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辞章句》的屈子形象和游仙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2-146,共5页
王逸《楚辞章句》收录了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和王逸的《九思》共七篇汉人的楚辞作品。由于它们都是祖述屈原作品的模拟之作,历来的研究者评价... 王逸《楚辞章句》收录了贾谊的《惜誓》、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东方朔的《七谏》、严忌的《哀时命》、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和王逸的《九思》共七篇汉人的楚辞作品。由于它们都是祖述屈原作品的模拟之作,历来的研究者评价多不高,朱熹甚至以无病呻吟而大加砍削。但如果从游仙文学描写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注意到,除《招隐士》外,这些作品大都铺描了众多的游仙幻境情节,它们既发展了《离骚》的登天神游境界,也不同于《远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章句》 《离骚》 游仙文学 《远游》 招隐士 屈子 东方朔 主体人格形象 神仙思想 模拟之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中的解释:论《楚辞章句》中的汉代拟作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思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8-193,共6页
《楚辞章句》中收录了许多汉人模拟屈骚的作品,这些拟作在艺术水准上与屈骚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楚辞章句》的编纂者将它们收入,符合汉代经学的编纂体例。更重要的是,这些拟作体现了汉人对屈骚的理解,其中一批作品将屈原塑造成为正道... 《楚辞章句》中收录了许多汉人模拟屈骚的作品,这些拟作在艺术水准上与屈骚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楚辞章句》的编纂者将它们收入,符合汉代经学的编纂体例。更重要的是,这些拟作体现了汉人对屈骚的理解,其中一批作品将屈原塑造成为正道直行、眷恋故国的道德楷模,这批作品大致在西汉中后期被结集,流传至东汉,王逸对其进行了修订增扩,最终形成了《楚辞章句》这部楚辞学最重要的选本。这个选本广泛流传,它的阐释倾向抑制了对屈骚的其他理解,深刻影响了从汉代至今人们对屈原及其作品的基本认知,并最终完成屈原和楚辞的经典化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楚辞章句》 解释 汉代拟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本《楚辞章句》考证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4-81,共8页
本文考察了王逸《楚辞章句》在宋代流传的情况,它的版本源流,版刻款式,文句、篇目、章次的传异,并进行了必要的校理。通过考证可以看出:宋代《章句》流传既广,异本甚多,文句讹误现象十分严重。对今传的明翻家本《楚辞章句》更需... 本文考察了王逸《楚辞章句》在宋代流传的情况,它的版本源流,版刻款式,文句、篇目、章次的传异,并进行了必要的校理。通过考证可以看出:宋代《章句》流传既广,异本甚多,文句讹误现象十分严重。对今传的明翻家本《楚辞章句》更需进行全面系统的校勘整理,以便更好地为楚辞研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章句》 《楚辞考异》 宋本《章句》 明翻宋本《章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逸《楚辞章句》中的双音词 被引量:5
4
作者 朱舫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楚辞章句》 现代汉语 章句》 《离骚》 动补式 《天问》 王逸 构词方式 同素异序词 《楚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绍祖校刊《楚辞章句》及其评点学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剑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107,167,共11页
明万历十四年(1586)冯绍祖校刊王逸《楚辞章句》,在《楚辞》评点史乃至《楚辞》学史上地位都颇为重要。该本以王逸《楚辞章句》为底本,又借助于评点形式,吸纳了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有"裨益"之处,从而融三家... 明万历十四年(1586)冯绍祖校刊王逸《楚辞章句》,在《楚辞》评点史乃至《楚辞》学史上地位都颇为重要。该本以王逸《楚辞章句》为底本,又借助于评点形式,吸纳了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有"裨益"之处,从而融三家注之精华于一本之中,这体现了校刊者冯绍祖的独特思考。该本之问世,对于进一步打破朱熹《楚辞集注》的垄断,推进《楚辞》诠释多元化走向有重要贡献和意义。冯绍祖从前世诸家著作中选取相关评语,以眉批、旁批、总评等评点形式置于该书之中,这反映了当时评点刻本的真实面貌及共同形态,但这种评点观念与文人随阅随批之批点有很大差异。冯绍祖对于评语的选择,与其对屈子、屈赋的思考和认识紧密相关。该本所确定的评点形态、评家以及评点,均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绍祖 王逸《楚辞章句》 三家注 评点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兴祖《楚辞考异》所引《楚辞章句》六朝“古本”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3-47,共5页
洪兴祖校《楚辞》而撰《楚辞考异》,其中引《楚辞章句》“古本”22条。所谓“古本”,乃指六朝时《楚辞章句》传写本。从“古本”不但可以了解《楚辞章句》文句在六朝时流传的一些情况,更可以据以校正历代《楚辞章句》文句流传过程... 洪兴祖校《楚辞》而撰《楚辞考异》,其中引《楚辞章句》“古本”22条。所谓“古本”,乃指六朝时《楚辞章句》传写本。从“古本”不但可以了解《楚辞章句》文句在六朝时流传的一些情况,更可以据以校正历代《楚辞章句》文句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误、衍、倒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兴祖 《楚辞考异》 《楚辞章句》古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题名古传二义考辨──从《楚辞章句》到《屈原列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铮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离骚》 《楚辞章句》 王逸 二义 屈辞 《屈原列传》 《离骚经》 《离骚传》 章句》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逸《楚辞章句》韵语注新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雅萌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6-214,共9页
