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命名新解 被引量:7
1
作者 宋声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名称涵义之争已经构成了一段学术公案。该书为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讲义,其油印本中缝题名的迁变与厦大课程体系改革相关。事实上,鲁迅自题的"古代汉文学史纲要"是其最为认可的讲义名称。回到鲁迅的用...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名称涵义之争已经构成了一段学术公案。该书为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的讲义,其油印本中缝题名的迁变与厦大课程体系改革相关。事实上,鲁迅自题的"古代汉文学史纲要"是其最为认可的讲义名称。回到鲁迅的用词语境,"古代"或指远古到东汉末年,或指上古至隋。鲁迅所用"汉文学"实际上指汉字书写的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中国境内古外族遗文之研究的兴起,促动了鲁迅"中国"意识的调整与文学史著作名称的变更。"中国文学史略"改作"汉文学史纲要"是带有开创性的文学史实践,却被长期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命名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的汉语言文字“功”“罪”观——围绕《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的考察
2
作者 时世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13,248,共10页
《汉文学史纲要》是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任务时所撰的讲义,其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虽仅有2200多字,但内涵丰富,对于语言文字问题作了提纲挈领的精辟阐述。通过《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鲁迅打... 《汉文学史纲要》是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任务时所撰的讲义,其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虽仅有2200多字,但内涵丰富,对于语言文字问题作了提纲挈领的精辟阐述。通过《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鲁迅打破了文字的神圣论,探讨了文学的起源等问题,为科学地认识汉字、使用汉字以及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变革指点迷津,由此对于书面语和口语、文言和白话也就有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思路。而且,在言文一致的讨论基础上,鲁迅重申了文章的思想表达必须要通过文学修辞来间接地传达,以“美”熏刺人心。作为学者的鲁迅的缜密扎实的学术研究,与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决绝言论,都是为了摆脱传统桎梏,实现个人、民族和文学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文字 文章 拿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情感内蕴浅析
3
作者 刘林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0-101,共2页
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一方面执著于对封建文化痼疾的抨击和解剖,另一方面又以顽强的毅力、谨严的态度、持久的热情从事国学研究。《汉文学史纲要》这部讲义,凝聚了鲁迅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对历史人物的深深的悲悯情怀,同时我们也... 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一方面执著于对封建文化痼疾的抨击和解剖,另一方面又以顽强的毅力、谨严的态度、持久的热情从事国学研究。《汉文学史纲要》这部讲义,凝聚了鲁迅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对历史人物的深深的悲悯情怀,同时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那种浓重的悲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情感内蕴 悲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岛献吉郎《支那文学史纲》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的学术影响
4
作者 杨少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0,共8页
从学术渊源的角度考察“学者鲁迅”编撰《汉文学史纲要》受何人之影响,目前较少学人关注。《汉文学史纲要》的学术属性是中国文学史讲义,借鉴他人的学术观点在所难免。鲁迅在第二篇到第九篇的文末对于儿岛献吉郎《支那文学史纲》的引用... 从学术渊源的角度考察“学者鲁迅”编撰《汉文学史纲要》受何人之影响,目前较少学人关注。《汉文学史纲要》的学术属性是中国文学史讲义,借鉴他人的学术观点在所难免。鲁迅在第二篇到第九篇的文末对于儿岛献吉郎《支那文学史纲》的引用频次高达44.4%,主要体现在内容编排、观点借鉴、人物品评等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儿岛献吉郎 《支那文学史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