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权的法律结构——以《森林法》的修改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裴丽萍 张启彬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08,共13页
2016年9月底公开征求意见的《森林法》修改意见稿明确了林权权利类型及内容,并进一步放松了林权流转的限制,成为修法亮点。然而,修改意见稿回避林权与森林资源公有产权的关系,导致林权性质和内容均存制度磗格:如森林财产权体系"一... 2016年9月底公开征求意见的《森林法》修改意见稿明确了林权权利类型及内容,并进一步放松了林权流转的限制,成为修法亮点。然而,修改意见稿回避林权与森林资源公有产权的关系,导致林权性质和内容均存制度磗格:如森林财产权体系"一物二权"、林权束结构叠床架屋,此无助于达致"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林改初衷。事实上,森林资源公有产权所有权——使用权的"两权分离"是林权产生的制度逻辑;作为"森林资源所有权"拆分的碎片,林权系以森林和林地为客体,包含森林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和林地承包权、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权利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所有权 自然资源使用权制度 林权 林权束 《森林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视域下森林资源保护红线管制立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周训芳 诸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5,共4页
森林资源是维持大气中碳平衡的重要杠杆。森林资源保护红线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民基本生态需求的森林资源保有量的最低数量界限,也是保障森林资源发挥减缓气候变化作用的数量底线。我国《森林法》应当确立森林资源保护红线理念... 森林资源是维持大气中碳平衡的重要杠杆。森林资源保护红线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人民基本生态需求的森林资源保有量的最低数量界限,也是保障森林资源发挥减缓气候变化作用的数量底线。我国《森林法》应当确立森林资源保护红线理念,将森林资源保护红线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创新土地规划制度,走出"林地"概念的怪圈,健全碳汇林业制度体系,以确保森林资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森林碳汇 森林资源保护红线 《森林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