王逸《楚辞章句》中杂用训诂解句与韵语作注两种注解体例。训诂解句为汉儒解经的惯例,体现了汉代以来儒家将《楚辞》纳入自身经典体系的解释传统。而韵语注则在形式与内容上,皆具有民间神仙道术的色彩,与道经阐教说经的方式相似,在某种... 王逸《楚辞章句》中杂用训诂解句与韵语作注两种注解体例。训诂解句为汉儒解经的惯例,体现了汉代以来儒家将《楚辞》纳入自身经典体系的解释传统。而韵语注则在形式与内容上,皆具有民间神仙道术的色彩,与道经阐教说经的方式相似,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楚辞》在民间以仙教秘经的方式传播与教习的传统。虽韵语注的作者难得确论,但此注释体例中蕴含的思想背景与言说方式却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逸 《楚辞章句》 韵语注 道经 七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王逸《楚辞章句》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46-52,共7页
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以下简称《章句》)是传世最完整而时代最早的章句体训诂著作,因此,王逸《章句》既是研究《楚辞》的最重要的材料,也是训诂学应该注意的研究对象,要全面评价王逸训诂实践的得失,深入研究王逸的训诂思想及《楚辞... 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以下简称《章句》)是传世最完整而时代最早的章句体训诂著作,因此,王逸《章句》既是研究《楚辞》的最重要的材料,也是训诂学应该注意的研究对象,要全面评价王逸训诂实践的得失,深入研究王逸的训诂思想及《楚辞章句》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有待于方正之家。今仅就王逸《章句》的内容和价值作一点探索性的工作。 王逸《章句》体式宏大,观其大要,有释词与释句两端。请分别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章句》 王逸 训诂学 《楚辞 《离骚》 章句 研究对象 释句 释词 《招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章句》校证二则
10
作者 云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8,共1页
《楚辞章句》流传既古,亥豕帝虎,舛误甚多。余用明以来《章句》《补注》(“章句”部分)十多个刻本互校,并参验古注类书,对《章句》校勘是正,有一些收获。今略举二则,以示其例: 误而又衍之例:《招魂》“倚沼畦瀛”,王逸注云:“瀛,池中也... 《楚辞章句》流传既古,亥豕帝虎,舛误甚多。余用明以来《章句》《补注》(“章句”部分)十多个刻本互校,并参验古注类书,对《章句》校勘是正,有一些收获。今略举二则,以示其例: 误而又衍之例:《招魂》“倚沼畦瀛”,王逸注云:“瀛,池中也,楚人名池泽中曰瀛。”《章句》《补注》各本同;《文选》各本王注作“瀛,池中也,楚人名泽中曰灜”。案:“瀛,池中也”之“池”字各本误,字本作“泽”。《文选·蜀都赋》刘渊林注引《招魂》本句,又引“王逸云:瀛,泽中也”,则王注本作“灜,泽中也,楚人名泽中曰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章句》 校证 章句》 楚人 补注 《招魂》 刘渊 王逸注 《文选》 舛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批评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松青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经学林立与官方经学式微的双重背景下 ,王逸超拔于家派之外 ,以审美的眼光进行楚辞创作和批评 ,极大地发扬了楚辞的抒情传统 ,为汉末文学抒情性的全面复归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东汉 王逸 楚辞创作 楚辞批评 审美批评 抒情性 时代背景 经学 《楚辞章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研究的价值定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9-57,共9页
屈原和楚辞的研究 ,在两汉时期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自刘安作《离骚传》 ,遭到班固《离骚序》的批评 ,变换视角 ,反映了文学发展与传统学术分道扬镳形势下的价值转换 ,后又引起王逸的批驳 ,从而进一步建立起一套道德本位的价值模式 ... 屈原和楚辞的研究 ,在两汉时期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自刘安作《离骚传》 ,遭到班固《离骚序》的批评 ,变换视角 ,反映了文学发展与传统学术分道扬镳形势下的价值转换 ,后又引起王逸的批驳 ,从而进一步建立起一套道德本位的价值模式 ,更明确地体现了意识形态所发挥的导向社会共同行动的主要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离骚传》 《离骚序》 《楚辞章句》 批评模式 价值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庄刻《王注楚辞》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灵庚 王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6,共9页
