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分子:欲望的跃动与角色的回归——从《围城》、《洗澡》、《废都》、《桃李》说起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郁琪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围城》 《洗澡》 《废都》 《桃李》 小说 社会责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李》(长篇小说)(张者,《大家》2002年第2期)
2
作者 蔡兴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0-151,共2页
看到张者的长篇小说《桃李》,我觉得终于有人以形象的文字加入人文精神失落的讨论了。张者这回的长篇作品大致没有脱离他先前发表的中篇小说的题材范围,还是他所熟悉的博士、硕士,还是发生在大学校园,当然,
关键词 张者 《桃李》 长篇小说 题材范围 中篇小说 失落 作品 博士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李
3
作者 张者 李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桃李》 校园小说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围城》 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生活“后青春期”的绝唱——关于张者《桃花》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61,共2页
2002年,北大学子张者因一部描写大学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桃李》蜚声文坛。经过近5年的积淀,张者又创作了《桃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桃花》和《桃李》被称为姊妹篇,确实有它主题的持续性,就是对中国大学文化的一种关... 2002年,北大学子张者因一部描写大学校园生活的长篇小说《桃李》蜚声文坛。经过近5年的积淀,张者又创作了《桃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桃花》和《桃李》被称为姊妹篇,确实有它主题的持续性,就是对中国大学文化的一种关注。大学文化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在当今中国尤其如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把握它、表现它。张者的把握和表现是独特的,小说中透露出的讽刺性,有一种软幽默。作品反映了校园中硕士博士这些人后青春期的特殊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生活 青春期 桃花 长江文艺出版社 大学文化 《桃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牧之早期作品中的电影语言创新——以三部代表作为例兼论其表演艺术
5
作者 唐渊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79-80,共2页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袁牧之的作品不多,但却集中体现了他的编导以及表演功力.《桃李劫》《风云儿女》和《马路天使》因为流传甚广而具有代表意义,体现出袁牧之在电影语言(尤其是...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袁牧之的作品不多,但却集中体现了他的编导以及表演功力.《桃李劫》《风云儿女》和《马路天使》因为流传甚广而具有代表意义,体现出袁牧之在电影语言(尤其是声音和画面)上的创新.本文拟以袁牧之的这三部银幕代表作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电影语言创新,兼论其表演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牧之 电影语言 《桃李劫》 《风云儿女》 《马路天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