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夫妻财产立法比较研究——兼论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夫妻财产立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晋玲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中外夫妻财产立法的比较研究 ,找寻各国夫妻财产立法差异性的深层次原因 ,以为我国在民法法典化过程中 ,作为婚姻家庭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夫妻财产关系的制度化、系统化。
关键词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夫妻财产 立法 民法典 婚姻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价值阐释与制度修为 被引量:67
2
作者 王歌雅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0-183,共14页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颁布,实现了婚姻法、收养法的法典化回归,完善了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彰显出婚姻家庭立法的连续性、适用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解读,可阐释其回归制度本源、传承立法理念、展现核心价值、追...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颁布,实现了婚姻法、收养法的法典化回归,完善了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彰显出婚姻家庭立法的连续性、适用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解读,可阐释其回归制度本源、传承立法理念、展现核心价值、追求和谐稳定的价值内蕴;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体系,可感受其逻辑理路与制度修为--结婚制度的完善、家庭关系的补益、离婚制度的优化、收养制度的补正;关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适用,可展现其规范功能、警示功能和伦理功能,进而实现法律规范的有机衔接、民事权益的融合保护、司法实践的难点应对、民众诉求的理性回应,为建设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奠定法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婚姻家庭 价值阐释 制度修为 规范适用 家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知识产权条款之重构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红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7,共8页
我国现行婚姻法在列举法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对象时仅涉及知识产权的收益,并不包括作为收益之"源"的知识产权,这样的制度安排割裂了知识产权的收益与知识产权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造成不必要的实践困惑,理论上的解释也缺乏足够的... 我国现行婚姻法在列举法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对象时仅涉及知识产权的收益,并不包括作为收益之"源"的知识产权,这样的制度安排割裂了知识产权的收益与知识产权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造成不必要的实践困惑,理论上的解释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将知识产权作为夫妻共有财产在内在的逻辑支撑、财产平等理念的贯彻、现有制度问题的缓解等方面均可找寻到充分的理由。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应对知识产权条款进行重构,即承认知识产权可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对象;对作为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夫妻一方赋予专有的管理共同财产的权利;明确管理权行使的条件约束,包括管理权的行使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考虑,对管理者施加勤勉的义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婚姻家庭 婚姻 知识产权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伦理、自治与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冉克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3-173,共11页
受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家庭秩序与传统家国观念频受挑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的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弱者保护等原则,反映了立法者对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传统伦理与现代法理、家庭本位与个体自由、国家... 受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家庭秩序与传统家国观念频受挑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的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弱者保护等原则,反映了立法者对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传统伦理与现代法理、家庭本位与个体自由、国家管制与家庭自治等理念的贯彻与平衡。家庭伦理与现代法理的共治旨在追求家庭共同体的完整和睦、家庭成员在情感与利益上的互利互助,以及个人尊严、自由与幸福的自我实现之间的平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第1041条第1款)以及强调家风建设等伦理道德理念,表明婚姻家庭编兼顾维护家庭团体属性与保障成员个人自由的立法思路;婚姻家庭编基本原则所包含的实质正义理念,为法官对有关身份关系协议进行形式控制与法律审查提供了价值指引,有利于妥当平衡家庭法领域个人的自治权与弱者获得实质公平保护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 家庭伦理 家文化 《民法典 家庭自治 弱者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分配理念在立法过程中造成的“进化”困境与纾解——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分析为进路 被引量:3
5
作者 戴巍巍 李拥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修订过程中,利益与伦理之间的选择困境日益凸显,其问题的核心在于婚姻家庭立法所秉持的利益分配理念。这种理念的意义脉络表现为“利益评价”“利益选择”与“非利益漠视”,其文化进路可以概括为“定分... 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修订过程中,利益与伦理之间的选择困境日益凸显,其问题的核心在于婚姻家庭立法所秉持的利益分配理念。这种理念的意义脉络表现为“利益评价”“利益选择”与“非利益漠视”,其文化进路可以概括为“定分止争”的思维惯性与近代“集团生活”方式的传入。以社会系统论为理路,立法实践所表现出的问题实质是利益分配理念在立法过程中造成的“进化”困境,其原因在于知识系统上被动的“自我封闭”,以及面对其他选择机制时的“排他性”。对其的纾解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在立法文本中表达“利益”的多元价值涵摄、以法逻辑学原理检视立法文本的逻辑有效性,以及对传统立法经验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理论 婚姻家庭 法的进化 兼容性 意义同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一般规定章的定位、模式及其建构——基于大陆法系67项立法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征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5,共10页
婚姻家庭编是否设立一般规定章并没有学理上的必然性。一般规定章之设置应当首先考虑立法传统与实践需求。在设置一般规定章的立法例中,可以根据"是否存在基本原则"的标准将其划分为"社会主义-前社会主义"国家模式... 婚姻家庭编是否设立一般规定章并没有学理上的必然性。一般规定章之设置应当首先考虑立法传统与实践需求。在设置一般规定章的立法例中,可以根据"是否存在基本原则"的标准将其划分为"社会主义-前社会主义"国家模式和"第二条道路"。考虑到婚姻家庭编一般规定章对民法总则的模仿,其是否需要同时处理客观法和主观权利两方面的问题应当首先参考民法总则的构造技术。但是,婚姻家庭编一般规定章的构造尤其需要考虑婚姻家庭编是基于生活事实的相似性进行聚合处理的这一特点。在主观权利部分,它不能仿照民法总则那样,以法律效果的相似性为基础进行提取公因式的操作。婚姻家庭编一般规定章中的某些基本原则同时扮演了客观法意义上的立法指导功能和主观权利意义上的权利限制功能。根据性质上的差异将这些原则分置于客观法和主观权利两部分并不具有实益。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起草应当融通两种模式,在客观法部分增设法律适用规则,在主观权利部分增设权利主体规则(亲属的一般原理)和权利消灭规则(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 民法典 主观权利 客观法 法律效果 生活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带你解读《民法典》合同编的新解释系列之二
