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比较教育领域 开拓国际教育视野——《比较教育的新进展——国际教育初探》评介
1
作者 德维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比较教育的新进展——国际教育初探》 书评 徐辉 教育研究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国际比较与热点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兴旺 江丰光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开展跨学科有组织科研是推动教育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计量学方法,分析近五年国内外教育学领域的论文发现:我国的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特征与全球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跨学科研究程度及增长趋势我国均明显低于全球... 开展跨学科有组织科研是推动教育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计量学方法,分析近五年国内外教育学领域的论文发现:我国的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特征与全球存在明显差异,例如跨学科研究程度及增长趋势我国均明显低于全球。针对当前最受关注的教育与计算机学科跨学科研究,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有四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教师和学生技术接受度、计算思维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由此,从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学科建设高校、教育研究人员三个层面,给出我国教育学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跨学科研究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顶尖理工类高校本科教育模式比较——基于七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3
作者 黄福涛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共11页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选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东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案例,系统分析全球顶尖理工类高校本科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欧洲大陆模式...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选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东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案例,系统分析全球顶尖理工类高校本科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欧洲大陆模式强调能力本位教育和结构化课程体系,美国模式突出研究导向、学生中心与创新驱动三者融合,日本模式采用本硕一贯制与“楔形”课程结构,中国模式则以国家战略为引领、科教融合和国际合作为核心。尽管各国顶尖理工类高校的本科教育体系因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普遍呈现出研究导向、跨学科培养、实践创新和国际化拓展的共同趋势。未来中国理工类本科教育,应强化科研训练、优化课程体系、拓展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并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以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本土适应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诚然,数据来源和案例选取的局限性是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模式 研究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 理工类高校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I赋能教育变革:哲学审视、国际比较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晶莹 杜蕾 张登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0,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具有革命性价值。该研究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四维范式剖析其哲学意蕴。在此基础上,基于内容分析法对274篇国外和250篇国内研究进行考察比较,发现我国研究重点放在思辨分析与模型框架的理论探讨,...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具有革命性价值。该研究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四维范式剖析其哲学意蕴。在此基础上,基于内容分析法对274篇国外和250篇国内研究进行考察比较,发现我国研究重点放在思辨分析与模型框架的理论探讨,关注意识形态与应用规范的伦理道德,在技术效果、规律挖掘、性能分析、研发应用等方面均展现不同研究样态。鉴于此,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阐释教育架构与技术的理论创见,奠定学理基础;桥接教育生态与技术的双向互促,深化协同发展;厘清教育目标与技术的主客位置,拓宽实践路径;把稳教育导向与技术的动态平衡,汇聚理性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 人与技术协同主体 国际比较 未来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火相传 守正创新:做教育对外开放的探索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刘宝存
5
作者 胡昳昀 刘宝存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7,共15页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面临新的发展需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刘宝存教授四十年致力于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对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探索。他秉承新中国比较教育之父顾明远先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治学理念... 在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面临新的发展需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刘宝存教授四十年致力于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对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探索。他秉承新中国比较教育之父顾明远先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治学理念,守正创新。在学术研究方面,他聚焦比较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国际教育等关键领域,为我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主持开发了我国比较教育学专业首个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硕士与博士研究生项目,为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众多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为我国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辟了新路径。在咨政服务方面,他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持。刘宝存教授是推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和教育对外开放的杰出探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 国际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新命题
6
作者 孙金玉 杨晓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9,共7页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是应对意识形态博弈的战略选择、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即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主要包含主体维度的领导... 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是应对意识形态博弈的战略选择、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即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主要包含主体维度的领导力量比较优势、内容维度的意识形态比较优势、过程维度的实践运行比较优势。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优势,需要把握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厘清“名实之辩”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发生的社会制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比较 文化自信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澳职前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
7
作者 王馨薇 宋萑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2,共14页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职前教师教育(ITE)质量评价方面分别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普遍采用“输入-过程-结果”的评价框架,形成了系统化的制度架构与实践机制。尽管三国在评价体系的核心逻辑上高度一致,但在具体评价内容上各有侧重,反...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职前教师教育(ITE)质量评价方面分别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普遍采用“输入-过程-结果”的评价框架,形成了系统化的制度架构与实践机制。尽管三国在评价体系的核心逻辑上高度一致,但在具体评价内容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与政策环境下的独特实践模式。基于对三国评价侧重点的整合,可提炼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ITE质量评价内容框架,为中国构建本土化且具有前瞻性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系统化的分析工具,有助于推动教师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职前教师教育 质量评价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调优:国际方位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培杰 来枭雄 +1 位作者 周帆 李永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研究以大规模创新性应用为导向,构建了包括广泛联结、融合创新、机制保障、素养提升等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35个观测点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标准。依据标准对国内外16个代表性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智... 