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数阶自治动力学系统初值问题的递推公式及其应用
1
作者 符五久 周林 +1 位作者 邓建杰 游泳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62,共7页
对分数阶微分动力学系统进行数值计算时,直接离散微分方程存在长时程储存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将微分方程做一次积分,然后再离散化;同时,给出一个递推公式,并讨论它的适用条件。用该递推公式计算一些常见的非线性问题所得的结果... 对分数阶微分动力学系统进行数值计算时,直接离散微分方程存在长时程储存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将微分方程做一次积分,然后再离散化;同时,给出一个递推公式,并讨论它的适用条件。用该递推公式计算一些常见的非线性问题所得的结果都与其他数值方法的结果一致。由于二维分数阶连续动力学系统是否有混沌运动尚未有定论,应用这个递推公式对二维连续耦合Logistic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该系统仅由平衡点通过Hopf分岔产生极限环,不存在混沌运动。最后,给出分数阶二维连续Logistic系统运动的李雅普诺夫指数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自治动力学系统 初值问题 递推公式 二维连续Logistic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裂变的动力学问题
2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0-140,共1页
J.Kliman等著。2002年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核裂变的动力学问题》 J.Kliman 世界科学出版社 物理现象 超重元素 合成 放射性离子束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动力学的优化算法熵
3
作者 唐泉 王鹏 辛罡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在优化系统分析和研究中,熵是一种常用的描述手段,针对不同优化系统动态行为和熵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动力学的优化算法熵。首先基于物理学中的布朗运动与采样行为的相似性提出优化问题的布朗运动描述方... 在优化系统分析和研究中,熵是一种常用的描述手段,针对不同优化系统动态行为和熵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动力学的优化算法熵。首先基于物理学中的布朗运动与采样行为的相似性提出优化问题的布朗运动描述方法。将优化问题力学表达转化为能量的形式引入薛定谔方程,提出基于量子动力学的优化算法;然后结合优化问题在薛定谔方程下的概率表达得到优化算法熵;最后对目标函数约束下的粒子随机行为进行分析,给出了量子动力学下优化系统的基本搜索行为与熵的关系。实验从参考能量、自由粒子动能和目标函数扰动3个不同方面跟踪和分析优化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熵的变化趋势,验证了熵与优化系统搜索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量子动力学的优化算法熵可以深入分析优化过程,为研究优化算法给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动力学 优化问题 布朗运动 薛定谔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地核中U、Th的分布、核裂变及其对地球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鲍学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2-92,共11页
笔者认为地球的外地核中存在大量的生热元素U和Th,它们正是驱动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包括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按照地震波资料,地球内部最热的地区在太平洋中部,地磁资料表明地磁中心及相应的热对流中心也向太平洋板块偏离400km,因此U、T... 笔者认为地球的外地核中存在大量的生热元素U和Th,它们正是驱动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包括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按照地震波资料,地球内部最热的地区在太平洋中部,地磁资料表明地磁中心及相应的热对流中心也向太平洋板块偏离400km,因此U、Th更多地富集在太平洋之下的外地核中。前寒武纪天然核反应堆的发现及行星质量与光度的研究显示,外地核中的U、Th存在周期性核裂变,太平洋热点火山岩及其包体中富集与U、Th核裂变或衰变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惰性气体也说明了这一点。外地核中的U、Th存在周期性的核裂变可能是地质历史中超静磁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地球上火山活动等地质作用存在节律性及地球膨胀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h分布 外地核 地球动力学 核裂变 惰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裂变过程动态模拟计算的动力学系数
5
作者 邢静如 王尚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6-101,共6页
