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当与失当:从“优势话语权”到“绝对话语权”——话语权视角下的电影《武训传》批判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连顺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50,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全面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并以此推动社会整合。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优势话语权,以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引领前进方向,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急务所在。针对电影《武训传》的拍摄特别是评论过程中所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全面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并以此推动社会整合。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优势话语权,以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引领前进方向,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急务所在。针对电影《武训传》的拍摄特别是评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文化领域错综复杂的状况,毛泽东紧紧抓住电影《武训传》这只"麻雀"深入解剖,力图在文艺领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优势话语权。但是,由于过分求纯和急于求成,又采取批判运动的方式,"优势话语权"不恰当地演变成为"绝对话语权",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 毛泽东 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欧阳雪梅 《毛泽东研究》 2014年第2期7-14,共8页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改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由此推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这是新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人写翻案的文章,攻击毛泽东。事实是,《武...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改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由此推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这是新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人写翻案的文章,攻击毛泽东。事实是,《武训传》本身存在历史观的错误,电影放映后的"好评如潮"和党员知识分子缺乏思想引导的自觉,是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批判《武训传》对宣传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产生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转变。虽然这次批判有缺点,但反映了毛泽东建立文化领导权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批判《武训传》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如何续写“旧故事”——对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的再审视 被引量:1
3
作者 肖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1,共6页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受到大规模批判的作品,电影《武训传》在"十七年"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不仅建构了"十七年"及此后文学批评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这场批判展示出在1940—1950年...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受到大规模批判的作品,电影《武训传》在"十七年"文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位置。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不仅建构了"十七年"及此后文学批评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这场批判展示出在1940—1950年代的政治转折时期,文艺创作如何完成对创作"前史"的"续写";换句话说,进入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在新的语境之下应该如何续写"旧故事"。本文主要通过对《武训传》及其批评文本的解读,试图指出在社会制度的转折关头,创作者的思想观念严重"滞后"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转型,从而导致"续写"的失败和转型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 批判 续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动因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穆厚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81-83,共3页
新世纪以来,学术界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为什么要亲自发动领导批判电影《武训传》的思想文化运动,几乎着眼于对国际国内形势、意识形态斗争、知识分子改造等客观因素的审视,这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工作千头万绪,却... 新世纪以来,学术界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为什么要亲自发动领导批判电影《武训传》的思想文化运动,几乎着眼于对国际国内形势、意识形态斗争、知识分子改造等客观因素的审视,这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工作千头万绪,却亲自撰写《人民日报》社论,公开罕见地对一部电影进行严厉斥责,与毛泽东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厌恶影片宣扬的奴才主义、表达对文艺强烈的政治期待等多重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电影《武训传》 主观因素 批判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被遗忘的丰子恺《武训传》插图
5
作者 杨剑龙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6,共8页
在丰子恺的漫画研究中,1946年出版的张默生撰文、丰子恺绘画的《武训传》几乎被人遗忘了,不仅几乎没人提及,《丰子恺漫画全集》也未收入。何思源、陶行知倡导推广武训精神,推崇武训精神、撰写武训的传记纷纷出版,张默生的《武训传》以... 在丰子恺的漫画研究中,1946年出版的张默生撰文、丰子恺绘画的《武训传》几乎被人遗忘了,不仅几乎没人提及,《丰子恺漫画全集》也未收入。何思源、陶行知倡导推广武训精神,推崇武训精神、撰写武训的传记纷纷出版,张默生的《武训传》以朴实生动的笔触,描述武训从出生到逝世行乞兴学的人生。丰子恺在阅读张默生《武训传》文本的基础上,参看有关的画传,以二十幅毛笔简笔画的方式,十分生动传神地再现了武训行乞办义学的一生。与其他画传比较,丰子恺的毛笔简笔画,构图简约,形象传神,成为丰子恺漫画插图的力作之一。1951年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诸多倡导武训精神者撰文检讨,还出版了连环画《封建奴才——武训》,丰子恺绘的《武训传》就被隐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张默生 《武训传》 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传播的经典案例——《武训传》批判的新视角
6
作者 颜纯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41,共10页
1951年初,《武训传》在全国公映后,在各大城市引起了强烈反响。最初对《武训传》的评价有煲有贬,尚处在比较自由的舆论环境中,但是当毛泽东作出《武训传》是改良主义的判断后,对《武训传》的自由讨论就开始演变成一场由最高领袖高调介入... 1951年初,《武训传》在全国公映后,在各大城市引起了强烈反响。最初对《武训传》的评价有煲有贬,尚处在比较自由的舆论环境中,但是当毛泽东作出《武训传》是改良主义的判断后,对《武训传》的自由讨论就开始演变成一场由最高领袖高调介入,有计划、有组织的批判运动,并最终发展成全民性的政治思想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大众传媒和组织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 组织 大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武训传》批判的意义和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范际燕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49-61,共13页
