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民族自决观念的演变(1919—1945)——国际社会的研究视角
1
作者 孙启龙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作为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和原则,民族自决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印度置于国际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印度民族主义者的能动性与国际社会中主导大国间的互动,可以发现印度的民族自决观念是国... 作为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的重要概念和原则,民族自决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印度置于国际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印度民族主义者的能动性与国际社会中主导大国间的互动,可以发现印度的民族自决观念是国际社会合法性危机及其国内民族运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演变经历了本土化和国际化两个阶段:一战爆发、巴黎和会召开和印度加入国际联盟,推动了印度民族自决观念的本土化,出现了从追求自治到追求独立的转变;以1929年为分界点,印度的民族自觉观念开始走向国际化,表现为印度对全球范围的反殖民网络的呼吁,以及大国对此给予的关注和支持。在印度民族主义者的努力和大国的推动下,民族自决从一种原则转变为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合法性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观念 印度 非西方世界 国际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亦论民族自决权 被引量:14
2
作者 慕亚平 郑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2-98,共7页
本文围绕民族自决权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不应简单地从民族学和国内法角度对民族的概念加以解释,而应从国际法的角度用“大民族”或“国族”的含义理解,防止和避免民族分裂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发生;还从民族自决权在新老形势下... 本文围绕民族自决权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不应简单地从民族学和国内法角度对民族的概念加以解释,而应从国际法的角度用“大民族”或“国族”的含义理解,防止和避免民族分裂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发生;还从民族自决权在新老形势下的作用探讨了“自决”的内容:民族自决权不单包括国家独立的含义,它已从政治上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扩展到国家有权维护主权、统一和自由、谋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的权利。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自决 民族自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自决思想的流变及当代诠释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宝成 杨忠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3,共6页
"民族自决"自诞生以来,作为反对异族压迫和强权政治的产物,对建立近现代民族国家、推进世界非殖民化过程以及奠定现代国际关系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民族自决一旦引向民族分立、民族分裂,就好比打开潘多拉盒子,许... "民族自决"自诞生以来,作为反对异族压迫和强权政治的产物,对建立近现代民族国家、推进世界非殖民化过程以及奠定现代国际关系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民族自决一旦引向民族分立、民族分裂,就好比打开潘多拉盒子,许多地方民族冲突骤然加温,一些多民族国家就会面临分裂、瓦解的威胁。在仍受民族主义思潮冲击的今天,面对新世纪、新形势,重新认识民族自决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界定民族自决权在当代的内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民族主义 民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分离与民族自决的法律困局——结合科索沃和克里米亚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国强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前"独立"一词常被拿来用作广义,指代分离或分立。民族自决原则仅适用于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目前实在国际法上还没有切实的依据表明该原则可以被适用于分离问题;民族自决原则不违背主权原则是常态,而打破"维护国家领土完... 目前"独立"一词常被拿来用作广义,指代分离或分立。民族自决原则仅适用于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目前实在国际法上还没有切实的依据表明该原则可以被适用于分离问题;民族自决原则不违背主权原则是常态,而打破"维护国家领土完整"限制的情况只能是出于特殊的原因;仅仅凭借"独立"口号的打出以及对"民族自决"原则的援引不足以证明分离行动符合国际法。若母国不反对,分离在国际法上并无障碍;但在母国反对的情况下,分离是否合法,则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历史与现实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或意愿问题。单方面分离需要满足相应条件(母国未提供合法善治;违反国际法、自治协议或基本人权),而不是说只要某一区域内某一民族占了多数且有相应意愿就可以实现分离。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没有正面回答联大决议所提出的问题,不足以确认科索沃"独立"要求的合法性,反而令国际社会失去了关闭因科索沃事件而开启的"潘多拉魔盒"的一次机会,如此才有了克里米亚这样极具反讽性质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 分离 民族自决 科索沃 克里米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及其局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华森 王哲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9,共8页
作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以反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以民主形式独立自主决定是否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加入其它民族国家和民族融合为基本价值导向的理论,列宁民族自决理论的时代价值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但是,由于民族自决理论的时代局限、... 作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以反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以民主形式独立自主决定是否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加入其它民族国家和民族融合为基本价值导向的理论,列宁民族自决理论的时代价值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但是,由于民族自决理论的时代局限、不自洽性、不周延性、辩证法阙如等局限的存在,使其族际整合效用的延续性不足,由革命理论向执政理论转型的有效性降低,适用范围大受局限,实践成本和政治风险大大增加。克服民族国家理论的局限,是保证和谐政治文化构建、促进多民族国家建构和民族融合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民族自决 民族国家建构 民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及其人权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波 边塞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多角度地分析了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全面展开了列宁民主自决权思想的丰富内容,并从人权的视角论述了这一思想对于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宝库,对于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以及对于今天... 