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论《氾胜之书》及其农学思想贡献与历史价值
- 1
-
-
作者
付娟
-
机构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
-
出处
《古今农业》
2023年第4期69-79,1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农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1&ZD33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氾胜之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农书,总结归纳了汉代北方旱地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是我们研究、理解中国传统农学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学术成果之上,从作者生平、版本流传情况出发,重点阐释了《氾胜之书》的农学思想贡献与历史价值,以期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今天,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借鉴。
-
关键词
《氾胜之书》
农学思想
农业科技
精耕细作
-
Keywords
Fan Shengzhi Shu
Agricultural thought
Agricultural science
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S-09
[农业科学]
-
-
题名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杜娟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3,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0CB950100)
-
文摘
"塿土"是关中平原现代地表广泛覆盖的农业土壤,也是历史上对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改良的产物。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识土、用土、改土、养土的经验,并被广泛记录于古代农书及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中。文章通过对先秦至两汉时期古农书及相关文献中土壤信息的提取和整理,结合现代土壤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及其土壤资源的利用与改良。研究表明,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地表土壤尽管为全国优良的土壤类型,但土壤质地不良,水分、养分供给不足,盐碱化等因素也导致了土壤的适耕性减弱。秦汉时期精耕细作的治土和治田过程使关中平原农耕土壤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在土壤质地、结构、水分、养分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促使了关中平原自然土壤向农业土壤的迅速转变。
-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关中平原
土壤环境
《氾胜之书》
利用改良
-
Keywords
Qin-Han Periods, Guanzhong Plain, soil environment, The book of Fanshengzhi, utilization and improvement
-
分类号
S15-09
[农业科学—土壤学]
N09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读《四民月令》札记两则
- 3
-
-
作者
徐福举
-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1期183-188,共6页
-
文摘
《四民月令》是中国第一部月令体农书,然而书中却并无具体的农业技术说明,主要是由于汉代已经广泛流传着《氾胜之书》这样一部优秀的农书,《四民月令》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各种事务,实现田庄在自给自足基础上的生产收获最大化。《四民月令》中的农业商品贸易,并不是单纯的追逐暴利,而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一种补充,也是崔寔务本思想的反映。从这两个问题中,我们都可以加深对《四民月令》性质的认识。
-
关键词
崔寔
《四民月令》
《氾胜之书》
工商皆本
-
Keywords
Cui Shi
Simin Yueling(Monthly Instructions for the Four Classes of People)
the Book of Fan Shengzhi
Gongshang Jieben(both industry and commerce are fundamental to the governing of the state)
-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