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报刊法治评论生产机制及问题反思
1
作者
杨秀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47,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此后,法制新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79年8月《民主与法制》杂志率先在上海创刊,1980年8月1日,《中国法制日报》(《法制日报》前身)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此后,法制新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79年8月《民主与法制》杂志率先在上海创刊,1980年8月1日,《中国法制日报》(《法制日报》前身)这一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第一份全国性的法制报刊在北京创刊。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的文件之后,除专业性法治报刊以外,中央和各地的综合性报纸也增设刊载法治新闻的专栏和版面。在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报刊的法治评论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报刊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
报刊
法治新闻
生产机制
评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
《
法制
日报》
《民主与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究竟应当把谁送上“道德法庭”?——关于影片《16号病房》编剧署名争端
2
作者
夏放
《电影文学》
1984年第8期90-94,89,共6页
《文汇报》、《民主与法制》和《文学报》就影片《16号病房》编剧的署名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导和文章,对女青年业余电影作者乔雪竹同志进行了公开的指责,上影文学部编辑姜思慎同志还在江苏省南京市向鼓楼区法院提出了诉讼,状告乔...
《文汇报》、《民主与法制》和《文学报》就影片《16号病房》编剧的署名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导和文章,对女青年业余电影作者乔雪竹同志进行了公开的指责,上影文学部编辑姜思慎同志还在江苏省南京市向鼓楼区法院提出了诉讼,状告乔雪竹同志。法院已经受理,诉讼正在进行。另一方面,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持,乔雪竹同志也在北京举行了答辩会,反驳了上述报刊的指责,北京《戏剧电影报》作了报导,并发表了短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剧
病房
影片
《民主与法制》
法庭
道德
应当
中央戏剧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定一同志谈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
3
《江海学刊》
1983年第3期11-11,共1页
陆定一同志不久前会见上海《民主与法制》杂志记者时指出,如今强调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吸取多年教训后,继续拨乱反正,并且要当作一项国策,来坚决贯彻执行。
关键词
知识分子问题
陆定一
同志
《民主与法制》
拨乱反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在令人气愤
4
作者
李天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1期88-88,共1页
最近,在上海《民主与法制》第九期上见到一简讯,讲《〈十六号病房〉署名案正抓紧审理》,措词好像乔雪竹将被判刑似的,偏袒态度仍如旧,奇怪的是一本杂志怎么会在法院受理某案,尚未判决前就这样明显的倾向性呢?这不是企图利用舆论...
最近,在上海《民主与法制》第九期上见到一简讯,讲《〈十六号病房〉署名案正抓紧审理》,措词好像乔雪竹将被判刑似的,偏袒态度仍如旧,奇怪的是一本杂志怎么会在法院受理某案,尚未判决前就这样明显的倾向性呢?这不是企图利用舆论给法院造成制约力量吗?一家有影响的大刊物明目张胆地进行这种报道,丑化乔雪竹,实在令人气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
《民主与法制》
制约力量
倾向性
法院
审理
判刑
受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实胜于雄辩——从三场戏看《16号病房》编剧署名争端
5
作者
冬泠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0期82-87,72,共7页
《文汇报》《影坛怪事雷文德》一文在指责乔雪竹“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时曾断言,影片《16号病房》的“某些情节、对话、细节乃至镜头处理,都出自被除名者(指姜思慎)的手笔或构思。”《民主与法制》杂志《银幕背后》一文则更加具体地...
《文汇报》《影坛怪事雷文德》一文在指责乔雪竹“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时曾断言,影片《16号病房》的“某些情节、对话、细节乃至镜头处理,都出自被除名者(指姜思慎)的手笔或构思。”《民主与法制》杂志《银幕背后》一文则更加具体地指出,“就在眼下上映的影片(指《16号病房》)上也清清楚楚地留下了A(即姜思慎)的创作印记。例如‘乡间小学’、‘婚礼’、‘柳堤抒情’,都从原小说的几句话变成了大块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房
《民主与法制》
编剧
《文汇报》
劳动成果
镜头处理
影片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请让百姓点灯——致《文学报》
6
作者
南进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2期90-91,共2页
众所周知,影片《十六号病房》编剧署名之争是《由文汇报》、《文学报》与《民主与法制》挑起的。然而,当着《戏剧电影报》、《中国青年报》、《电影文学》、《电影世界》、《自学》杂志、《丑小鸭》月刊等先后发出置疑,并且陆续披露...