7
作者 向世靖 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会与不同的主体签订各种不同的合同,而由于合同主体的认识水平不同,合同签订过程中和合同内容本身都可能存在问题,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因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也可能存在处理结果不一样的情况,故最高院出台了《民法...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会与不同的主体签订各种不同的合同,而由于合同主体的认识水平不同,合同签订过程中和合同内容本身都可能存在问题,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因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也可能存在处理结果不一样的情况,故最高院出台了《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以规范司法审判活动,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合同 新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带你解读《民法典》合同编的新解释系列之七
8
作者 向世靖 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5期72-74,共3页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主体签订合同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要依约履行合同,往往合同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最高法出台的关于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主体签订合同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要依约履行合同,往往合同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最高法出台的关于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合同履行方面的问题也作出了详细的解释,以规范司法审判活动,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合同 新解释 合同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带你解读《民法典》合同编的新解释系列之五
9
作者 向世靖 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1期73-75,共3页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由于合同主体认识水平的不同,签订的合同内容也可能存在不同问题。最高院出台的关于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对不同合同的效力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释,以规范司法审判活动,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民法典》合同 新解释 合同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带你解读《民法典》合同编的新解释系列之三
10
作者 向世靖 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7期69-71,共3页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由于合同主体的认识水平不同,签订的合同内容可能存在不同的问题。最高院出台的关于《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对不同的合同效力问题也作出了详细的解释,以规范司法审判活动,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民法典》合同 新解释 合同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带你解读《民法典》合同编的新解释系列之四
11
作者 向世靖 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由于合同主体认识水平的不同,签订的合同内容也可能存在不同问题。最高院出台的关于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对不同合同的效力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释,以规范司法审判活动,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民法典》合同 新解释 合同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带你解读《民法典》合同编的新解释系列之六
12
作者 向世靖 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3期72-74,共3页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由于合同主体认识水平的不同,签订的合同内容也可能存在不同问题。最高院出台的关于《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对不同合同的效力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释,以规范司法审判活动,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民法典》合同 新解释 履行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带你解读《民法典》合同编的新解释系列之一
13
作者 向世靖 杨晓峰 《长江蔬菜》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与不同的主体签订各种不同的合同,而由于合同主体认识水平的不同,合同签订过程中和合同内容本身都可能存在问题,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因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也可能存在处理结果不一样的情况,故最高院出台了《民法典...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与不同的主体签订各种不同的合同,而由于合同主体认识水平的不同,合同签订过程中和合同内容本身都可能存在问题,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因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也可能存在处理结果不一样的情况,故最高院出台了《民法典》合同编的解释,以规范司法审判活动,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经营 签订合同 《民法典》合同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离婚后子女与父或母共同生活的确定——以民法典编纂为背景审视《婚姻法》第36条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江皓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婚姻法》第3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对父母离婚后子女与父或母共同生活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在司法实践中导致了一定的问题。中国婚姻家庭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同... 《婚姻法》第3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对父母离婚后子女与父或母共同生活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在司法实践中导致了一定的问题。中国婚姻家庭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同时将子女本位的立法思想渗透到亲子关系的各项制度中。结合儿童最佳利益原则的细化标准与中国现有经验,确定离婚后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时,应当根据个案事实综合考量各项相关因素。相关法律术语应当由“抚养”改为“共同生活”。基于此,在立法论层面,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编纂时应当对现行法律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最佳利益 子女本位 与父或母共同生活 民法典婚姻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民法典设置知识产权编的理由及基本构想——以概括式立法为目标模式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玉敏 王智斌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61,共8页
