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一部重要的生物学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1997年第2期31-36,共6页
《诗经》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流传诗歌的一部总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因此,儒家宗师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本之名”。他的言论唤起后世学术界对《诗经》中生物内容的注重。另一方面,由于这部诗集中的诗年代... 《诗经》是我国西周至春秋时期流传诗歌的一部总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因此,儒家宗师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本之名”。他的言论唤起后世学术界对《诗经》中生物内容的注重。另一方面,由于这部诗集中的诗年代久远,其中许多生物的名称已有变更,后人渐觉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自秦汉以降,不少学者都对《诗经》中的生物作过注解,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当推三国时期的陆机。他所撰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但对人们认识《诗经》中的生物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诗经》 生物学价值 陆机 形态特征 浮水植物 《尔雅》 生物学知识 《神农本草经》 壳斗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中的物觀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建國 易子君 《岭南学报》 2019年第2期-,共32页
三國吴陸璣所作《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以博物學這一新視角、新方式對《毛詩》進行注解。作為博物學著作,它詳細記述了一百餘种動植物的生物屬性及實際功用,充分展現了漢魏時人將其運用到飲食、醫療、生產、娱樂、宗教與方術等諸多方面... 三國吴陸璣所作《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以博物學這一新視角、新方式對《毛詩》進行注解。作為博物學著作,它詳細記述了一百餘种動植物的生物屬性及實際功用,充分展現了漢魏時人將其運用到飲食、醫療、生產、娱樂、宗教與方術等諸多方面的豐富形式,是今人了解漢魏時期風物與風貌的重要參考内容;作為經學訓詁著作,它開創了《毛詩》風物研究這一專門之學,對後世《詩經》的多樣性專門研究影響深遠。它的出現反映了魏晉時期人們精神自由開放,突破兩漢以來重政治倫理意義與比附習氣的傳統思維,另闢蹊徑的《詩經》研究新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博物學 漢魏物觀 魏晉《詩》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成书原因析论
3
作者 李耀平 郗文倩 《海峡人文学刊》 2023年第1期101-109,159,共10页
陆玑《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对《诗经》所涉一百五十余种动植物名称、形态、生长地等自然属性进行了详细训释,是《毛诗》博物学开山之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的出现体现了《诗经》研究由重视“义理”到关注“知识”的变化趋势,是魏... 陆玑《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对《诗经》所涉一百五十余种动植物名称、形态、生长地等自然属性进行了详细训释,是《毛诗》博物学开山之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的出现体现了《诗经》研究由重视“义理”到关注“知识”的变化趋势,是魏晋时期经学流变、博物风气盛行的产物,还与东吴统治阶层对古文经学、博物学的推重有关。同时,传统名物训诂学、地志学、本草学、农学等成果也为其诞生提供了广袤深厚的学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博物学 诗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异名录 被引量:2
4
作者 闵宗殿 《古今农业》 1997年第4期51-58,共8页
说明 一、《鱼类异名录》是《中国农业通史》附录卷中《农用动植物异名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编撰《农用动植物异名录》的试写稿,发表这个试写稿,目的是征求意见。 二、异名包括古名、异名、俗名及异写等方面的内容。异名的编排次序,以... 说明 一、《鱼类异名录》是《中国农业通史》附录卷中《农用动植物异名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编撰《农用动植物异名录》的试写稿,发表这个试写稿,目的是征求意见。 二、异名包括古名、异名、俗名及异写等方面的内容。异名的编排次序,以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成书年代为准,早的在前,晚的在后。有先秦古籍注、疏的,注、疏中出现的异名,也和先秦古籍中的名词一并排列,这样处理,既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先秦古籍中名词的涵义,也为了便于编辑,并可防止材料的割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异名录 《正字通》 先秦古籍 《临海水土异物志》 古今图书集成 县志 《尔雅》 丹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异名录(续) 被引量:1
5
作者 闵宗殿 《古今农业》 1998年第1期51-61,共11页
鱯(鮰) 1.鱯:《尔雅·释鱼》:“魾,大鱯,小者鮡。”郭璞注:“鱯似鲇而大,白色。” 2.魾:出处同“1.鱯”条《尔雅·释鱼》。 3.鮡:出处同“ 1.鱯”条《尔雅·释鱼》。 4.鮠:《正字通·鱼部》:“鮠,似鲇而大,白色,背有肉... 鱯(鮰) 1.鱯:《尔雅·释鱼》:“魾,大鱯,小者鮡。”郭璞注:“鱯似鲇而大,白色。” 2.魾:出处同“1.鱯”条《尔雅·释鱼》。 3.鮡:出处同“ 1.鱯”条《尔雅·释鱼》。 4.鮠:《正字通·鱼部》:“鮠,似鲇而大,白色,背有肉髻,鲇、鮠、鱯皆无 鳞鱼。鱯,盖鮠之大者。” 5.鮰:《本草纲目·鳞三》:“(释名)鮰鱼、鱯鱼、(鱼果)鱼、(鱼赖)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异名录 《山堂肆考》 古今图书集成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尔雅》 正字通 《养经》 郭璞 《武昌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鲟鳇鱼考察
6
作者 王赛时 《古今农业》 1999年第1期72-79,共8页