本文利用(c,h,a)三参数旋转体模型计算了形变核的相对表面能、相对库仑能及相对转动能。这些相对能量与具体核无关,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于核裂变动态过程的模拟计算。利用这些结果,计算了一些核的形变位能随三参数变化的情况,给出了裂变... 本文利用(c,h,a)三参数旋转体模型计算了形变核的相对表面能、相对库仑能及相对转动能。这些相对能量与具体核无关,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于核裂变动态过程的模拟计算。利用这些结果,计算了一些核的形变位能随三参数变化的情况,给出了裂变位垒高度,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对^(236)U的形变位能曲面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用Werner—Wheeler方法计算了形变核的惯性质量和粘滞张量随三参数变化情况,对断点线方程作了深入讨论,为核裂变动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准备了必要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裂变 动态模拟 动力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造山带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的思考
6
作者 程谦恭 王玉峰 +3 位作者 林棋文 冯止依 明杰 何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8-3254,共17页
高速远程滑坡是地球岩石圈造山带多见的一类大规模、多相变、跨尺度的地表固体物质迁移过程,其动力学机理是国际地球科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与亟待解决的重大前沿性课题。喜马拉雅造山带被誉为全球变化与环境灾害的天然实验室,其在复杂... 高速远程滑坡是地球岩石圈造山带多见的一类大规模、多相变、跨尺度的地表固体物质迁移过程,其动力学机理是国际地球科学领域长期关注的热点与亟待解决的重大前沿性课题。喜马拉雅造山带被誉为全球变化与环境灾害的天然实验室,其在复杂内外动力地质背景下孕育的高速远程滑坡,不仅是解决国际滑坡动力学科学难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同时滑坡灾害风险防控亦是影响南亚交通廊道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关键工程地质难题。本文首先阐明了喜马拉雅造山带高速远程滑坡孕育的内外动力地质背景;然后根据喜马拉雅造山带高速远程滑坡发育的动力学特征,主要从摩擦热熔融动力学机理、破碎相依动力学机理、路径相依动力学机理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要述评;最后指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进一步研究应重点关注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即:高速远程滑坡摩擦生热矿物相变机理研究、高速远程滑坡破碎相依能量转换机理研究、高速远程滑坡路径相依流态转化机理研究。相关认识对于推动造山带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和制定风险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高速远程滑坡 动力学机理 述评 关键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金属矿山深部开采中的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144
7
作者 李夕兵 姚金蕊 宫凤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51-2563,共13页
从深部开采环境阐述了金属矿硬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的储能特征,并从深部开采工艺方面分析了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连续采矿方法已经成为未来深部开采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认为处于高应力下的硬岩矿体在承受连续采矿法带来的... 从深部开采环境阐述了金属矿硬岩在高地应力作用下的储能特征,并从深部开采工艺方面分析了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连续采矿方法已经成为未来深部开采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认为处于高应力下的硬岩矿体在承受连续采矿法带来的动力扰动时,可以认为是岩石动静组合的受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分析了硬岩矿山在深部开采中的几个关键动力学问题,主要包括:硬岩矿山深部开采中的系统扰动和岩爆、深部开采中爆破引发的矿震及巷道失稳现象、深部硬岩开采中的能量释放与有序调控。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证明,硬岩金属矿山深部开采中存在的很多动力学问题可以利用岩石动静组合加载理论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这对深部采矿的工程实践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 金属矿山 深部开采 动力学问题 岩爆 诱导崩落 非爆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动力学的某些轴对称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俊英 程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4-131,共8页
用波动方程的函数不变解方法对具有任意自相似指数的空间轴对称弹性动力学问题求得了一般解。用本文方法可以迅速将所论问题化的Riemann—Hifbert问题或Keldysh-Sedov混合问题.并可以相当简单地得到问题的... 用波动方程的函数不变解方法对具有任意自相似指数的空间轴对称弹性动力学问题求得了一般解。用本文方法可以迅速将所论问题化的Riemann—Hifbert问题或Keldysh-Sedov混合问题.并可以相当简单地得到问题的闭合解、作为实例,文中对若干问题进行了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动力学 自相似解 轴对称问题 R-H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khoff系统动力学逆问题的两种提法和解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永发 梅凤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研究了Birkhoff系统动力学逆问题,给出逆问题的两种提法和解法,包括由普遍原理出发,根据运动性质组建运动方程问题,以及广义Poisson方法和动力学逆问题.
