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段注》在同义词研究上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钟明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68-74,共7页
《段注》的同义词研究 ,代表了我国古代关于同义词研究的最高水平。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继承和发展 :隐构了一个全新的《说文》同义词系统 ;创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训诂术语 ;总结、撷取了一大批同义词辨析。《段注》的同义词研究对当代具... 《段注》的同义词研究 ,代表了我国古代关于同义词研究的最高水平。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继承和发展 :隐构了一个全新的《说文》同义词系统 ;创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训诂术语 ;总结、撷取了一大批同义词辨析。《段注》的同义词研究对当代具有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对同义词既求其同又训其异的训诂方法 ,已成为今人辨析同义词的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注》 同义词 浑言 析言 中国 古代 继承 发展 训诂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段注》总结了汉语词义引申的系统性与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永培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6-42,35,共8页
清代杰出的语言学家段玉裁(1735——1815)在他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中,已经初步总结了汉语词义引申的系统性与规律。这一卓越的研究成果,比西方语言学中的同类成果即德国赫尔曼·保罗(1846——1921)
关键词 《段注》 词的本义 引申义 汉语词义 词义引申 《说文注》 表达格式 引申规律 义例 演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氏功臣惠来学——读《段注训诂研究》
3
作者 薛安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41-144,共4页
汉代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编撰的字典,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书中保存了大量古文字训诂方面的资料,集中反映了汉代学者对文字的研究成果,这对研究文字学和阅读古文献,具有... 汉代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编撰的字典,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书中保存了大量古文字训诂方面的资料,集中反映了汉代学者对文字的研究成果,这对研究文字学和阅读古文献,具有重要价值。故《说文》一面世,就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注》 《说文》 训诂研究 训诂术语 词义引申 词义特征 浑言 析言 定性分析 《说文解字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的繁衍与词的同一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联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31,共5页
一按照一般的说法,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其服务功能看,它与作为记录对象的汉语中的语素和词处于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态中。其中矛盾的一面,如果概括成一句话来说,就是汉字的繁衍与汉语中词的滋生并不是一种同步关系(当然也不可... 一按照一般的说法,汉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其服务功能看,它与作为记录对象的汉语中的语素和词处于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态中。其中矛盾的一面,如果概括成一句话来说,就是汉字的繁衍与汉语中词的滋生并不是一种同步关系(当然也不可能是一种同步关系),其后果是当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词的同一性 汉字 《说文释例》 词义 玉裁 《段注》 语义构成 《说文句读》 书写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声训型同源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蒸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25-32,共8页
本文主要研究《说文》中有声训关系的同义同源词。 一、《说文》同源词的八种表现形式 根据《说文》本身的说解方式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有关注语,我们认为《说文》中的同源词可以归纳成以下八种表现形式,这八种形式均有明确的标... 本文主要研究《说文》中有声训关系的同义同源词。 一、《说文》同源词的八种表现形式 根据《说文》本身的说解方式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有关注语,我们认为《说文》中的同源词可以归纳成以下八种表现形式,这八种形式均有明确的标志可供查检,它们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玉裁 声训 《同源字典》 《段注》 同源词研究 王力 词义关系 表现形式 同义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词的同一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廷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67-72,共6页
本文是拙作《同义词的对立》的姊妹篇。前文着重揭示了同义词在意义相同相近的同时所存在的矛盾对立,本文则着重揭示反义词在意义矛盾对立的同时所存在的类似和同一。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认为反义词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对立相矛盾的联系,... 本文是拙作《同义词的对立》的姊妹篇。前文着重揭示了同义词在意义相同相近的同时所存在的矛盾对立,本文则着重揭示反义词在意义矛盾对立的同时所存在的类似和同一。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认为反义词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对立相矛盾的联系,它们是语音不同而意义相反的词。我们认为作为与同义词相区别的一种界说,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反义词之间除了相对立矛盾的性质外,就不存在其他的什么联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词 同义词 语言学著作 对立矛盾 矛盾对立 姊妹篇 语音 《段注》 同一性 词义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对”——《诗经》字义探源之一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敬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0-83,共4页
