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萨克族电影《永生羊》对族群认同的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梁新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08-110,共3页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电影已成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新载体,其通过影像、音乐、语言等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历史。电影《永生羊》的编剧是著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一部完全由哈萨克族...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电影已成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新载体,其通过影像、音乐、语言等艺术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历史。电影《永生羊》的编剧是著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一部完全由哈萨克族人出演的原生态电影。电影《永生羊》以原生态的影像和史诗般的影视节奏呈现和传递了哈萨克族群文化,构建出哈萨克族草原文化情感逻辑与生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羊》 哈萨克族 身份认同 影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羊》——哈萨克的生命牧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①的散文集《永生羊》用一种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文体样式表现了哈萨克族牧人充满质感的生命形态,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异性和对生与死这个命题的理解,并以对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审视促使人们思索实现其现代转型的问题。
关键词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永生羊》 生命形态 哲理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永生羊》的神话原型解读 被引量:7
3
作者 阿泰.库尔曼别克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期35-39,共5页
神话原型批评是融汇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批评方法。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剖析文本,可以拓展文学批评的视角,从而实现对文本较为深入的阐释。电影《永生羊》无论从主题的深化还是人物塑造方面而言,都提供了神话原型的... 神话原型批评是融汇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批评方法。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剖析文本,可以拓展文学批评的视角,从而实现对文本较为深入的阐释。电影《永生羊》无论从主题的深化还是人物塑造方面而言,都提供了神话原型的解读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生羊》 神话原型批评 人物原型 主题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犹在镜中——近期电影中的哈萨克族女性形象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6,共3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影《鲜花》和《永生羊》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的故事看似从不同方面呈现了哈萨克族女性富于自觉意识的生活,实则远离当下新疆哈萨克女性的生存现状。作为镜像式人物,她们不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就是创作者理念的化身...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影《鲜花》和《永生羊》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的故事看似从不同方面呈现了哈萨克族女性富于自觉意识的生活,实则远离当下新疆哈萨克女性的生存现状。作为镜像式人物,她们不是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就是创作者理念的化身。而两部影片的编剧身份是形成这一“症候”的深层原因:“阿依特斯”化身“鲜花”实为异域男作家对哈萨克女性的现代想象,追求自主又富于牺牲精神的“乌库芭拉”则由编剧的亚文化群体经历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花》 《永生羊》 哈萨克族女性形象 镜像式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