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圣叹《水浒传》评点对作品文学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娇娜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70,共7页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一方面,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过程是审美再创造的阅读过程,在阅读中建构了作品的意义体系,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价值;第二,其评点又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方式,强化阅读...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一方面,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过程是审美再创造的阅读过程,在阅读中建构了作品的意义体系,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价值;第二,其评点又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方式,强化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通过影响其他读者对《水浒传》的接受间接影响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传》评点 审美阅读方式 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中的辩证思想浅探
2
作者 余三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4-89,110,共7页
我国古代小说,由于长期以来被信奉儒家思想的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小道”、“末技”,对之横加歧视、压抑和摧残,因而,在我国虽然诗文理论是汗牛充栋,并且产生的时间很早;而小说理论则直到明中叶以后李贽(1527—1602)评点《水浒传》时才开... 我国古代小说,由于长期以来被信奉儒家思想的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小道”、“末技”,对之横加歧视、压抑和摧残,因而,在我国虽然诗文理论是汗牛充栋,并且产生的时间很早;而小说理论则直到明中叶以后李贽(1527—1602)评点《水浒传》时才开始出现。李贽把《水浒传》看作“宇宙内五大部文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 辩证思想 批语 小说理论 浅探 淫妇 总评 《读法》 李贽 反面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圣叹小说叙事技法论评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春生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32-39,共8页
我国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他的《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许多小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如视角、倒插、弄引、獭尾、作对、草蛇灰线、鸾胶续弦等,见解独到、深刻,不愧为我国第一位探究小说叙事技法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小说叙事技法论是对... 我国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他的《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许多小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如视角、倒插、弄引、獭尾、作对、草蛇灰线、鸾胶续弦等,见解独到、深刻,不愧为我国第一位探究小说叙事技法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小说叙事技法论是对叙事学的杰出贡献,而不是“八股章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传》评点 小说叙事技法 视角 倒插 弄引 獭尾 作对 草蛇灰线 鸾胶续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圣叹在小说人物论上的杰出建树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春生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34-41,共8页
金圣叹通过评点《水浒传》①,总结出一整套关于小说人物创造的理论。他认识到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和魅力所在;提出小说的人物形象不但应反映同类人的共性,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还要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性;作... 金圣叹通过评点《水浒传》①,总结出一整套关于小说人物创造的理论。他认识到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和魅力所在;提出小说的人物形象不但应反映同类人的共性,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还要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性;作者要想创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必须处处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尊重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客观逻辑,并掌握反衬、严冷和纤琐描写等各种艺术技巧。金圣叹的小说人物论相当丰富和深刻,不仅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居于最突出的地位②,而且与西方古代乃至近代著名哲学家、批评家的文学人物论相比也毫无逊色,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 小说人物论 共性 个性 丰富性创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圣叹的小说功用论
5
作者 刘春生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28-33,共6页
金圣叹通过《水浒传》评点,阐明了小说的三大功用: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的兴衰和政治的得失;感化、激励读者扬善去恶,奋发向上;使读者得到种种艺术娱乐。他的小说功用论既继承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又与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等... 金圣叹通过《水浒传》评点,阐明了小说的三大功用: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的兴衰和政治的得失;感化、激励读者扬善去恶,奋发向上;使读者得到种种艺术娱乐。他的小说功用论既继承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又与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等人的“快感”、“寓教于乐”说不谋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传》评点 小说功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