠式──兼论基本重叠式的类化作用与功能渗透 |
陈光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7 |
16
|
|
20
|
动词义位中内化的概念角色在词典释义中的体现 |
于屏方
|
《辞书研究》
|
2005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