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梦溪笔谈》的语法学贡献 被引量:3
1
作者 巫称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名著,有关语法学的内容只有五六条,但对于汉语语法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沈括在11世纪末已经成功地将语法变换分析方法运用于句式、虚词、语序的研究实践中。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后来也没有得到继承发展,但对汉... 《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名著,有关语法学的内容只有五六条,但对于汉语语法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沈括在11世纪末已经成功地将语法变换分析方法运用于句式、虚词、语序的研究实践中。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后来也没有得到继承发展,但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梦溪笔谈》 语法学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坞茶谭与《梦溪笔谈》中的茶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闫茂华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146-150,共5页
北宋科学家沈括以博洽、睿智的才识,借助竹坞茶谭平台,撰写《梦溪笔谈》,创造出中国古代科学的多项第一。散见于著作中的茶政茶法、茶树栽培、茶叶鉴定以及茶礼茶俗等文献,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容,体现了作者的茶文化观。沈括的竹坞茶... 北宋科学家沈括以博洽、睿智的才识,借助竹坞茶谭平台,撰写《梦溪笔谈》,创造出中国古代科学的多项第一。散见于著作中的茶政茶法、茶树栽培、茶叶鉴定以及茶礼茶俗等文献,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容,体现了作者的茶文化观。沈括的竹坞茶谭开创了宋代茶文化运动新模式,对中国茶文化发展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坞茶谭 《梦溪笔谈》 沈括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的茶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齐运东 《中国茶叶》 2007年第3期42-43,共2页
沈括(1031-1095)寺: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出身官宦,博学多才,在天文、历法、医药、饮食、音乐、卜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我国古代一个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沈括(1031-1095)寺: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出身官宦,博学多才,在天文、历法、医药、饮食、音乐、卜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我国古代一个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年轻时游历全国各地,可谓阅历丰富,加上他深厚的知识背景,晚年在镇江的梦溪完成了他的综合性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全书总计三十卷,其中《笔谈》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茶文化 古代科技史 百科全书 人物 沈括 杭州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梦溪笔谈》论中药材种植与采收
4
作者 唐细英 谢玲 陈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9-242,共4页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博学多才,在科学领域也作出了卓越成就。史书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博学多才,在科学领域也作出了卓越成就。史书记载:“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中药材种植 采收 古籍 北宋时期 史书记载 科学家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殿门天武官”考析
5
作者 王军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8,共6页
沈括《梦溪笔谈》"车驾行幸"条中,有关文字校正为"殿门天武官"相对较妥。殿门天武官的职责和身份特征与北宋宽衣天武禁军基本一致,应是宽衣天武禁军之俗称。宽衣天武是北宋皇宫宿卫禁军之一,平时主要承担把守殿门... 沈括《梦溪笔谈》"车驾行幸"条中,有关文字校正为"殿门天武官"相对较妥。殿门天武官的职责和身份特征与北宋宽衣天武禁军基本一致,应是宽衣天武禁军之俗称。宽衣天武是北宋皇宫宿卫禁军之一,平时主要承担把守殿门的任务,出行时则作为仪仗队伍的前导,其军士具有年纪偏大、选拔时重视身材外表、军服宽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北宋 天武 禁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梦溪笔谈》(节选)赏析(续)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厚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17期74-75,共2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农学著述渊远流长,农学专家人才辈出,有关农业技术与装备、农业种植、农业养殖方面的诗文亦散见于历代名家典籍之中。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先贤的创新智慧,促进当代的科学发展,使大家在了解古代农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农学著述渊远流长,农学专家人才辈出,有关农业技术与装备、农业种植、农业养殖方面的诗文亦散见于历代名家典籍之中。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先贤的创新智慧,促进当代的科学发展,使大家在了解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同时,得到人文熏陶与审美享受,提高本刊的文化品位与思想内涵,本刊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太原日报社高级编辑张厚余先生撰写农业古诗文的赏析文章,以飨读者诸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沈括 农业技术 农业种植 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化学初探
7
作者 麦维馨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S1期80-83,共4页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科学上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公孙龙、葛洪、宋应星、李时珍等就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梦溪笔谈》一书是我国十一世纪时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沈括(公元一○三一~一○九五年,一说公元一○三三—一○九七年)的不朽著作,...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科学上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公孙龙、葛洪、宋应星、李时珍等就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梦溪笔谈》一书是我国十一世纪时伟大的爱国主义学者沈括(公元一○三一~一○九五年,一说公元一○三三—一○九七年)的不朽著作,书中记录了当时的文学,艺术、历史、考古、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成就和作者的见解。最近看了《元刊梦溪笔谈》、《新校正梦溪笔谈》以及九本选注,选读,我对化学部分进行了初步探讨,现谈谈肤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化学现象 陨石 巫咸 苦泉 公元 石油 化学部分 冷光 铁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梦溪笔谈》(节选)赏析
8
