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西汉雅乐与俗乐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郜积意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
文摘
西汉乐府署的设立和其他文化措施一样,从一开始就负有双重的任务,一是为了恢复久遭破坏的文化制度,一是为了更好地从传统体制和文化典籍中寻找立国安邦的依据。虽然乐府的设立,其最初直接的动因是武帝不满郊祀无乐的现状,但我们在班固的叙述中却看到这种设立还是另有企图。从俗乐的最后发展来看,乐府设立的初衷宣告破产。透过这种明显的背逆。
-
关键词
俗乐
经学思想
民间乐府
民间歌谣
民间文化
道德主义
西汉经学
文化建设
《汉书·郊祀志》
《汉书》
-
分类号
J612
[艺术—音乐]
-
-
题名九鼎考略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忠文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1,98,共4页
-
文摘
夏铸九鼎,三代以为传国之宝器,以至于在中国古代的语汇中,诸如“定鼎”、“鼎祚”、“鼎辅”、“鼎臣”、“鼎革”、“鼎立”、“问鼎”等带有“鼎”字的词,都与政权有关。楚子问鼎,杜预即已说是:“示欲偪周取天下”。事见《左传》宣公三年。是篇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
关键词
氏族图腾
考略
王孙满
夏王朝
封国
《汉书·郊祀志》
铸鼎象物
墨子
饕餮
“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80%的简化字是“古已有之”的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李乐毅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6-29,共4页
-
文摘
80%的简化字是“古已有之”的□李乐毅从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以来,简化字在中国大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文化、教育、科技和日常应用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简化字的影响还远及海外,例如,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或多或少地要接触到...
-
关键词
简化字
汉字简化
《流沙坠简》
规范字体
王国维
《汉书·郊祀志》
古本字
语言文字规范化
《教育杂志》
简体
-
分类号
H124.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汉代的上书拜官制度
被引量:3
- 4
-
-
作者
仝晰纲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82-85,共4页
-
文摘
汉代的上书拜官制度仝晰纲上书拜官集自荐、录用于一体,是汉代选官的重要形式。后汉以降乃至魏晋,在门阀观念影响下,世族地主出于对上书拜官者的偏见和鄙夷,对汉代的上书拜官制度多所贬损,并多少影响到后人对上书拜官制的评价。因此对上书拜官制度进行考辨,有助于全...
-
关键词
《汉书·郊祀志》
后汉书
吏民
官制
文景时期
东方朔传
武帝
褒斜道
主父偃
世族地主
-
分类号
D691.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西汉三辅之园林景观
- 5
-
-
作者
王志杰
-
出处
《文博》
1998年第6期54-57,共4页
-
文摘
茂陵出土的“上林” 瓦当,表明了茂陵所在地仍属于“上林” 的范围.据《西都赋》“郡国宫馆百四十五缭垣绵联四百余里”,这个范围南坻秦岭,北到云阳甘泉,西至黄山宫,东达鼎湖,这个范围的确是够广博的.当时京兆有十二县,冯翊有二十四县,扶风二十一县,冯翊之治所在高陵,扶风治所在槐里,两处皆在渭水以北,唯京兆在长安,武帝时“上林” 大半在渭水以南,并包括了扶风的槐里一带.在西汉时,上林是具有半开放性质的山林场所,“上林苑”则不同,苑囿范围则限于离宫别馆的附近面积,但上林苑也并非“御苑”,那是一种御花园类型的游观避署胜境,后世称之为“内苑”,以池塘、假山、花木、亭台为内容的休闲所在地,多与宫院相连.一般说,上林为山野自然养殖之区,山林隙地允许耕作、放牧,“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上林苑” 则有专管机构,有雷池之限.
-
关键词
上林苑
园林造景
园林景观
甘泉宫
董仲舒
观赏价值
自然风景保护区
《汉书·郊祀志》
祁连山
武帝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