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接受理论视域下的《模仿游戏》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付丹枫
-
机构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36-138,共3页
-
文摘
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都必须考虑接受者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在消费时代,电影更需要以观众为中心。2014年上映的《模仿游戏》是莫滕·泰杜姆的"冲奥"之作,影片希望在商业与艺术上皆不偏废,尽管最终与奥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口碑,依然不失为一个从接受理论视角进行分析的优秀范本。文章从三线叙事手法、人物情节改造、敏感话题处理三方面,以接受理论分析影片《模仿游戏》。
-
关键词
电影
接受理论
《模仿游戏》
莫滕·泰杜姆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模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吴心瑜
-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08-110,共3页
-
文摘
电影《模仿游戏》改编自安杜鲁霍伊斯的小说《艾伦·图灵传》。《模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是从语言文字到视觉艺术的一种跨媒介转换,是艺术的再创造。《模仿游戏》使用非线性叙事,三条时间线相互交叉,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展示了艾伦·图灵人生中的三段故事。剧本赋予片名“模仿游戏”多重含义,使用了弱化敏感话题和加强戏剧效果等策略。影片于2015年荣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金像奖。本文从非线性叙事、戏剧冲突的设置、“模仿游戏”的含义、敏感话题的弱化与戏剧效果的加强四个方面,讨论电影《模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策略。
-
关键词
《模仿游戏》
非线性叙事
戏剧冲突
改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模仿游戏》的写实风格与悲情色彩
- 3
-
-
作者
田亚亚
-
机构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26-128,共3页
-
文摘
由莫腾·泰杜姆执导的《模仿游戏》根据《艾伦·图灵传》改编,影片再现了图灵传奇的一生。目前学术界对于《模仿游戏》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发表的论文多是对影片剧情的简单介绍,学理性不强。实际上,《模仿游戏》无论是在影像风格,还是在思想意蕴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文章从客观的写实风格、沉郁的悲情色彩、深刻的叙事主题三方面出发,对影片的写实风格与悲情色彩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期深入了解该片的艺术价值。
-
关键词
《模仿游戏》
图灵
电影
写实风格
悲情色彩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模仿游戏》的写实风格与悲情色彩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陈静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136,共3页
-
文摘
作为一部传记题材的电影作品,《模仿游戏》讲述了计算机天才艾伦·图灵具有悲情色彩的学生生涯、感情经历、破译密码的传奇人生以及令人悲叹的临终生活,完美地再现了图灵的天赋、性格以及内心深处隐藏的痛苦。本文从电影《模仿游戏》的写实风格与悲情色彩两大特色出发,对影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写实风格与悲情色彩在整部电影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和艺术价值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
关键词
电影《模仿游戏》
图灵
写实风格
悲情色彩
艺术价值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