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教学设计 |
高迎九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
2
|
也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写作原因──兼与陆精康先生商榷 |
孙培民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
3
|
也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童本骏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0 |
|
|
4
|
试谈对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的分歧 |
朱舒甲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1 |
0 |
|
|
5
|
谈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陈遇春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2
|
|
|
6
|
以“典故”为抓手——《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实录片段 |
于靖萱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1
|
|
|
7
|
“斜阳草树”解读 |
康锐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8
|
谈谈辛弃疾在镇江写的一组词 |
庄严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