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适当与失当:从“优势话语权”到“绝对话语权”——话语权视角下的电影《武训传》批判 |
周连顺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
|
论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 |
欧阳雪梅
|
《毛泽东研究》
|
2014 |
5
|
|
3
|
新时代如何续写“旧故事”——对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的再审视 |
肖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4
|
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动因新探 |
穆厚琴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论被遗忘的丰子恺《武训传》插图 |
杨剑龙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组织传播的经典案例——《武训传》批判的新视角 |
颜纯钧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7
|
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意义和经验 |
范际燕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8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游民治理思想的创新发展及启示--兼谈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樊宪雷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9
|
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历史经验 |
朱德发
冯光廉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74 |
0 |
|
10
|
武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姜林祥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批判投降派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
戚廷贵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6 |
0 |
|
12
|
“为革命学文化”如何可能?--《园丁之歌》及“人民文化”难题再解读 |
曾思怡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歌颂叛徒宋江同歌颂奴才武训是同样性质的问题 |
庄迪悦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4
|
宋江武训一丘之貉 |
李文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15
|
论中国电影与中国政治 |
颜纯钧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16
|
历史现场:茅盾在“反右”运动中 |
商昌宝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3 |
1
|
|
17
|
理念分歧还是方向之误?——第二次文代会的两个报告之争 |
肖进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0 |
|
18
|
独树一帜 佳处自显——读《中国当代文学简史》 |
陈辽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6 |
0 |
|
19
|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对孔孟之道的一次大批判 |
曾永成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