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2014年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基于《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婉桐 陈昊琳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1,共3页
综合性探讨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研究成果的论文并不多见。本文对两种档案学核心期刊《通讯》、《研究》上发表的与档案信息服务相关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
关键词 《档案学研究》 《档案学通讯》 档案信息服务 综合档案 文献计量 学分 研究成果 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指数的《档案管理》(2006年-2015年)影响力研究——兼与《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相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玲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2006年-2015年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期刊的hc指数和hd指数分别进行统计,然后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对《档案管理》的现实与潜在影响力进行了描述,并与《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档案管理》10年来影响力平... 以2006年-2015年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期刊的hc指数和hd指数分别进行统计,然后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对《档案管理》的现实与潜在影响力进行了描述,并与《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档案管理》10年来影响力平稳发展,呈逐年攀升态势,各年度期刊论文平均质量高,论文价值和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释放期约为五年左右;hc指数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测度稳定性好,hd指数对期刊的网络传播速度反应灵敏,对期刊的潜在影响力测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 H指数 影响力 《档案学研究》 《档案学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人和他的期刊——访《档案学通讯》总编辑胡鸿杰博士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海莉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0,共4页
胡鸿杰简介:胡鸿杰,男,1958年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管理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至1986年供职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1986年至1996年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先后担任总编室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和《办公室业务》杂志社主编。1996... 胡鸿杰简介:胡鸿杰,男,1958年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管理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至1986年供职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1986年至1996年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先后担任总编室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和《办公室业务》杂志社主编。1996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第三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类委员会委员、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关与办公室管理、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和档案学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通讯》 总编辑 博士 胡鸿 期刊 人和 栏目主持人 嘉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度、宽度与高度——基层档案馆馆长视野中的中国档案学
4
作者 章华明 于喆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一直以来,关注档案学,谋求档案学的发展,一直是档案学界的热点话题。2005年,关于档案学的学术尊严问题因为胡鸿杰在《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5、6期发表的《论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一文,开始受到关注。其中代表性的文章有任宝兴的《对... 一直以来,关注档案学,谋求档案学的发展,一直是档案学界的热点话题。2005年,关于档案学的学术尊严问题因为胡鸿杰在《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5、6期发表的《论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一文,开始受到关注。其中代表性的文章有任宝兴的《对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几点看法——兼与胡鸿杰教授商榷》,王广宇的《中国档案学尊严的解读与实现》,高大伟的《中国档案学尊严的回归——基于学科范畴体系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学 基层档案 《档案学通讯》 学术尊严 长度 馆长 宽度 热点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交流与合作 共同为档案事业 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5
作者 徐拥军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7,共2页
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北京档案》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聘任的研究员)是《北京档案》的重要作者和忠... 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北京档案》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聘任的研究员)是《北京档案》的重要作者和忠实读者。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师生(其中相当部分教师是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是《北京档案》刊发文章数量排名第二的群体,超过474篇。《北京档案》的知识性、专业性和前瞻性,为我们档案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选题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通讯》 中国人民大学 档案事业 文献资源 交流与合作 文章数量 档案学术研究 选题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带渐宽终不悔——记我国档案学著名学者陈兆祦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素平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4-16,共3页
