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题探究
- 1
-
-
作者
周庆飞
-
机构
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卓南分校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3期114-116,共3页
-
文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名作,由于作品中用典较多,很多学者便试图从典故入手来探明本词的主旨,如边丽丽的《〈京口北固亭〉正读》^([1])。边丽丽指出这首词的用典分三个层次:一为坚决北伐,复我神州;二为已失内应,不可不慎;三为抒雄志。
-
关键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北固亭
首词
辛弃疾
丽丽
主题探究
用典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谈对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的分歧
- 2
-
-
作者
朱舒甲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4期44-49,共6页
-
文摘
辛弃疾生平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念念不忘恢复大计,殷切地关注国家民族的兴亡。然因南宋朝廷昏暗,他屡遭谗毁,长期被投闲置散,不能尽其才。一腔忠愤尽寓于词。他的词气势磅礴,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尤为脍炙人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关键词
北固亭
永遇乐
辛词
京口
辛弃疾
道学
叠山
秦桧
《宋史》
清平乐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谈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遇春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66-69,共4页
-
文摘
宋词是我国文学遗产中一枝瑰丽的花朵,历代词论者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前者继承了“花间”余风,“即景叙情”,所即之景不外是风花月露,所叙的情也不过是缠绵悱恻的哀怨离愁。这类作品技巧虽有优劣之分,但情调大多是沉靡颓废,除供清客、贵妇人花前月下浅斟低唱以外,它的社会意义就十分寥寥了。后者——豪放派或即景叙事,或登临怀古,或直抒胸臆,扩大了词的境界。辛弃疾是这一派的著名作家之一。
-
关键词
北固亭
永遇乐
京口
辛词
辛弃疾
刘裕
廉颇
刘义隆
作品
孙权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浅释
- 4
-
-
作者
张翥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61-63,共3页
-
文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
关键词
北固亭
永遇乐
京口
狼居胥
佛狸祠
稼轩
嘉草
社鼓
扬州路
想当年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读苏轼、辛弃疾的两首怀古词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胡澄志
-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
文摘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体现了所谓苏辛词派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教育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高中第四册选了这两首词,这里作一些简单的解说,以资互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在黄州写的。当时他四十七岁,贬谪黄州已两年多了。元丰二年,新党的何大正,舒亶。
-
关键词
辛弃疾
苏轼
怀古词
赤壁怀古
北固亭
永遇乐
辛词
英雄人物
中学语文教材
黄州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婚否”还是“婚未”
- 6
-
-
作者
傅义春
-
机构
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88,共3页
-
文摘
每个人一生要填写的表格可谓花样众多,"婚否"就是众多表格中较为常见的一项。但仔细推敲,这一高频词的表述却是失当的。一、表是非选择问的"否"和"未"(一)否副词"否"(上古汉语同"不")可用于句尾,与其他词类或结构搭配表示是非选择问。该用法古今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动词+否(不)。该结构形式具体包含以下三种:(1)情态动词+动词+否(不)。例如:①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关键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情态动词
上古汉语
结构搭配
选择问
高频词
表格
是非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力量,是生命中最炫目的诗意
- 7
-
-
作者
周小娟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湖外国语学校
-
出处
《今日教育》
2023年第1期70-71,共2页
-
文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读此词,自有一股激愤之气:夜半狂歌悲风起,世间难得是英雄。
-
关键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雨打风吹
想当年
辛弃疾
扬州路
孙仲谋
狼居胥
佛狸祠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课堂实录
- 8
-
-
作者
高翀骅
-
机构
上海市格致中学
-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期136-142,共7页
-
文摘
师:在古代文学批评中,"以意逆志"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虽然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释,但今天课上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指的是:从自己的想法、感受出发,揣度诗人的情志.(投影显示:意,读者的想法;志,作者的情志;逆,迎,揣度)比如,我们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首先看到开篇四个字。(请学生)——你来读一读。
-
关键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意逆志
古代文学批评
知人论世
投影显示
课堂实录
情志
开篇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三审三明,精准构思——“英雄”作文导写
- 9
-
-
作者
李明智
-
机构
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
-
出处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4期82-84,共3页
-
文摘
【文题展示】"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是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
关键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古典诗词
孙仲谋
辛弃疾
《蜀相》
英雄辈出
时代变迁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谈辛弃疾在镇江写的一组词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庄严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2期90-91,共2页
-
文摘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归宋,到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被迫退休,在整整度过十一年投闲置散的岁月之后,才于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起用,但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又被迫退休,直到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才再次起用.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三月,被派任镇江知府.
-
关键词
公元
辛弃疾
镇江
京口
陆游
北固亭
永遇乐
清平乐
宁宗
辛词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