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学史意义的确立--兼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政治寓意
被引量:
5
1
作者
戴伟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5,共8页
王湾《次北固山下》当为《江南意》的改定之作。张说手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于政事堂,试图为诗歌创作提供楷式,同时也借此表达政治理想与改革决心,这使王湾诗成为盛唐之始的诗风标杆和政治旗帜。《河岳英灵集》有意将《...
王湾《次北固山下》当为《江南意》的改定之作。张说手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于政事堂,试图为诗歌创作提供楷式,同时也借此表达政治理想与改革决心,这使王湾诗成为盛唐之始的诗风标杆和政治旗帜。《河岳英灵集》有意将《江南意》的创作时间"甲寅"作为选诗起点,以标举"赞圣朝之美"及"声律风骨"兼备的诗学观。张说题诗于政事堂一事,因《河岳英灵集》唯一载录而流传后世,客观上《次北固山下》也就成了《河岳英灵集》诗学实践的范式,从而确立了此诗在盛唐诗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北固山下》
张说
诗学史
《河岳英灵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次北固山下》的公信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志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细读自张说、殷璠以来至今人傅璇琮、袁行霈等的七则权威性诗话,以确证《次北固山下》一诗具有难以伦比的"公信度",从而认定此诗在文学史上的卓绝意义和特殊地位。从审美接受上来考察,历朝历代的文坛巨擘对此诗多评价甚高,极...
细读自张说、殷璠以来至今人傅璇琮、袁行霈等的七则权威性诗话,以确证《次北固山下》一诗具有难以伦比的"公信度",从而认定此诗在文学史上的卓绝意义和特殊地位。从审美接受上来考察,历朝历代的文坛巨擘对此诗多评价甚高,极言此诗出现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尤其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联怀有特殊的好感,在各种特殊场合反复引用,借以描述开元盛世的社会现实,或概括新生事物欣欣向荣的形势,或用以描述或象征文学现象。从对此诗评价的权威性、看好的久远性,以及此诗自身的艺术象征性来观照和考论,王湾此诗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价确不为过;而以"王湾体"来概括命名盛唐诗,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北固山下》
公信度
经典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静之美,自足之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秀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王湾是唐玄宗时期的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共十首,以《次北固山下》一诗名震盛唐诗坛。殷瑶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到了此诗在当时的影响:“(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
王湾是唐玄宗时期的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共十首,以《次北固山下》一诗名震盛唐诗坛。殷瑶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到了此诗在当时的影响:“(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这里的《江南意》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次北固山下》这首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河岳英灵集》
宁静
自足
《全唐诗》
盛唐诗坛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处”能释为“什么时候”吗?
被引量:
1
4
作者
龙丽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何处”
《次北固山下》
初中
语文
教辅材料
王湾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美为美——《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
5
作者
王君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五课《诗词五首》的内容为: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西江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关键词
《诗词五首》
整合教学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大美
《观沧海》
《西江月》
七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学史意义的确立--兼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政治寓意
被引量:
5
1
作者
戴伟华
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生态与唐代诗歌综合研究”(14AZW005)。
文摘
王湾《次北固山下》当为《江南意》的改定之作。张说手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于政事堂,试图为诗歌创作提供楷式,同时也借此表达政治理想与改革决心,这使王湾诗成为盛唐之始的诗风标杆和政治旗帜。《河岳英灵集》有意将《江南意》的创作时间"甲寅"作为选诗起点,以标举"赞圣朝之美"及"声律风骨"兼备的诗学观。张说题诗于政事堂一事,因《河岳英灵集》唯一载录而流传后世,客观上《次北固山下》也就成了《河岳英灵集》诗学实践的范式,从而确立了此诗在盛唐诗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次北固山下》
张说
诗学史
《河岳英灵集》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次北固山下》的公信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志清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文摘
细读自张说、殷璠以来至今人傅璇琮、袁行霈等的七则权威性诗话,以确证《次北固山下》一诗具有难以伦比的"公信度",从而认定此诗在文学史上的卓绝意义和特殊地位。从审美接受上来考察,历朝历代的文坛巨擘对此诗多评价甚高,极言此诗出现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尤其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联怀有特殊的好感,在各种特殊场合反复引用,借以描述开元盛世的社会现实,或概括新生事物欣欣向荣的形势,或用以描述或象征文学现象。从对此诗评价的权威性、看好的久远性,以及此诗自身的艺术象征性来观照和考论,王湾此诗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价确不为过;而以"王湾体"来概括命名盛唐诗,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关键词
《次北固山下》
公信度
经典性评价
Keywords
Cibeigu Mount
credibility
classic appraisal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静之美,自足之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秀林
机构
安徽省铜陵学院基础教育系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文摘
王湾是唐玄宗时期的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共十首,以《次北固山下》一诗名震盛唐诗坛。殷瑶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到了此诗在当时的影响:“(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这里的《江南意》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次北固山下》这首诗。
关键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河岳英灵集》
宁静
自足
《全唐诗》
盛唐诗坛
诗人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处”能释为“什么时候”吗?
被引量:
1
4
作者
龙丽伟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何处”
《次北固山下》
初中
语文
教辅材料
王湾
释义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美为美——《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
5
作者
王君
机构
重庆外国语学校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文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五课《诗词五首》的内容为: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西江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关键词
《诗词五首》
整合教学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大美
《观沧海》
《西江月》
七年级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湾《次北固山下》诗学史意义的确立--兼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之政治寓意
戴伟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次北固山下》的公信度研究
王志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宁静之美,自足之情——读王湾《次北固山下》
周秀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何处”能释为“什么时候”吗?
龙丽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美为美——《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
王君
《中学语文教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