民法典是否设置知识产权编是民法典体系之争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知识产权与民法典关系的历史发展、知识产权与民法典各自的重要意义方面论述了知识产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的必要性,从法典体系化的角度分析了民法典知识产权编在体例... 民法典是否设置知识产权编是民法典体系之争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知识产权与民法典关系的历史发展、知识产权与民法典各自的重要意义方面论述了知识产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的必要性,从法典体系化的角度分析了民法典知识产权编在体例上采取概括式立法的理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内容的基本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知识产权 概括式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的婚姻家庭法制新面向 被引量:22
16
作者 薛宁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41,共10页
中国社会转型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婚姻家庭法制改革需与社会发展同步,回应社会需求。将男女法定婚龄降低至自然人成年年龄,符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实现民法体系内部协调统一,还可消除男女结婚年龄上的不合... 中国社会转型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婚姻家庭法制改革需与社会发展同步,回应社会需求。将男女法定婚龄降低至自然人成年年龄,符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实现民法体系内部协调统一,还可消除男女结婚年龄上的不合理区分。在新的人口、社会、经济形势下,实现我国民事法律导向从限制生育向自主生育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从赋权角度调整夫妻共同生育行为。人工生殖技术应用引发亲子关系确认规则变化,当传统规则"失灵"时,确立新的规则成为必要。异质人工生殖情形下的亲子关系认定应综合考虑采取人工生殖技术生育子女的合意、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事实抚养关系的形成等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 法定婚龄 生育权 代孕 人工生殖技术 民法典婚姻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立法问题探讨——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为对象 被引量:35
17
作者 柳经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5,共9页
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存在态度暧昧、限制条件不当等问题。应当在合同编违约损害赔偿责任项下予以规定,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违约损害赔偿制度。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应限于违约损害人格权的... 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第七百七十九条存在态度暧昧、限制条件不当等问题。应当在合同编违约损害赔偿责任项下予以规定,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违约损害赔偿制度。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应限于违约损害人格权的场合,合同本身存在精神利益、违约损害自然人亲属关系的情形,也应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 合同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民法典分则编纂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宪忠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05,共10页
民法是科学、体系化而且讲究实用的制度系统,民法典分则的编纂除了体现民法总则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及基本制度安排之外,还应该在各个独立的分编之间实现融洽的体系化和制度安排。因此,我国民法典分则已基本确认继续坚持潘德克顿的体系模... 民法是科学、体系化而且讲究实用的制度系统,民法典分则的编纂除了体现民法总则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及基本制度安排之外,还应该在各个独立的分编之间实现融洽的体系化和制度安排。因此,我国民法典分则已基本确认继续坚持潘德克顿的体系模式。侵权责任编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我国民法典的编纂脱离了潘德克顿体系,也未否定债法的大体系格局。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为了贯彻人格权保护的原则,是为人格权受侵害建立请求权的法律基础,而不是要为人格权转让提供法律依据。合同法独立成编、不设立债法编,但是在合同编的一般规定部分体现了债法总则要求,已经有条文实现了债法基本要求。区分原则在物权编和合同编得以体现和贯彻,是我国立法科学性的显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侵权责任 人格权 合同 区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逻辑结构的特点与问题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杨立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5,共12页
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的《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的人格权编,在激烈的争论中终于面世,并且向全国公开征求修改意见,不仅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们的充分肯定,而且也得到了公众舆论的好评。这部法律草案植根于中国独... 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的《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的人格权编,在激烈的争论中终于面世,并且向全国公开征求修改意见,不仅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们的充分肯定,而且也得到了公众舆论的好评。这部法律草案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实践土壤,总结了《民法通则》实施以来确认人格权、保护人格权的丰富经验,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民事主体享有的人格权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整部草案的逻辑结构严谨、和谐,既与《民法总则》的一般性规定相一致,又与民法分则其他各编相关内容相一致,且自身体系完整、自洽,重点突出,是一部比较成功的法律草案。该编目前还存在部分逻辑上的不足,例如将人格权编规定在分则的第三编,与《民法总则》第2条与第五章规定民事权利类型的顺序不一致等,在下一步的修订中应当进一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人格权 逻辑结构 人格利益 人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分结构理论与我国民法典的编纂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利明 《交大法学》 CSSCI 2019年第3期43-55,共13页
总分结构体系是《德国民法典》体系的最大特点,已经转化为我国民事立法的传统。民法典制定的科学性,需要使得法典具有唯理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总分结构的民法典使得法典的价值、规则具有统合性和融贯性、概念和规则的统一性和科层性、... 总分结构体系是《德国民法典》体系的最大特点,已经转化为我国民事立法的传统。民法典制定的科学性,需要使得法典具有唯理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总分结构的民法典使得法典的价值、规则具有统合性和融贯性、概念和规则的统一性和科层性、规则设计的简洁性与民法典具有开放性和社会回应性。我国民法典应借鉴总分结构理论构建民法典科学体系、借鉴总分结构理论实现民法典分编的体系化、以《民法总则》实现民法典分则各编的引领,同时,需要努力克服总分结构所具有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分结构 民法典 民法总则》 民法典分则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