作者 张厚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13期76-77,共2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农学著述渊远流长,农学专家人才辈出,有关农业技术与装备、农业种植、农业养殖方面的诗文亦散见于历代名家典籍之中。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先贤的创新智慧,促进当代的科学发展,使大家在了解古代农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农学著述渊远流长,农学专家人才辈出,有关农业技术与装备、农业种植、农业养殖方面的诗文亦散见于历代名家典籍之中。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先贤的创新智慧,促进当代的科学发展,使大家在了解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同时,得到人文熏陶与审美享受,提高本刊的文化品位与思想内涵,本刊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太原日报社高级编辑张厚余先生撰写农业古诗文的赏析文章,以飨读者诸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农业技术 沈括 民族传统文化 农业种植 科学发展 农业发展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科学文艺的优秀小品——谈《梦溪笔谈》中的两篇科学短文
9
作者 伯昂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1期14-17,共4页
新近选为高中语文教材的《梦溪笔谈》的《雁荡山》与《采药》,是两篇内容充实、文字优美的古代散文,用文学的语言笔触表达作者在科学上的真知创见,是极有价值的科学文艺小品.《雁荡山》《梦溪笔谈》里的每一则短文,原来都没有题目,我们... 新近选为高中语文教材的《梦溪笔谈》的《雁荡山》与《采药》,是两篇内容充实、文字优美的古代散文,用文学的语言笔触表达作者在科学上的真知创见,是极有价值的科学文艺小品.《雁荡山》《梦溪笔谈》里的每一则短文,原来都没有题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标题,是选本、教本或引用者给加上的.《雁荡山》这篇载于《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荡山 古代科学 《梦溪笔谈》 科学文艺 贯休 梦溪园 冲凿 植物生长 大林寺 植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兼论辽宋夏金时代的“回回”
10
作者 汤开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5-16,共12页
这是一篇旧文的重写,关于《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的解读,从清乾嘉至今,一直争讼不断。虽然目前回族史界主流意见已采用王日蔚先生"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结论,但此说除了"音转"这一语言学上的可能外,并... 这是一篇旧文的重写,关于《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的解读,从清乾嘉至今,一直争讼不断。虽然目前回族史界主流意见已采用王日蔚先生"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结论,但此说除了"音转"这一语言学上的可能外,并无足够的逻辑的历史证据来支撑其说,特别是这一结论无法解释在宋夏战争的高峰时期为什么宋朝的军事将领会提出"打回回(回鹘)"这样荒谬的口号。余一直坚持反对"回回即回鹘之音转"的观点,旧文《〈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完成于30年前,今检思旧文,除否定"回回即回鹘之音转"观点有足够的证据外,原来提出"回回是五代宋以后杂居于西夏境内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观点亦不太准确,且历史之证据链亦有断层。故重拾旧文,增补资料,修罅补漏,并将"回回"一词的传播延及辽夏金三朝,重新提出新的观点,即沈括所言之"回回"即是指唐以后来华的聚居在西夏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食商人,经宋辽金时代的发展,这一批回回分布区域越来越广,以致散布到西北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回回 回回双陆 回回寨 回回大食 回回国 回回军 回回卒 Dream ( Mengxibit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和《梦溪笔谈》
11
作者 武汉师院物理系<梦溪笔谈>注释小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3期76-85,共10页
一法家政治家沈括 沈括(公元一○三一年——一○九五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从二十四岁起,先后作过地方小官。一○七○年起,在中央政府任要职,积极参加王... 一法家政治家沈括 沈括(公元一○三一年——一○九五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从二十四岁起,先后作过地方小官。一○七○年起,在中央政府任要职,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一○七一年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一○七二年负责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的调查规划;一○七三年察访两浙农用水利,促进两浙水利和围田工程的兴建;一○七五年察访河北西路,加强了边防军事设施,同年,兼判军器监,使军器质量显著提高,产量成十倍的增长。在此期间他曾任三司使,管理财政,坚持减免下户役钱;他还曾出使于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一○七七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第二年)被贬至宣州(今安徽宜城)任知州。一○八○年,主持延州(今陕西西安)军事,屡立战功,后屡遭贬谪,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到澜州(今江苏镇江)梦溪隐居,直到六十五岁逝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淤田 磁针 王安石变法 磁石 凹面镜 儒家 老鹰 支承方法 劳动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梦溪笔谈·四则》的浅见
12
作者 许华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3期70-73,共4页
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选入了沈括《梦溪笔谈》四则。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对理工医农各类学生来说,学点古代科技说明文,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然而,语文教师对科技说明文,总有些望而生畏,感到内容陌生,文彩平淡,很难引人入胜,往往... 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选入了沈括《梦溪笔谈》四则。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对理工医农各类学生来说,学点古代科技说明文,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然而,语文教师对科技说明文,总有些望而生畏,感到内容陌生,文彩平淡,很难引人入胜,往往望而却步。 匡亚明同志在该书序言中指出:“语文教师的任务不光在于传授语文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科技说明文 石油 凹面镜 古代科技文献 我国古代 科学论断 劳动人民 语文教师 徐中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唱论歌诀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莺燕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本文选择宋代唱论歌诀体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之“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张炎《词源》中的《讴曲旨要》以及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的《遏云要诀》出现的重要歌唱术语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歌诀在宋代... 本文选择宋代唱论歌诀体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之“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张炎《词源》中的《讴曲旨要》以及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的《遏云要诀》出现的重要歌唱术语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歌诀在宋代的传播,总结了宋代唱论对演唱方法的追求包括“字正”、“腔真”、“气盛”三大部分,对演唱的最高要求是“无磊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论歌诀 《梦溪笔谈》 《讴曲旨要》 《遏云要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学研究新进展:古老学科的新力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立军 薛进庄 范若颖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326,共4页