鲟鱼和鳇鱼都属于江海回游性鱼类,鱼纲,鲟科。鲟鱼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我国现存有史氏鲟(即东北鲟,学名 Acipenser Schrenki)、中华鲟(学名 A.Sinensis)、达氏鲟(学名A.dabryanus,即长江鲟)等。鳇鱼学名Huso dauricus,即达氏鳇。鲟... 鲟鱼和鳇鱼都属于江海回游性鱼类,鱼纲,鲟科。鲟鱼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我国现存有史氏鲟(即东北鲟,学名 Acipenser Schrenki)、中华鲟(学名 A.Sinensis)、达氏鲟(学名A.dabryanus,即长江鲟)等。鳇鱼学名Huso dauricus,即达氏鳇。鲟鱼和鳇鱼体形相似,一般体长2~3米,鳇鱼鱼体长可达5米。鲟鱼青黄色,腹白争,吻近犁形、尖突,左右鳃膜不相连,体部具骨板五行,背正中一行较大。鳇鱼背灰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鳇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中国古代 《本草纲目》 松花江 《食物本草》 黑龙江外记 《饮膳正要》 中华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自然生态意识审美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金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23,共9页
《楚辞》中提到的动植物有222种(类),楚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巫祝盛行的文化背景,以及屈原两次放逐的特殊遭遇等,是构成《楚辞》动植物景观的主要因素。与之相联系者,《楚辞》自然生态意识之表现特征与审美价值约有四端:一、图腾崇拜之原... 《楚辞》中提到的动植物有222种(类),楚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巫祝盛行的文化背景,以及屈原两次放逐的特殊遭遇等,是构成《楚辞》动植物景观的主要因素。与之相联系者,《楚辞》自然生态意识之表现特征与审美价值约有四端:一、图腾崇拜之原始遗韵;二、民神糅合之自然神世界;三、草木之巫术与药用价值;四、“心物”关系之有机统一。《楚辞》与《诗经》相比,其自然生态的“博物学”、“社会学”、“文艺学”与“教育学”四大层面之意义更为丰富多彩。自然生态之于屈原和《楚辞》作品,意义重大,启迪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草木鸟兽 特征审美 意义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自然意象中的道德伦理之思
8
作者 牟瑞平 《杜甫研究学刊》 1997年第3期40-45,共6页
杜诗自然意象中的道德伦理之思牟瑞平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和“天地君亲师”的伦理意识是其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杜甫高洁纯真、宽厚慈爱的品性人格,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其忠君... 杜诗自然意象中的道德伦理之思牟瑞平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和“天地君亲师”的伦理意识是其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杜甫高洁纯真、宽厚慈爱的品性人格,古往今来,无人能出其右;其忠君爱国的浩然胸怀和忧时伤民的深邃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意象 道德伦理 杜诗 杜甫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伦理道德 杜鹃 《离骚》 象征 理想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大型水生动物古今谈
9
作者 高梁 《古今农业》 1997年第1期81-84,共4页
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气候曾经是很温暖湿润的,水域众多,鱼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生长繁盛。大型水生动物鼋、鼍(扬子鳄)、鳣(鲟鳇鱼)、鲔(白鲟)曾经是人们熟悉并加以利用的对象。宋元以后,自然环境日趋恶化,气候转冷,趋向干燥,森林植被遭到严... 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气候曾经是很温暖湿润的,水域众多,鱼类和其它水生动植物生长繁盛。大型水生动物鼋、鼍(扬子鳄)、鳣(鲟鳇鱼)、鲔(白鲟)曾经是人们熟悉并加以利用的对象。宋元以后,自然环境日趋恶化,气候转冷,趋向干燥,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造成下游河道频繁决口改道,河流普遍淤浅甚至断流,大型水生动物失去适宜的气候、栖息的场所和洄游通道,便逐渐稀少而至於绝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生动物 黄河下游 黄河中游 森林植被 《礼记·月令》 汉唐时期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扬子鳄 《夏小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雄朴茂 清敦豪放——郭志光花鸟画的形式特征
10
作者 陈池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15,共2页
花卉草木、鸟兽虫鱼与人类生活紧密相伴,是人类观看自然的感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人类最早感受自然美的客体对象。人类在观看花卉草木与鸟兽虫鱼等自然物中,生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知觉能力,帮助形成人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花卉草木、鸟兽虫鱼与人类生活紧密相伴,是人类观看自然的感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人类最早感受自然美的客体对象。人类在观看花卉草木与鸟兽虫鱼等自然物中,生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知觉能力,帮助形成人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中国的花鸟画正是这种对自然生物的观察和对花卉鸟虫之形象美感受的视觉图像。对草木花卉、鸟兽虫鱼的艺术表现,记录了人类对自然之物的审美观察和形式表达方式。这种艺术表现从何时开始,也就是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从何时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草木 自然美 鸟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