本文多角度地分析了列宁民族自决权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全面展开了列宁民主自决权思想的丰富内容,并从人权的视角论述了这一思想对于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宝库,对于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以及对于今天正确坚持和维护民族自决权原则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民族平等 民族融合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自决的两难困境及其解决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友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民族自决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尽管目前诸多中外学者从历史学、法学以及国际关系三大角度对民族自决给予不同的阐释,但是民族自决依然存在两难的困境。因此,对民族自决的概念做出相应的准确界定、分析民族自决对正义的理... 民族自决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尽管目前诸多中外学者从历史学、法学以及国际关系三大角度对民族自决给予不同的阐释,但是民族自决依然存在两难的困境。因此,对民族自决的概念做出相应的准确界定、分析民族自决对正义的理想追求和对秩序的现实追求相互冲突的两难原因、并在上述基础上探讨摆脱民族自决两难困境的经验模式,将有助于多民族国家消除民族分离主义威胁、构建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两难困境 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思想看美国的政治扩张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7-91,共5页
民族自决思想初见于威尔逊政府的菲律宾政策,成形于对墨西哥革命干涉时期,正式提出于1917年,是美国为实现由外延式领土扩张向内涵式经济政治扩张而推行新民主外交的产物。威尔逊政府1918年后企图借助民族自决解决战后殖民地问题,扩张美... 民族自决思想初见于威尔逊政府的菲律宾政策,成形于对墨西哥革命干涉时期,正式提出于1917年,是美国为实现由外延式领土扩张向内涵式经济政治扩张而推行新民主外交的产物。威尔逊政府1918年后企图借助民族自决解决战后殖民地问题,扩张美国的政治制度,但是遭到了失败。事实证明,民族自决是门罗主义在二十世纪初为适应美国政治扩张需要而作的一次引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逊 民族自决思想 美国 政治制度 政治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玲 姚爱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7,共4页
民族自决权原则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它在初期是针对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也适应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自决权作为世界上各个被压迫国家的民族和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 民族自决权原则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它在初期是针对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也适应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自决权作为世界上各个被压迫国家的民族和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同时在反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主权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60至70年代后,一系列国际法原则对殖民主义时期起重要作用的民族自决权原则进行了一些新的明确规定,即国家主权大于民族自决权,由此触发了西方少数代表人物的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主权 民族分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民族自决权内涵的更新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142,共11页
民族自决权的演进轨迹反映出的历史规律是每当民族自决权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它的内涵都会发生一次重大的更新,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以适应当时国际社会的历史环境。在今天,民族自决权存在理论上的瓶颈与实践上的混乱,应当再次... 民族自决权的演进轨迹反映出的历史规律是每当民族自决权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它的内涵都会发生一次重大的更新,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以适应当时国际社会的历史环境。在今天,民族自决权存在理论上的瓶颈与实践上的混乱,应当再次更新其内涵。作为其内涵更新的重要方面,当代民族自决权的理论应当更明确自决权的主体资格与行使条件,更强调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保障,更重视内部自决权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内涵 民族 国家主权 内部自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原则:基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的解释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颖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民族自决权在推动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以及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统治的运动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虽然它已发展成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但从国际法律文件和国际法院的实践来看,其适用和行使有严格限制。民族自决权的行使不能破坏国家政治... 民族自决权在推动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以及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统治的运动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虽然它已发展成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但从国际法律文件和国际法院的实践来看,其适用和行使有严格限制。民族自决权的行使不能破坏国家政治统一和领土完整,且主要适用于联合国托管下的非自治领土和处于殖民统治或异族压迫下的民族。此外,是否允许既存国家的一部分从该国脱离,各国分歧很大。因此,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权原则还很不成熟,不应成为一国国内的少数人群体脱离本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民族自决 人权 少数人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族共和”到“民族熔炉”与“民族自决”——孙中山民族思想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龙晓燕 薛昊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4,共7页
孙中山作为中华现代国家的缔造者之一,他的民族思想在近代民族思想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历经了从“五族共和”到“民族熔炉”与“民族自决”的变化,但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建设中华现代国... 孙中山作为中华现代国家的缔造者之一,他的民族思想在近代民族思想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历经了从“五族共和”到“民族熔炉”与“民族自决”的变化,但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建设中华现代国家的时代命题,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具有显著的国家与民族同构性。孙中山民族思想包容性的增强,推动了国家与民族同构的中华民族观念传播,对近现代中华现代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思想 “五族共和” 民族熔炉” 民族自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的民族自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烨 徐连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2-55,共4页
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学习研究和运用,由于对民族自决的认识不同,党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即自决联邦派和完全自决派。