关键词 分析力学 动力学问题 BIRKHOFF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任意分支结构动力学问题的传递矩阵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柳贡民 陈浩 +1 位作者 李帅军 李艳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417,共7页
介绍了一种求解任意分支结构动力学问题的传递矩阵方法。对于包含任意分支结构的系统首先选择一条主传递路径,然后根据各子分支的影响确定主传递路径上分支点前后状态向量间的传递矩阵,再由主传递路径上其余单元的传递矩阵,按照链式系... 介绍了一种求解任意分支结构动力学问题的传递矩阵方法。对于包含任意分支结构的系统首先选择一条主传递路径,然后根据各子分支的影响确定主传递路径上分支点前后状态向量间的传递矩阵,再由主传递路径上其余单元的传递矩阵,按照链式系统传递矩阵方法求解结构动力学问题。与以往的传递矩阵方法求解过程相比,新方法具有变量自由度数少、求解过程简单和推导结果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求解多种含分支结构的弹性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最后用部分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分支结构 动力学问题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结构动力学设计中的广义逆特征值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书 卓家寿 任青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将对称结构动力学设计问题归结为一类含设计参数的广义逆特征值问题,以结构的动态特性指标作为设计准则来设计结构,通过建立等效的非线性方程组,利用Newton法求解其设计参数,使得到的结构具有满足设计要求的动态特性。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动力学 问题 广义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机床爬行问题的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5
12
作者 毕世英 杨晓京 +1 位作者 李浙昆 陈贵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16,197,共3页
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机床的爬行问题和运动不平稳性进行了动力学仿真。根据机床直线传动的力学模型,通过比较多种影响机床爬行因素的参数方案,分析了机床的爬行问题,获得了最优结果。
关键词 机床 动力学仿真 爬行问题 运动平稳性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动力学轴对称问题的理论解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熙 龚育宁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3-101,共9页
本文给出了弹性动力学轴对称问题基本方程的一种理论解。它由满足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准静态解和满足齐次边界条件的动态解的叠加构成。在求得准静态解后,代入基本方程,得到动态解所需满足的非齐次方程。由相应的齐次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定... 本文给出了弹性动力学轴对称问题基本方程的一种理论解。它由满足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准静态解和满足齐次边界条件的动态解的叠加构成。在求得准静态解后,代入基本方程,得到动态解所需满足的非齐次方程。由相应的齐次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定义了有限Hankel变换。通过这种变换及Laplace变换,求得动态解,从而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理论解。文中通过对一个实例求解,表明该方法求解过程简便,实用,求解结果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动力学 轴对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艾比湖沿岸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强 陈正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艾比湖沿岸作为新疆干旱区生态系统中内陆封闭绿洲子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大规模的水土开发的进行,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和原理为指导,构建基本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果反馈关系,在结构和关... 艾比湖沿岸作为新疆干旱区生态系统中内陆封闭绿洲子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大规模的水土开发的进行,产生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和原理为指导,构建基本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和生态环境问题因果反馈关系,在结构和关系的基础上,对艾比湖沿岸绿洲子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艾比湖沿岸 生态环境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动力学的自组织优化算法求解TSP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婷 陈玉旺 汪烨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5-720,共6页