研究以大规模创新性应用为导向,构建了包括广泛联结、融合创新、机制保障、素养提升等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35个观测点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标准。依据标准对国内外16个代表性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在平台接入、资源汇聚、应用集成和组织统筹方面处于“领跑”位置,在常态应用和终身学习方面处于“并跑”位置,在流程优化、督促激励和支撑保障方面处于“跟跑”位置。研究建议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设、构建优质数字资源创生汇聚机制、聚焦教育教学关键环节丰富应用场景、构建以“国家平台+”为核心的数字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平台 应用标准 国际比较 教育数字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继宁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9,共6页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成为高教理论战线的又一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术界对此给予普遍的关注,纷纷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背景、动因、内容与标准及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等方面...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成为高教理论战线的又一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术界对此给予普遍的关注,纷纷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背景、动因、内容与标准及其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深度的探索,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提出相应的出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 研究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春洋 孙默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4,共14页
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51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服务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一带一路”倡... 本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51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与服务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三条最优路径,即国际化“双师型”教师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驱动发展型、国际交流联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民心相通型以及开展海外办学合作融合资源服务的共建共享型。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我国应强化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拓展多样化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民心相通;构建校企海外办学共同体,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 高质量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基于全国47个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春洋 孙默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3-22,共10页
基于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47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高等职业院校优势、职业教育数字化平台、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多元办学主体和跨文化人文交流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两条... 基于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国47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聚焦高等职业院校优势、职业教育数字化平台、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多元办学主体和跨文化人文交流五个条件变量,识别出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两条最优路径,即“政校企行协同办学融合多元文化发展型”(H1)和“数字化平台联通职教标准体系共享型”(H2),以及制约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两条路径,即“组织—制约型”(NH1)和“技术-环境—制约型”(NH2)。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我国应统筹多元办学主体,创新人文交流,促进跨文化的民心相通;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融合数字驱动,树立中国特色职教品牌;高职院校以“双高计划”为支撑,优化资源配置,引领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高等职业教育 国际 高质量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际创新趋势探析:基于“八化”框架的系统解读
12
作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于发友 +10 位作者 李永智 王新波 赵陶然 王敬杰 王春燕 吕华 罗媛 陈阳 杜云英 李雪梅 韩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13,54,共10页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越来越把职业教育视为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课题组凝练出职业教育国际创新趋势2025的八个方面,多维度勾勒全球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图景。这八个方面分别...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越来越把职业教育视为迎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课题组凝练出职业教育国际创新趋势2025的八个方面,多维度勾勒全球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图景。这八个方面分别是:公共产品化,日趋彰显公共产品属性;整体技能化,从注重单向度转向整体技能发展;多元协同化,重视多主体协同与多样化供给;转型数字化,伴随产业数字化整体转型;泛在终身化,支持全生命周期技能重塑;产教双师化,在产教互嵌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法治体系化,构建多维法治保障体系;国际一体化,推动合作机制和标准体系的衔接兼容。职业教育的国际创新趋势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实践启示。我们应持续构建普惠性技能供给体系,坚持完善职业技能发展框架,强化夯实职业教育产教共同体建设,深入催发智慧职教新生态,支持全生命周期技能迭代,突破现存师资培育发展瓶颈,进一步健全法制保障体系,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标准兼容与人才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比较研究 国际趋势 创新趋势 实践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13
作者 欧阳嘉煜 刘敏 +1 位作者 董文斌 汪琼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6,112,共8页
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需要从政策指导、项目布局和试点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与前沿布局。比较分析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举措异同,有助于增进对全球GenAI教育应用推进策略的整体认知。在政策指导... 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需要从政策指导、项目布局和试点实践等多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与前沿布局。比较分析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举措异同,有助于增进对全球GenAI教育应用推进策略的整体认知。在政策指导层面,英、日、澳均出台了专门的GenAI教育应用政策,聚焦各自关注的方向来引导和规范GenAI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美国则是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整体性战略出发进行分项部署;在项目布局层面,英、日、澳聚焦关键问题领域,美国虽未限定具体领域,但对研究标准、预期效果和应用对象有详细要求;在试点实践层面,英、日、澳三国发起了官方主导的应用试点和实践研究,美国的试点实践主要以院校或机构自发进行。相较而言,我国推进GenAI教育应用在政策设计层面强调技术应用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平衡,在项目布局层面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在试点实践层面注重示范区建设和案例征集双轨推进。未来我国可在进一步明确GenAI教育应用场景优先级的基础上,构建GenAI教育应用协同研发体系并建立教师需求导向的外部支持机制,以系统推进Gen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国际比较 推进路径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国际比较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龙凯 张珊 +1 位作者 车紫妍 刘姚慧卓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8,共11页