地层中丰富的化石,记录着古生态、古环境、古地理演化的重要信息,是追溯地球表层系统演化的重要实证资料。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学是古生物学研究中最具悠久历史的领域。人们在识别了化石的基本特征之后,接下来便是思考其分类位置、地... 地层中丰富的化石,记录着古生态、古环境、古地理演化的重要信息,是追溯地球表层系统演化的重要实证资料。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学是古生物学研究中最具悠久历史的领域。人们在识别了化石的基本特征之后,接下来便是思考其分类位置、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等问题。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已有对化石及其地理分布的朴素认识(邓龙华,1976)。古脊椎动物、古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被魏格纳作为其大陆漂移学说的重要证据(殷鸿福等,1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漂移学说 古地理学 魏格纳 《梦溪笔谈》 古生态学 古脊椎动物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理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雄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5,共7页
关键词 胡道静 中国 科学技术史 沈括 《梦溪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淮南路——毕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瑞良 《出版科学》 1995年第3期36-36,共1页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公元1031~1095年)是钱塘(今杭州)人,但他和淮南路管辖区有很深的因缘。 北宋的京都在东京开封。从钱塘到开封,淮南是必经之路。沈括从入仕到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退职闲居,在三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他当过多种京...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公元1031~1095年)是钱塘(今杭州)人,但他和淮南路管辖区有很深的因缘。 北宋的京都在东京开封。从钱塘到开封,淮南是必经之路。沈括从入仕到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退职闲居,在三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他当过多种京官,从馆阁校勘、史馆检讨、集贤校理、知制诰、龙图阁待制直到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等职,又多次外放,当过县令、河北西路察访使,知青州、延州,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谪均州团练副使,徙秀州,晚年居润州。从地方官到京官,又从京官到地方官,沈括多次奔忙于京都和外地之间,也多次经过淮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淮南地区 毕昇 仕宦生涯 东京开封 地方官 三司使 安抚使 公元 管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括的竹坞茶谭 被引量:1
17
作者 凯亚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147-148,共2页
沈括的竹坞茶谭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沈括,也是一位才识不凡的茶学大师,并有种种啜茗轶闻流传于世。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即今杭州)人。宋仁宗嘉佑年间进士。宋神宗在位之时,... 沈括的竹坞茶谭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沈括,也是一位才识不凡的茶学大师,并有种种啜茗轶闻流传于世。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即今杭州)人。宋仁宗嘉佑年间进士。宋神宗在位之时,他曾参与王安石的变法活动,并任提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梦溪园 《苏沈内翰良方》 学术交流 学术探讨 文化内涵 史料价值 茶学文献 啜茗 文化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个秀才”的修辞论析
18
作者 于全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8-60,共3页
“半个秀才”的修辞论析●于全有鲁迅小说《孔乙己》里,在写到咸亨酒店里的孔乙己被周围的众人取笑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 “半个秀才”的修辞论析●于全有鲁迅小说《孔乙己》里,在写到咸亨酒店里的孔乙己被周围的众人取笑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修辞手法 上下文语境 《古柏行》 论析 逻辑前提 文学语言 中学语文教学 华罗庚 《梦溪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沈括的科学方法
19
作者 李志林 《江海学刊》 1982年第5期17-21,共5页
沈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教授所誉: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著《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第289、290页)但是,沈括作为哲学家... 沈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教授所誉: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著《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第289、290页)但是,沈括作为哲学家,以往却几乎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括 科学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史 《梦溪笔谈》 科学史家 科学家 李约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毕昇研究深入下去——关于毕昇墓碑的研究方法问题
20
作者 李瑞良 《出版科学》 1997年第1期36-40,共5页
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毕昇墓碑,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这几年,对这通墓碑的研究日见广泛深入,这是可喜的现象。笔者有幸参加了1995年12月在英山举行的毕昇墓碑研讨会,并追随诸位专家学者,到英山东河乡毕氏墓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最近又重新翻览... 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毕昇墓碑,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这几年,对这通墓碑的研究日见广泛深入,这是可喜的现象。笔者有幸参加了1995年12月在英山举行的毕昇墓碑研讨会,并追随诸位专家学者,到英山东河乡毕氏墓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最近又重新翻览报刊上的所有重要论文,探究了各方面的论点,深深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墓碑 活字印刷 湖北英山 思想方法 毕昇 同名同姓 实物资料 《梦溪笔谈》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