旅行商问题(travelingsale sman problem,TSP)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定义离散状态变量和局部适应度的基础上,分析了TSP优化解的微观特征;将自组织临界(self-organized critic ality,SOC)的概念引入到组合优化领域,提出了... 旅行商问题(travelingsale sman problem,TSP)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定义离散状态变量和局部适应度的基础上,分析了TSP优化解的微观特征;将自组织临界(self-organized critic ality,SOC)的概念引入到组合优化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值动力学的自组织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快速下降和间断涨落的动态搜索过程,高效地遍历解空间中的局部最优解.针对TSPLIB中典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其求解效率和优化性能均优于模拟退火和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文中算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有助于从系统角度理解组合优化问题的复杂性,并分析合理的优化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问题 组合优化 极值动力学 自组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问题描述单边接触的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天健 王天舒 +1 位作者 李俊峰 钱卫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7-633,共7页
针对弹簧?阻尼(spring-damp,SD)并联模型描述机器人接触作业时需要耗时调节刚度、阻尼系数,并在接触末端额外安装力传感器等缺陷,基于互补问题,描述空间机械臂末端与目标的单边接触,推导具有紧凑数学形式的空间机器人接触动力学模型。采... 针对弹簧?阻尼(spring-damp,SD)并联模型描述机器人接触作业时需要耗时调节刚度、阻尼系数,并在接触末端额外安装力传感器等缺陷,基于互补问题,描述空间机械臂末端与目标的单边接触,推导具有紧凑数学形式的空间机器人接触动力学模型。采用Lemke算法设计动力学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仿真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空间机器人 单边接触 互补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受限的一类非完整动力学系统的镇定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朝立 霍伟 谈大龙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228,共7页
考虑了控制受限的一类非完整动力学系统的镇定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经典非完整约束下的 Lagrange方程可化为扩展的链式系统 .利用滑动模态的思想和多步控制策略 ,设计了不连续反馈镇定律 ,该镇定律一方面满足控制受限条件 ,另一方面使得... 考虑了控制受限的一类非完整动力学系统的镇定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经典非完整约束下的 Lagrange方程可化为扩展的链式系统 .利用滑动模态的思想和多步控制策略 ,设计了不连续反馈镇定律 ,该镇定律一方面满足控制受限条件 ,另一方面使得闭环系统的状态收敛到预先给定的原点的任意小的 ε邻域中 .最后对移动机器人进行了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模态 移动机器人 非完整动力学系统 镇定问题 控制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学逆特征值问题的同伦解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书 王波 胡继忠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将结构动力学反问题视为拟乘法逆特征值问题,利用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同伦方法来解决结构动力学逆特征值问题,这种方法由于沿同伦路径求解,对初值的选取没有本质的要求。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同伦方法 逆特征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动力学问题重心有理插值配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兆清 马燕 唐炳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1-46,共6页
提出数值求解梁动力学问题的高精度重心有理插值配点法。采用重心有理插值张量积形式近似梁在任意时刻及位置挠度,运用配点法获得梁动力学问题控制方程与初边值条件的离散代数方程组。利用微分矩阵与矩阵张量积运算记号,将离散后代数方... 提出数值求解梁动力学问题的高精度重心有理插值配点法。采用重心有理插值张量积形式近似梁在任意时刻及位置挠度,运用配点法获得梁动力学问题控制方程与初边值条件的离散代数方程组。利用微分矩阵与矩阵张量积运算记号,将离散后代数方程组写成简洁矩阵形式。通过置换法施加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求解代数方程组,获得梁动力学问题在计算节点处位移值。数值算例表明,重心有理插值配点法具有算式简单、计算节点适应性好、程序实施方便、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LER-BERNOULLI梁 动力学问题 重心有理插值 微分矩阵 重心有理插值配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变分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立孚 周平 刘宗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91-1096,1116,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刚体动力学提出新的要求.应用变积方法,建立了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变分原理.推导出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变分原理的拟驻值条件.建立了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广义拟变分原理,说明了应用广义拟变分原理求得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刚体动力学提出新的要求.应用变积方法,建立了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变分原理.推导出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变分原理的拟驻值条件.建立了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广义拟变分原理,说明了应用广义拟变分原理求得问题的解析解和数值解的途径.借助算例说明了应用变分方法来研究刚体动力学初值问题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体动力学 拟变分原理 控制约束 初值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