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楚辞章句》的屈子形象和游仙模式 |
张宏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2
|
模拟中的解释:论《楚辞章句》中的汉代拟作 |
杨思贤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3
|
宋本《楚辞章句》考证 |
李大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5 |
9
|
|
4
|
王逸《楚辞章句》中的双音词 |
朱舫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5
|
冯绍祖校刊《楚辞章句》及其评点学价值 |
罗剑波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6
|
洪兴祖《楚辞考异》所引《楚辞章句》六朝“古本”考 |
李大明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7
|
《离骚》题名古传二义考辨──从《楚辞章句》到《屈原列传》 |
王铮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8
|
王逸《楚辞章句》韵语注新探 |
刘雅萌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9
|
读王逸《楚辞章句》 |
杨钢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10
|
《楚辞章句》校证二则 |
云名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1
|
王逸的楚辞创作与批评 |
陈松青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2
|
楚辞研究的价值定位 |
熊良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13
|
日本庄刻《王注楚辞》考 |
黄灵庚
王琨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4
|
古代楚辞学重要论著及版本述评 |
张磊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5
|
从作者到读者构成的楚辞学史——评熊良智先生的《楚辞的艺术形态及其传播研究》 |
牟歆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鲁迅论《楚辞》 |
潘德延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7
|
略评几种有影响的《楚辞》旧注本 |
朱碧莲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8
|
说“楚辞”之名──楚辞文体在汉代的接受情况刍议 |
蒋方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8 |
0 |
|
19
|
楚辞研究信息 |
路志伟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86 |
0 |
|
20
|
亦屈亦宋论《招魂》 |
王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