1990年的一天,一架由美国飞抵的波音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走下一位手提铁皮柜的先生。笨重的铁柜与机场气象极不协调。这位先生如此费劲带这东西何用?原来这铁柜是美国当今常用的卷柜,其设计之合理、使用之方便优于我国目前常用的卷柜,... 1990年的一天,一架由美国飞抵的波音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走下一位手提铁皮柜的先生。笨重的铁柜与机场气象极不协调。这位先生如此费劲带这东西何用?原来这铁柜是美国当今常用的卷柜,其设计之合理、使用之方便优于我国目前常用的卷柜,他就是刚刚访美归来的我国档案界著名学者陈兆祦。盛夏的北京,骄阳似火。陈兆祦办公室因摆满书柜、文件柜而显得分外狭小。我去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兆祦 访美归来 中国档案学 北京机场 《档案学通讯》 文件运动周期 衣带渐宽 中国档案事业 机关档案 波音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档案学研究特点之比较
7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3-43,共1页
朱玉媛、周璐在2009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上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中外档案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调研,从研究内容、研究主体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中外档案学研究的特点。
关键词 档案学研究 中外 《档案学通讯》 研究成果 数据统计 研究主体 朱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对《档案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8
作者 许见亮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共2页
许见亮:《档案管理》的定位首先应该是学术性期刊,但一翻开杂志,人物版就赫然在目,给人一头雾水之感。作为档案学研究者、业务工作者和档案业务指导者,读者首先想看到的似乎并不是这些。(蔡:其实《档案管理》的宣传是综合性业务指导... 许见亮:《档案管理》的定位首先应该是学术性期刊,但一翻开杂志,人物版就赫然在目,给人一头雾水之感。作为档案学研究者、业务工作者和档案业务指导者,读者首先想看到的似乎并不是这些。(蔡:其实《档案管理》的宣传是综合性业务指导性杂志。90%的读者是基层普通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通讯》大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档案学专业 管理学院 安徽大学 研究生 《档案学通讯》 档案工作者 档案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背景下科研档案开放共享模式研究
9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共1页
虞香群发表于《档案学通讯》2023年第5期的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中指出,科研档案是国家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信息支撑,其开放共享对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伴随着“... 虞香群发表于《档案学通讯》2023年第5期的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中指出,科研档案是国家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信息支撑,其开放共享对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伴随着“数字科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依靠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如科研档案资源、科学数据等来支撑国家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提升在国际科技竞争和综合能力中的竞争力,业已成为当今各国发展的共识。为此,在分析科研档案开放共享业务活动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融合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的价值取向、发展趋势而提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背景下科研档案开放共享模式。该模式以融合发展为建构理念,以服务科技创新为价值目标,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切入点,主要基于协同理论、知识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档案价值论而构建,包括总体目标、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共享内容、参与领域五个要素,其开放共享类型分为内外部共享方式、权益性共享方式两种,其实现策略包括目标层、制度层、资源层、服务层、技术层、安全层、保障层七个维度。该模式旨在为科研档案开放共享研究以及为实现开放共享提供一种独具特色的实现路径,不仅是为科研档案为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开展科研档案开放共享作出尝试与探索,同时也是新时期对科研档案自身业务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档案 《档案学通讯》 开放共享 科技信息资源 大科学时代 国家科技创新 科学数据 协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天府”是职官还是职能机构——对《〈周礼·天府〉考论—兼驳“天府”为档案馆库说》一文的几点疑惑 被引量:5
10
作者 管先海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5期刊发了赵彦昌先生的《〈周礼.天府〉考论——兼驳“天府”为档案馆库说》一文(以下简称“赵文”)。“赵文”千方百计论证“天府”不是收藏东西的地方而是职官的名称.对我国档案学界认为“天府”为保存档... 《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5期刊发了赵彦昌先生的《〈周礼.天府〉考论——兼驳“天府”为档案馆库说》一文(以下简称“赵文”)。“赵文”千方百计论证“天府”不是收藏东西的地方而是职官的名称.对我国档案学界认为“天府”为保存档案的机构的18个学者观点一一给以驳斥否定,最后总结说:我们可以看出以上学者或者直接认为西周存放档案的处所为“天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能机构 档案 天府 考论 周礼 职官 西周 《档案学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点档案界“高频词语”(五):实物档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汉中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9-79,共1页
据文献检索,“实物档案”最早出现于1884年,现已检索到540篇,最高峰是2013年,全年发表涉及“实物档案”概念的文献达54篇,2017年达45篇,至今势头不减,也可算是档案界的“高频词语”。文献作者虽多为基层档案工作者,其中也不乏... 据文献检索,“实物档案”最早出现于1884年,现已检索到540篇,最高峰是2013年,全年发表涉及“实物档案”概念的文献达54篇,2017年达45篇,至今势头不减,也可算是档案界的“高频词语”。文献作者虽多为基层档案工作者,其中也不乏高校学者,发表期刊有一般业务刊物,也有《档案学通讯》等业界的核心刊物,同时也伴随着争议的声音,有学者认为:“实物档案”概念的提出,给档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混乱,应予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档案 档案 词语 高频 《档案学通讯》 档案工作者 盘点 文献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业务流程外包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琳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1,共2页