众所周知,影片《十六号病房》编剧署名之争是《由文汇报》、《文学报》与《民主与法制》挑起的。然而,当着《戏剧电影报》、《中国青年报》、《电影文学》、《电影世界》、《自学》杂志、《丑小鸭》月刊等先后发出置疑,并且陆续披露事实真相,将这起震惊海内外的所谓“署名”奇案大白于天下之际,《文学报》却假借法院之口发表了一篇记者专访文章,声言上述报刊的行为是“干扰对此案的正常审理”,并且警告为此案深感不平的人们“不要作出以权代法或以权压法的蠢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报》
《民主与法制》
《中国青年报》
百姓
电影文学
《丑小鸭》
事实真相
文汇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报刊法治评论生产机制及问题反思
1
作者
杨秀
机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47,共4页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此后,法制新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79年8月《民主与法制》杂志率先在上海创刊,1980年8月1日,《中国法制日报》(《法制日报》前身)这一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第一份全国性的法制报刊在北京创刊。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即“一五”普法)的文件之后,除专业性法治报刊以外,中央和各地的综合性报纸也增设刊载法治新闻的专栏和版面。在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报刊的法治评论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报刊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法制
报刊
法治新闻
生产机制
评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
《
法制
日报》
《民主与法制》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究竟应当把谁送上“道德法庭”?——关于影片《16号病房》编剧署名争端
2
作者
夏放
机构
《电影文学》编辑部
出处
《电影文学》
1984年第8期90-94,89,共6页
文摘
《文汇报》、《民主与法制》和《文学报》就影片《16号病房》编剧的署名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的报导和文章,对女青年业余电影作者乔雪竹同志进行了公开的指责,上影文学部编辑姜思慎同志还在江苏省南京市向鼓楼区法院提出了诉讼,状告乔雪竹同志。法院已经受理,诉讼正在进行。另一方面,由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持,乔雪竹同志也在北京举行了答辩会,反驳了上述报刊的指责,北京《戏剧电影报》作了报导,并发表了短评。
关键词
编剧
病房
影片
《民主与法制》
法庭
道德
应当
中央戏剧学院
分类号
I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定一同志谈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
3
出处
《江海学刊》
1983年第3期11-11,共1页
文摘
陆定一同志不久前会见上海《民主与法制》杂志记者时指出,如今强调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吸取多年教训后,继续拨乱反正,并且要当作一项国策,来坚决贯彻执行。
关键词
知识分子问题
陆定一
同志
《民主与法制》
拨乱反正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在令人气愤
4
作者
李天
机构
新疆
出处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1期88-88,共1页
文摘
最近,在上海《民主与法制》第九期上见到一简讯,讲《〈十六号病房〉署名案正抓紧审理》,措词好像乔雪竹将被判刑似的,偏袒态度仍如旧,奇怪的是一本杂志怎么会在法院受理某案,尚未判决前就这样明显的倾向性呢?这不是企图利用舆论给法院造成制约力量吗?一家有影响的大刊物明目张胆地进行这种报道,丑化乔雪竹,实在令人气愤。
关键词
人气
《民主与法制》
制约力量
倾向性
法院
审理
判刑
受理
分类号
D871.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实胜于雄辩——从三场戏看《16号病房》编剧署名争端
5
作者
冬泠
机构
《电影文学》编辑部
出处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0期82-87,72,共7页
文摘
《文汇报》《影坛怪事雷文德》一文在指责乔雪竹“剽窃他人劳动成果”时曾断言,影片《16号病房》的“某些情节、对话、细节乃至镜头处理,都出自被除名者(指姜思慎)的手笔或构思。”《民主与法制》杂志《银幕背后》一文则更加具体地指出,“就在眼下上映的影片(指《16号病房》)上也清清楚楚地留下了A(即姜思慎)的创作印记。例如‘乡间小学’、‘婚礼’、‘柳堤抒情’,都从原小说的几句话变成了大块戏”。
关键词
病房
《民主与法制》
编剧
《文汇报》
劳动成果
镜头处理
影片
杂志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请让百姓点灯——致《文学报》
6
作者
南进
出处
《电影文学》
1984年第12期90-91,共2页
文摘
众所周知,影片《十六号病房》编剧署名之争是《由文汇报》、《文学报》与《民主与法制》挑起的。然而,当着《戏剧电影报》、《中国青年报》、《电影文学》、《电影世界》、《自学》杂志、《丑小鸭》月刊等先后发出置疑,并且陆续披露事实真相,将这起震惊海内外的所谓“署名”奇案大白于天下之际,《文学报》却假借法院之口发表了一篇记者专访文章,声言上述报刊的行为是“干扰对此案的正常审理”,并且警告为此案深感不平的人们“不要作出以权代法或以权压法的蠢事”。
关键词
《文学报》
《民主与法制》
《中国青年报》
百姓
电影文学
《丑小鸭》
事实真相
文汇报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报刊法治评论生产机制及问题反思
杨秀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究竟应当把谁送上“道德法庭”?——关于影片《16号病房》编剧署名争端
夏放
《电影文学》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陆定一同志谈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
《江海学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实在令人气愤
李天
《电影文学》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事实胜于雄辩——从三场戏看《16号病房》编剧署名争端
冬泠
《电影文学》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请让百姓点灯——致《文学报》
南进
《电影文学》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