关键词 民族自决 自决联邦派 大革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院对于民族自决权问题的咨询意见法理分析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淑敏 何悦涵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101,共11页
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拥有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两大职权。通过回溯国际法院的咨询实践可知,民族自决权事宜作为最重要的法律问题之一,属于其咨询管辖权的范围已毋庸质疑。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因突破国家同意... 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拥有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两大职权。通过回溯国际法院的咨询实践可知,民族自决权事宜作为最重要的法律问题之一,属于其咨询管辖权的范围已毋庸质疑。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因突破国家同意原则的羁绊而有别于诉讼管辖,与此同时,其软法地位对嗣后民族自决权争端解决产生的"准司法造法"效应亦值得关注。更令人深思的是,国际法院发布"科索沃独立案"咨询意见后,民族自决权问题背后折射出国家之间的主权争端,国际法院因其作为中立司法机构也易受强权政治干预而饱受诟病。这些质疑应为"查戈斯群岛案"咨询意见提供前车之鉴。"科索沃独立案"咨询意见有为恐怖组织"合法建国"提供某种国际法支持之虞,需要给予高度预警和防范。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对中国的影响亦不可小觑,为避免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的直接冲突,中国需要秉持政治解决争端的立场,积极斡旋或调停当事方,敦促公正解决争议,同时,敦促国际法院厘清"法律问题"的外延,并主动参与咨询意见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院咨询意见 民族自决 科索沃独立案 查戈斯群岛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思想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信哲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8,234,共11页
民族自决权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然而人们对民族自决权的理解存在许多分歧。通过对民族自决权含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思想以及在当代发展的探讨,认为民族自决权被提出后,尽管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形式、内容有所不... 民族自决权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然而人们对民族自决权的理解存在许多分歧。通过对民族自决权含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基本思想以及在当代发展的探讨,认为民族自决权被提出后,尽管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形式、内容有所不一,但它基本没有背离包括分离权在内的自主解决内部事务、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之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自决 基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民族自决原则的发展与当代国际法的困境 被引量:8
16
作者 茹莹 《太平洋学报》 2003年第1期19-27,共9页
本文探讨了民族自决原则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代国际法难以有效应对自决困境的原因所在,指出从人类整体利益发展的角度来说,民族自决应是一项有限的而非绝对的权利,它应从属于而非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
关键词 民族自决原则 发展历程 国际法 自决困境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共最早提出民族自决主张的时间考证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彬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125,共6页
关键词 时间考证 民族自决 中共 中国共产党 主张 无产阶级革命 民族问题 革命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政治形式的历史选择 被引量:8
18
作者 盖世金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和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文献中关于"民族自决"的政治主张,防止一些人的对它的误读,从而廓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混乱。
关键词 民族自决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共产党 民族问题 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自决权”上的同与异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大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21,177,178,共15页
"民族自决权"有两种,一是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一是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又包括俄国国内被压迫民族对于大俄罗斯民族的自决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对于帝国主义... "民族自决权"有两种,一是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一是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又包括俄国国内被压迫民族对于大俄罗斯民族的自决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而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主要指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对于帝国主义尤其是欧洲老牌帝国主义的自决。后来共产国际在依据列宁的这两种"民族自决权"思想指导中国革命时,则表述为中华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和中华民族内部各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自决。如果将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决权"进行比较,那么,在中华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权上,他们是同中有异;在中华民族内部各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自决权上,他们是异中有同。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现象的发生,反映的正是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列宁 威尔逊 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中共坚守民族自决、联邦制主张辨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国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在谈到民族问题时没有如同以往那样提及民族自决、联邦制主张;1942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曾建立一些乡级回族自治区。以此为证据,有论者分析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即放弃自成立之初提出...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政治报告,在谈到民族问题时没有如同以往那样提及民族自决、联邦制主张;1942年,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曾建立一些乡级回族自治区。以此为证据,有论者分析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即放弃自成立之初提出的民族自决、联邦制主张,改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是,揆诸毛泽东讲话全文及其历史背景,再追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问题的言论,严格考察苏联的民族实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间的异同,就会发现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联邦制 抗日战争 《论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