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是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典型国家的相关探索与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为我国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基于从技术赋能、要素转型和信息交互三个维度对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审视,比较分析中国、美... 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是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典型国家的相关探索与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为我国教育考试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基于从技术赋能、要素转型和信息交互三个维度对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审视,比较分析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六国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概况发现:在推进机制方面,中国、日本强调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其余国家则注重依托教育组织机构;在实践领域方面,中国、英国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多数国家已在开展高利害考试数字化转型,英国、美国、日本改革力度更大;在运行保障方面,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保障机制相对完善,中国、日本也展现出高度的战略前瞻性。虽然不同国家间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与实践举措各异,但同时也体现出要素保障密集落地、技术系统迭代升级、模式转变创新深化、服务应用拓展联通、试点示范破局开路等共性。未来,我国可在以下五方面着力:一是夯实安全可靠的基础保障;二是研发优化自适应测试系统;三是推广机考网考等无纸化考试;四是延伸数字化考试应用服务;五是以实践试点先行促进实施。由此推动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走向深入,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试 数字化转型 国际比较 共性探析 未来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对学生福祉的回应——基于PISA2022数据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茜 季骁宇 +1 位作者 李沛萱 钱阿剑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PISA2022用“学生福祉”为我们描绘了“分数”之外的教育愿景。本研究从学生福祉的期望维度、成就维度、情绪维度、内在维度以及关系维度等5个核心维度入手,对世界主要教育强国学生福祉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主要教... PISA2022用“学生福祉”为我们描绘了“分数”之外的教育愿景。本研究从学生福祉的期望维度、成就维度、情绪维度、内在维度以及关系维度等5个核心维度入手,对世界主要教育强国学生福祉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主要教育强国学生普遍表现出更低水平的学业焦虑、较高的学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能力,但是在任务、协作、开放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和校园安全上的整体表现欠佳;各教育强国在学生福祉发展模式上存在鲜明差异,主要包括全面提升学生福祉国家、偏重学生内在维度国家以及偏重学生关系维度国家。各教育强国经验表明,为增进学生福祉,应当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激活课后服务的补充性功能以及构建家校社协同培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2022 教育强国 学生福祉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比较视角下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的经验借鉴及路径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君逸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1,共10页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分离与割裂,不仅阻碍了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而且未能满足受教育者对教育公平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诉求,因而,职普融通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的实践探索中逐渐...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分离与割裂,不仅阻碍了专业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而且未能满足受教育者对教育公平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诉求,因而,职普融通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普融通类型,根据融合性与贯通性的主次关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职普融通类型可以划分为以德国为代表的融通并济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融合为主型和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贯通为主型。发达国家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职普融通在政策供给、主体协同与机制设计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和特点。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职普融通存在的系统性失位问题、主体协同性失调问题以及制度性失配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可以从优化政策配置、促进主体供能、完善机制供应等三个方面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职普融通提供良好的生态,因地制宜勾勒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职普融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比较 职普融通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达成还是超越?——从国际比较的视角观照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适切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翼 苏凤仙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7,共9页
教育经费充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28%,其后十年该比例均保持在4%以上,给予教育事业极大的信心与保障。通过检视国内教育经费投入数据发现,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已显乏力,难... 教育经费充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28%,其后十年该比例均保持在4%以上,给予教育事业极大的信心与保障。通过检视国内教育经费投入数据发现,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已显乏力,难以满足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求。通过国际数据比较发现,我国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俄罗斯和墨西哥相比,无论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还是生均教育投入,均处于中间水平,与OECD部分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在结合国际比较分析后推断:未来我国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至少提高到4.8%才能达到OECD平均的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倘若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应至少达到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性教育经费 4%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社区教育管理研究——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18
作者 路长明 孙晶姝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成员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北欧国家和澳大利亚的社区教育管理进行比较,分析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管理理念和价值导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对社区教育管理的影响。... 社区教育在促进社区成员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北欧国家和澳大利亚的社区教育管理进行比较,分析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管理理念和价值导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对社区教育管理的影响。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塑造新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导向、构建更为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培训项目和课程管理而发展我国社区教育管理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比较 社区教育管理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比较视角下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研究——以嘉兴农村职业教育为例
19
作者 陈碧君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96-99,共4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日益受到重视。嘉兴作为中国的经济强市,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国际比...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日益受到重视。嘉兴作为中国的经济强市,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深入研究嘉兴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将首先全面分析嘉兴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包括教育资源配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情况。随后,将对比国际上先进的乡村职业教育经验,以寻求可借鉴的成功模式。最终,本文旨在提出促进嘉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国际比较 嘉兴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产业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学科布局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行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宝存 彭婵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2,共10页
在全球技术革命重塑产业格局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科布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系统变革需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学科布局由静态适配向动态优化乃至超前布局转型。国际经验表明,全球学科分布普遍呈现出技术驱动... 在全球技术革命重塑产业格局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科布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系统变革需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学科布局由静态适配向动态优化乃至超前布局转型。国际经验表明,全球学科分布普遍呈现出技术驱动、服务导向与基础科学引领等不同模式,反映不同国家面向未来产业的战略选择。同时,全球科学与工程学科持续扩张,人文学科相对萎缩,学科层次呈现“金字塔式”分布,反映产业对不同类型层级人才的结构性需求。总体来看,全球高等教育学科布局普遍强调战略导向、需求导向与动态适配。面向未来,我国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构建超前布局、供给重塑、协同共生的学科布局机制,强化基础、新兴与交叉学科建设,支持濒危学科和冷门学科,增强高等教育对未来产业格局的战略支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高等教育 学科布局 专业调整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