自去年以来,有几家报刊陆续刊载了一些要求为武训和电影《武训传》“平反昭雪”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主要是呼吁对《武训传》问题进行学术性探讨,但也颇不乏明确直率的观点。例如有的同志就说,武训“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伟大的教育实践... 自去年以来,有几家报刊陆续刊载了一些要求为武训和电影《武训传》“平反昭雪”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主要是呼吁对《武训传》问题进行学术性探讨,但也颇不乏明确直率的观点。例如有的同志就说,武训“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只是他没有著述罢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穷人的孩子就学来说,有着广阔的天地。但象武训那样吃大苦、受屈辱、办学堂的教育工作者究竟有多少!仅这一点,难道不值得那些特级教师们学习一辈子吗!我们建国三十余年,初中在农村还普及不了,办义学究竟犯了何罪”;而且还说,《武训传》“是我国电影史上传记故事片的优秀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 陶行知 电影 武训精神 动机和效果 文艺工作者 义学 文艺界 工农兵 主题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游民治理思想的创新发展及启示--兼谈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8
作者 樊宪雷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2,共9页
新中国成立后,稳定和发展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任务,对于游民的治理改造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毛泽东的游民治理思想,既有历史的一贯性又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创新,在革命时期注重发挥游民阶层的革命性,在建设时期则... 新中国成立后,稳定和发展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任务,对于游民的治理改造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毛泽东的游民治理思想,既有历史的一贯性又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创新,在革命时期注重发挥游民阶层的革命性,在建设时期则更关注游民阶层破坏性的改造治理,其主要手段就是组织起来,参加生产劳动。毛泽东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鲜明体现了其游民治理思想,对于当前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组织起来并加以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构建安定有序社会局面的有效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树立辩证思维方式是解决社会基层复杂性的重要手段;要不断创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社会治理发展完善;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治理 游民 《武训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历史经验
9
作者 朱德发 冯光廉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4年第6期6-11,共6页
伟大领袖毛主席于一九五一年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我国近代、现代史上一场规模宏大的反孔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批判孔孟之道的首次大战役,是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在意识... 伟大领袖毛主席于一九五一年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我国近代、现代史上一场规模宏大的反孔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批判孔孟之道的首次大战役,是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第一次大搏斗。“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重新学习这场斗争的历史经验,有助子加深我们对批林批孔运动深远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参加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批判 历史经验 电影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意识形态领域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成立 孔孟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林祥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0,共6页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近20年的时间,对武训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80年《齐鲁学刊》第四期发表张经济《希望给武训平反》的读者来信,到1986年国务院《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批复》的下达前后为第一个阶段;从1986年前后...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近20年的时间,对武训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80年《齐鲁学刊》第四期发表张经济《希望给武训平反》的读者来信,到1986年国务院《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批复》的下达前后为第一个阶段;从1986年前后到1995年召开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前后为第二个阶段。就武训和武训精神的研究来说,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其一,对鲁西北大运河沿岸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进一步综合性的考察和分析,以深入研究武训及其精神产生的必然性和真实性。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应该采取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客观地分析武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夯实武训成就义学事业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 《武训传》 武训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投降派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11
作者 戚廷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2期26-29,共4页
开展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全国解放后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对投降土义的第一个战役。在这场斗争中,毛主席亲自为《人民日报》写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彻底戳穿了封建奴才武训及一切投降... 开展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全国解放后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对投降土义的第一个战役。在这场斗争中,毛主席亲自为《人民日报》写的《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的社论,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彻底戳穿了封建奴才武训及一切投降派的反动阶级本质,为我们从思想和政治路线上批判投降派,回击右倾翻案风,提供丁强大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 思想武器 电影 批判 应当 学习 《人民日报》 政治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革命学文化”如何可能?--《园丁之歌》及“人民文化”难题再解读
12