档案业务流程外包的必然性企业档案信息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息条件之一,也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管理好企业档案,我国各级档案管理行政部门制定颁布了许多相关的管理条例与制度,不少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然... 档案业务流程外包的必然性企业档案信息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息条件之一,也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管理好企业档案,我国各级档案管理行政部门制定颁布了许多相关的管理条例与制度,不少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然而,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档案信息 企业档案管理 业务流程外包 档案利用 基层档案 档案业务 档案专业 电子文件信息 管理条例 《档案学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档案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1
13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2,共1页
如何即时采取措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决定了档案机构能否为人类文化和记忆的留存尽到应有的责任。杨安莲在2009第一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对国外档案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档案机构 做法 国外 《档案学通讯》 借鉴 人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对档案的侵袭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4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36,共1页
自然力对人类的破坏仍然是一种非常强大而又恒久存在的威胁,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档案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王良城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3期上撰文分析了常见自然灾害发生时对档案馆和档案造成的损毁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自然力对人类的破坏仍然是一种非常强大而又恒久存在的威胁,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档案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威胁。王良城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3期上撰文分析了常见自然灾害发生时对档案馆和档案造成的损毁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部门灾害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档案 《档案学通讯》 2010年 灾害防治 档案部门 自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服务社会化研究 被引量:1
15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5,共1页
饶圆在2009年第6期的《档案学通讯》上就档案服务社会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档案服务社会化 《档案学通讯》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档案核心期刊文摘12则
16
作者 胡绍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2,共3页
公权与私权的平衡:公民档案利用权充分实现的必要条件 高畅、蒋卫荣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公民档案利用权不能完全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公权与私权关系的失衡。作者在论述了公权与私权的概念及其关系后。
关键词 档案利用权 核心期刊 《档案学通讯》 文摘 兄弟 私权 公权 公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档案核心期刊文摘八则
17
作者 胡绍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1,共2页
文化共生环境下档案文化发展动力研究张东华、刘名福在《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文化共生是各种文化相互依存、共栖、共存的文化状态。
关键词 《档案学通讯》 核心期刊 文摘 兄弟 文化发展 2010年 动力研究 共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档案核心期刊文摘9则
18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77,共2页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共性与差异 匡定发、吴文革在《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3期撰文,就上述命题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分析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共性与差异.有助于准确把握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政... 论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共性与差异 匡定发、吴文革在《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3期撰文,就上述命题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分析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共性与差异.有助于准确把握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制度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开放 核心期刊 政府信息公开 《档案学通讯》 文摘 兄弟 制度建设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档案核心期刊文摘12则
19
作者 胡绍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0,共3页
陈祖芬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档案学共同体是进行档案学科学研究,拥有档案学范式的科学共同体。他们是致力于档案学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一群人.是档案科学的主体。
关键词 《档案学通讯》 核心期刊 科学共同体 文摘 兄弟 科学研究 档案科学 陈祖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档案核心期刊文摘9则
20
作者 胡绍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79,共2页
再论网络档案学及其学科构建倪代川、戚颖在《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5期撰文,系统分析了网络档案学的现状,并从认识论的角度,阐释出网络档案学研究的重要性,从战略、理论、实践三个视角,探析如何构建网络档案学学科的路径,明确指出,构建... 再论网络档案学及其学科构建倪代川、戚颖在《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5期撰文,系统分析了网络档案学的现状,并从认识论的角度,阐释出网络档案学研究的重要性,从战略、理论、实践三个视角,探析如何构建网络档案学学科的路径,明确指出,构建网络档案学是网络环境下档案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通讯》 核心期刊 网络环境 文摘 兄弟 档案学研究 学科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