日本庄允益刻《王注楚辞》传入国内后,颇受学人热捧,以为是《楚辞章句》系列中"精善"之本。然而,以现存《章句》七种明、清版本,与庄本逐篇逐句对勘后,发现其所用底本是明俞初刻本,绝非明豫章夫容馆本的仿写本;主校本是明冯... 日本庄允益刻《王注楚辞》传入国内后,颇受学人热捧,以为是《楚辞章句》系列中"精善"之本。然而,以现存《章句》七种明、清版本,与庄本逐篇逐句对勘后,发现其所用底本是明俞初刻本,绝非明豫章夫容馆本的仿写本;主校本是明冯绍祖刻本,参校本是朱燮元、朱一龙刻本;同时据洪氏《补注》《文选》校改底本文字,当校改而未及校改,不当校改而作无谓改易,甚至无任何版本依据而恣意增删、妄改。庄氏识断凡庸,眼界不高,对《章句》大加删削、改易,致令其刻本无源无统、不伦不类。《王注楚辞》绝非精善之本,不值得过度揄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章句》 庄允益 《王注楚辞 底本 校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楚辞学重要论著及版本述评
14
作者 张磊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80,68,共4页
对西汉至清代研究《楚辞》的重要论著及版本进行述评。
关键词 楚辞 著作 版本 述评 古代 《离骚传》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作者到读者构成的楚辞学史——评熊良智先生的《楚辞的艺术形态及其传播研究》
15
作者 牟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商务印书馆于近年出版了熊良智先生的最新力作《楚辞的艺术形态及其传播研究》,其中汇集了熊先生多年的思索与心血,可以称得上是“十年磨剑”之作。
关键词 楚辞 熊先生 言说方式 传播研究 诗歌创作 叙述角度 文学创作 冈村繁 赵逵夫 《楚辞章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论《楚辞》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德延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51,共11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在韵文方面,时间最早、社会意义和文学影响最大的除《诗经》以外,当推《楚辞》。“五四”文学革命的旗手鲁迅对于《楚辞》的研究,不仅功力雄厚,而且成绩卓著,对于作者及其作品既有全面的研究评析,又有个人独特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在韵文方面,时间最早、社会意义和文学影响最大的除《诗经》以外,当推《楚辞》。“五四”文学革命的旗手鲁迅对于《楚辞》的研究,不仅功力雄厚,而且成绩卓著,对于作者及其作品既有全面的研究评析,又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与阐发,对后来《楚辞》研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楚辞》研究 鲁迅 《史记·屈原列传》 《诗经》 《招魂》 《楚辞章句》 文心雕龙 《九歌》 《九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评几种有影响的《楚辞》旧注本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碧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83-87,共5页
西汉以来,为《楚辞》作注者很多,这里。仅选择几种有影响的注本,略作述评。 王逸的《楚辞章句》 王逸的《楚辞章句》是流传至今第一部最完整的注本。其显著特点如下: 第一,吸收、保存了前此各注家的研究成果。书中提到的注家有:西汉刘... 西汉以来,为《楚辞》作注者很多,这里。仅选择几种有影响的注本,略作述评。 王逸的《楚辞章句》 王逸的《楚辞章句》是流传至今第一部最完整的注本。其显著特点如下: 第一,吸收、保存了前此各注家的研究成果。书中提到的注家有:西汉刘安的《离骚传》;西汉刘向的《天问解》;扬雄的《天问解》;班固的《离骚章句》;贾逵的《离骚章句》。由于王逸提到了以上诸家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得以大致了解在王逸之前楚辞注本的概况。可惜的是王逸在引用前人的说法时,没有具体注明出处,以至我们难以穷究其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逸 旧注 《楚辞章句》 屈原 《楚辞 注本 作品 《离骚章句》 补注 《离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楚辞”之名──楚辞文体在汉代的接受情况刍议
18
作者 蒋方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9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楚辞 楚辞文体 《楚辞章句》 屈原作品 司马迁 书面作品 《楚辞 《汉书·艺文志》 《离骚》 口头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研究信息
19
作者 路志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6年第1期78-80,82+35,共5页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楚辞的主要代表作家是屈原。对这样一个公认的事实,有人怀疑,有人否定,但也有人不断地拿出了更多的佐证,证明它是翔实无疑的。本文作为信息,只谈如下三点:(一)屈原的姓氏:屈原的生死年月,古籍中没有准确的记载,经后人...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楚辞的主要代表作家是屈原。对这样一个公认的事实,有人怀疑,有人否定,但也有人不断地拿出了更多的佐证,证明它是翔实无疑的。本文作为信息,只谈如下三点:(一)屈原的姓氏:屈原的生死年月,古籍中没有准确的记载,经后人的考证,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终年约六十余岁。屈原的“原”,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平”。在《离骚》中,他又自称自己的名字为“正则”,字叫“灵均”。但是,屈原并不姓“屈”,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与楚王是同姓,姓“芈”。还有的记载说,楚王的始封君主是熊绎,所以屈家本姓“熊”。不管怎样说吧,本姓“芈”或“熊”的屈原,为何改姓“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贵族家庭 《九歌》 熊绎 灵均 屈瑕 祭神 《楚辞章句》 伍子 九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亦屈亦宋论《招魂》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招魂》 屈原 《离骚》 司马迁 郭沫若 庐江 艺术风格 《楚辞章句》 牵于俗而芜秽 生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