《诗经》《大雅·皇矣》“帝作邦作对”一语中的“对”,究竟是什么意思?本文想就此作些探讨。 这首诗的大旨,《诗序》说是“美周也”。[宋]朱熹《集传》以为:“此诗叙大王、大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全诗八章,“... 《诗经》《大雅·皇矣》“帝作邦作对”一语中的“对”,究竟是什么意思?本文想就此作些探讨。 这首诗的大旨,《诗序》说是“美周也”。[宋]朱熹《集传》以为:“此诗叙大王、大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全诗八章,“首章言天初眷大王之意;次章述大王迁歧也;三章述大伯、王季相逊之事,为文王张本;四章则述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也。”“五章、六章言天命文王伐密;七章、八章言天命文王伐崇。”自来并无什么异说。全诗的文字大致也还是明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注》 《诗经》 文王 小阜 后土祠 围腰布 声母 《同源字典》 《说文》 韵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意义体系与成体系的中国上古史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永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42-54,共13页
《说文》意义体系与成体系的中国上古史宋永培引论:运用整体贯通的方法揭示《说文》意义体系记载的上古史体系《说文》贮藏着精谛宏美的汉字意义体系,这个由9353文的整体联系铸而成的意义体系,隐秘而详审地记载着近人认为事迹茫... 《说文》意义体系与成体系的中国上古史宋永培引论:运用整体贯通的方法揭示《说文》意义体系记载的上古史体系《说文》贮藏着精谛宏美的汉字意义体系,这个由9353文的整体联系铸而成的意义体系,隐秘而详审地记载着近人认为事迹茫昧、且古代文献不可得详的成体系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意义体系 汉字 洪水 历史文化 《段注》 中国上古史 文化观念 “立象以尽意” 天人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而优则仕”新证
9
作者 张尚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学而优则仕 “多” “学” 辩证关系 《说文》 现代汉语 解释为 《段注》 余力 同义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语“辅车相依”词义由来考辨
10
作者 宋永培 苏宝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76-78,共3页
“辅车相依”这一成语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关系,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对这一成语含义的由来,一般字典词书都作过解释。例如: 甘肃师大中文系所编《汉语成语词典》(1978年版):“辅车相依,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 “辅车相依”这一成语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关系,这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对这一成语含义的由来,一般字典词书都作过解释。例如: 甘肃师大中文系所编《汉语成语词典》(1978年版):“辅车相依,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互相依靠。比喻互相依存。” 新版《辞海》虽未列此成语,但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车相依 成语 牙车 词义 考辨 《左传》 颊骨 《段注》 小徐本 《释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朱”字的初始义与源流
11
作者 朱维德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1994年第1期57-63,共7页
“朱”义源流问题,语言学界探求已久,而至今仍未解决。许多谐“朱”声的形声字各自声义关系如何;这些语根相同的字,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如何等等都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颇负盛名的《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1989年中华书局版)在这方... “朱”义源流问题,语言学界探求已久,而至今仍未解决。许多谐“朱”声的形声字各自声义关系如何;这些语根相同的字,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如何等等都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颇负盛名的《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1989年中华书局版)在这方面的阐述就问题不少。例如“侏”字为何从朱声,书中作了如此解说:“以朱者木之心,具体而微;侏儒为人之具体而微者,故侏从朱声。”个子短小之人,何能称“具体而微者”?又如“诛”:“以朱有光明一义,《诗·七月》‘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是其例;对叛逆申罪致讨。乃正大光明之事,亦正大光明以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义证》 《汉语大字典》 《玉篇》 许慎 源流 《段注》 甲骨文 “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耿耿”是指长久专一于某种人或事物——兼与《新华字典》商榷
12
作者 雅颂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50,共2页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耿”字头的[耿耿]条下有两个注解:“1形容忠诚:忠心~~。2心里老想着不能忘怀:~~于怀。”其中的第一个注解是新增的。该书在封底指出,修订本“释义准确,例证精当”。而我们认为,“耿耿...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耿”字头的[耿耿]条下有两个注解:“1形容忠诚:忠心~~。2心里老想着不能忘怀:~~于怀。”其中的第一个注解是新增的。该书在封底指出,修订本“释义准确,例证精当”。而我们认为,“耿耿”的释义却是有失准确的。在语言用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字典》 《段注》 或事物 语义特点 指长 释义准确 《说文注》 阅微草堂笔记 《说文》 《春秋繁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