作者 曾思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园丁之歌》1970年代后期受批判与重评的命运,成为重新理解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形势与群众政治的症候性文本。戏剧揭示出的劳动人民缺乏学文化意愿的问题,不止涉及知识分子认为的文化觉悟,还包含劳动人民对生产与学文化的关系、文化... 《园丁之歌》1970年代后期受批判与重评的命运,成为重新理解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形势与群众政治的症候性文本。戏剧揭示出的劳动人民缺乏学文化意愿的问题,不止涉及知识分子认为的文化觉悟,还包含劳动人民对生产与学文化的关系、文化出路等问题的现实忧虑。以此为线索重读《园丁之歌》,分析“文化”内涵的变动及文化动员的策略,不仅有助于思考劳动人民的文化提高与革命实践的关系,也能够深化对“人民文化”“文化翻身”等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丁之歌》 《武训传》 人民文化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颂叛徒宋江同歌颂奴才武训是同样性质的问题
13
作者 庄迪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6期33-35,共3页
二十五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为一《人民日报》写了极其重要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文化战线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第一次大战役。
关键词 《武训传》 歌颂 性质 宋江 叛徒 《人民日报》 思想文化战线 新中国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江武训一丘之貉
14
作者 李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4期69-71,共3页
《水浒》里的宋江和电影《武训传》中的武训都是向反动统治阶级屈膝下跪的投降派。深刻领会毛主席关于《水浒》的指示,重新学习毛主席《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对宋江和武训的丑恶行为加以比较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某些... 《水浒》里的宋江和电影《武训传》中的武训都是向反动统治阶级屈膝下跪的投降派。深刻领会毛主席关于《水浒》的指示,重新学习毛主席《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一文,对宋江和武训的丑恶行为加以比较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某些共同特点,说明一些人何以陷入歌颂投降主义的错误,这对于我们当前评论《水浒》,增强在复杂的斗争中识别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 宋江 《水浒》 统治阶级 毛主席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电影与中国政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纯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8-54,61,共8页
中国电影所受到的中国政治的重大影响 ,与中国在百年中处于社会转型的变动过程这个历史环境有关。民众的政治热情在很不相同的一些时期 ,都曾经有力地形成和助长着一种政治性的社会氛围。政治对电影的干预并不总是政治家的个人行为 ,有... 中国电影所受到的中国政治的重大影响 ,与中国在百年中处于社会转型的变动过程这个历史环境有关。民众的政治热情在很不相同的一些时期 ,都曾经有力地形成和助长着一种政治性的社会氛围。政治对电影的干预并不总是政治家的个人行为 ,有时候它也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反映。真理和知识一样 ,是需要通过对于人的意识领域更广阔的占领才得以普及的。在对《武训传》的批判中 ,毛泽东主席完成了一次从政治权力向话语权力的转换。这并不仅仅是一般的政治对电影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武训传》 电影检查法 权力意志 电影创作 意识形态 人道主义 中国政治 个人意志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现场:茅盾在“反右”运动中 被引量:1
16
作者 商昌宝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51-56,共6页
1949后文化界最初发动的几次重大政治运动,例如批判《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等,茅盾基本居于局外人、批判者的位置,所谓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生存于从来就是丛林社会的中国来说,这是基本的生存法则,也是... 1949后文化界最初发动的几次重大政治运动,例如批判《武训传》、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等,茅盾基本居于局外人、批判者的位置,所谓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生存于从来就是丛林社会的中国来说,这是基本的生存法则,也是通行的潜规则。然而,人毕竟有起码的良知和价值判断,一旦问题超过最低尺度或累积过多,便会产生刺激效应,压抑久之就要流露,甚至倾泻。之后的"反右"运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运动 反右 茅盾 《红楼梦研究》 现场 历史 《武训传》 反革命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念分歧还是方向之误?——第二次文代会的两个报告之争
17
作者 肖进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32-39,共8页
1952年之前的文艺界,虽然还没有达到“山雨欲来”的程度,批判之风却已经开始强劲起来。继第一次文代会的整合之后,批判小资产阶级的写作、批判杂文、批判新中国初期风头最健的作家萧也牧、直到《武训传》事件的出现,这些源自不同方... 1952年之前的文艺界,虽然还没有达到“山雨欲来”的程度,批判之风却已经开始强劲起来。继第一次文代会的整合之后,批判小资产阶级的写作、批判杂文、批判新中国初期风头最健的作家萧也牧、直到《武训传》事件的出现,这些源自不同方向的风声逐渐地集中,其合力终于形成了1952年的文艺整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歧 小资产阶级 新中国初期 《武训传》 文艺整风 批判 文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树一帜 佳处自显——读《中国当代文学简史》
18
作者 陈辽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在几本中国当代文学史相继出版以后,由汪华藻、陈远征、曹毓生主编,多人参加写作、肖汉初责任编辑的《中国当代文学简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供师范院校教学、中学教师进修和文学青年自学用的当代文学史。它树起了一面... 在几本中国当代文学史相继出版以后,由汪华藻、陈远征、曹毓生主编,多人参加写作、肖汉初责任编辑的《中国当代文学简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供师范院校教学、中学教师进修和文学青年自学用的当代文学史。它树起了一面新时期文学在当代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旗帜,在分叙当代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形式发展过程的描述中,都突出了对新时期文学成果的记述,因而显示了这部文学史与众不同的佳处。 我国的当代文学,三十六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一加比较,就可清楚看出,十年内乱期间,当代文学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极大摧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 胡风文艺思想 少数民族文学 “文革”前 新时期小说创作 新时期文学 作家作品 儿童文学 《武训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对孔孟之道的一次大批判
19
作者 曾永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80-85,100,共7页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建国以后我国思想文化战线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第一个大战役,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对孔孟之道的一次大批判。今天,重温这场伟大斗争及其历史经验,可以帮助...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对反动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建国以后我国思想文化战线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第一个大战役,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对孔孟之道的一次大批判。今天,重温这场伟大斗争及其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毛主席一贯坚持反孔的深远意义,深入认识批林批孔斗争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增强我们的战斗决心和必胜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训传》 孔孟之道 马克思主义 大批判 社会主义革命 刘少奇 反革命 毛主席 电影 反动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