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象征艺术初探
1
作者 李汝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6-49,共4页
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上,D·H·劳伦斯是一位最富有独创性而又引起了争论的作家。他的作品是一个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的统一体,他以超人的勇气浓墨重彩地描写性爱,抨击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的自然本性和人的价值的摧残,因此而惊世骇俗... 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上,D·H·劳伦斯是一位最富有独创性而又引起了争论的作家。他的作品是一个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的统一体,他以超人的勇气浓墨重彩地描写性爱,抨击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的自然本性和人的价值的摧残,因此而惊世骇俗,轰动了整个英国社会和文坛。在劳伦斯的作品里,处处闪烁着象征艺术的火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象征艺术 D·H·劳伦斯 象征意义 康妮 资本主义工业化 心理探索 人的自然本性 社会批判 贵族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接受美学价值
2
作者 贾玉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94-95,共2页
D·H·劳伦斯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在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不仅因为其情节,也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境遇。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从小说中的性描写的创造、美觉和净化等方面来阐述小说的美学价值,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该小说的... D·H·劳伦斯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在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不仅因为其情节,也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境遇。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从小说中的性描写的创造、美觉和净化等方面来阐述小说的美学价值,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该小说的文学和美学魅力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性描写 接受美学 审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点即终点:从《白孔雀》到《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燕 区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白孔雀》与《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分别是D.H.劳伦斯长篇小说创作的起点和终点。《白孔雀》中的乔治和洛茨理以及《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恰特莱和梅勒斯分别映射出劳伦斯小说极具特色的主人翁;洛茨理和恰特莱表征了物欲横流的恶果以... 《白孔雀》与《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分别是D.H.劳伦斯长篇小说创作的起点和终点。《白孔雀》中的乔治和洛茨理以及《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恰特莱和梅勒斯分别映射出劳伦斯小说极具特色的主人翁;洛茨理和恰特莱表征了物欲横流的恶果以及人性与和谐性爱的失落;乔治最终的颓废是作者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而梅勒斯映射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性复苏与和谐理想的渴望;女主角莱蒂的屈从和康妮最终的救赎映射出作者的女性观,其生活的树林成为劳伦斯希望的表征……这两部作品映射出劳伦斯人生探索的圆周式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白孔雀》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及劳伦斯式的和谐人生观 被引量:6
4
作者 区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主要从三方面表征了劳伦斯的和谐人生观:1.对克里夫.恰特莱失落的和谐的严厉批判;2.对康妮缺失的和谐的深刻同情;3.对梅勒斯象征的自然和谐的认同以及对和谐的男女之爱的渴望。
关键词 劳伦斯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和谐 人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挤压下的现实主义反动——评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被引量:3
5
作者 蒙雪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在现代性的挤压下,现代人被严重异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把人挤到了边缘地带,使之失去自己的家园。现代人有发达的理性思维,有对金钱、对物质的狂热追求,却忘却内在的生命,压抑自然的欲求,从而失去人应有的本性。与现代性的肆略相抗衡,... 在现代性的挤压下,现代人被严重异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把人挤到了边缘地带,使之失去自己的家园。现代人有发达的理性思维,有对金钱、对物质的狂热追求,却忘却内在的生命,压抑自然的欲求,从而失去人应有的本性。与现代性的肆略相抗衡,作者通过康妮与守林人梅勒斯的爱情故事演绎的拯救之途是现实主义的反动,即他大声疾呼、强烈倡导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渴望人能够直面人生,回到人生的本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现代性 异化 理性扩张 直觉 本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女性主题 被引量:2
6
作者 艾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7-139,共3页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自被搬上大银幕,其独特的女性主题就引发了世界影坛的巨大争议。1991年,由英国导演拉塞尔执导的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充分尊重原著中的女性主题,以现代女性主体意识批判了一战后英国...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自被搬上大银幕,其独特的女性主题就引发了世界影坛的巨大争议。1991年,由英国导演拉塞尔执导的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充分尊重原著中的女性主题,以现代女性主体意识批判了一战后英国男性畸形心理,塑造了女主人公康妮的叛逆形象,传达了女性在情爱中的身心追求,将原著的女性主题展示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与鼓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女性主题 主体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漫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0,共2页
劳伦斯的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反映了回归自然这一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梦想。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康妮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劳伦斯谴责了工业化、机械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美好天性的摧残,并指出自然是人的精神源泉,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 劳伦斯的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反映了回归自然这一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梦想。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康妮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劳伦斯谴责了工业化、机械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美好天性的摧残,并指出自然是人的精神源泉,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就必须不断地与自然接触,回归自然,才能得到拯救和新生。他所表现的生态思想就是人性、自然和生命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自然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批评视野下解读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被引量:2
8
作者 苗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Z期50-51,共2页
作为劳伦斯的收官之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如既往地继承了劳伦斯以往的作品风格,针对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无情摧残及对大自然和人类造成的毁灭性破坏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劳伦斯倡导返璞归真、回归人性、回归自然。本文从生态批评视... 作为劳伦斯的收官之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如既往地继承了劳伦斯以往的作品风格,针对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无情摧残及对大自然和人类造成的毁灭性破坏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劳伦斯倡导返璞归真、回归人性、回归自然。本文从生态批评视野,透视劳伦斯在小说中所传达的那种独特的自然生态观和前卫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解读小说主人公的精神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进而深刻地理解作家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生态整体思想,与自然融为一体,尊敬自然、回归自然,进一步对生态失衡的原因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劳伦斯 生态批评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蕴含的生态观
9
作者 陈燕 区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84-285,共2页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表征了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的渴望和鞭挞了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研究通过对男女主人翁恰特莱先生、恰特莱夫人和看林人梅勒斯的描述,揭示了恰特莱先生象征着生态和谐的失落,恰特莱夫人象征着对生态和谐的回归、看林...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表征了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的渴望和鞭挞了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研究通过对男女主人翁恰特莱先生、恰特莱夫人和看林人梅勒斯的描述,揭示了恰特莱先生象征着生态和谐的失落,恰特莱夫人象征着对生态和谐的回归、看林人梅勒斯是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的渴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劳伦斯整体的生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生态观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用生命创造生命
10
作者 陈孟洁 石喜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102,共2页
劳伦斯,20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使其备受非议。小说出版后又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评论界亦颇有微词。本文将结合劳伦斯的作品,从人性的角度对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三个主人公康妮、克利... 劳伦斯,20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使其备受非议。小说出版后又多次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评论界亦颇有微词。本文将结合劳伦斯的作品,从人性的角度对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三个主人公康妮、克利夫男爵和看守人梅乐士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作品中的伟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人性 康妮 克利夫男爵 梅乐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视角下的性神话——评电影《查太莱夫人》
11
作者 安鲜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2-23,共2页
电影《查太莱夫人》是根据英国著名现代主义作家D·H·劳伦斯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改编的,描述查太莱夫人和守林人帕尔金之间由性生爱的故事。它不是一部色情电影,而是有着深厚文学意蕴和思想内涵的情色影片。性是原始生... 电影《查太莱夫人》是根据英国著名现代主义作家D·H·劳伦斯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改编的,描述查太莱夫人和守林人帕尔金之间由性生爱的故事。它不是一部色情电影,而是有着深厚文学意蕴和思想内涵的情色影片。性是原始生命之所在,和谐的两性关系,精神与内体的统一,能够实现生命的再生。从女性视角来看,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部"性解放宣言"、"女性独立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视角 性神话 查太莱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田园书写
12
作者 张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31-133,共3页
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成功地再现了田园书写的魅力。一方面,影片揭露在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人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体现了劳伦斯独特的反田园书写手法,引发人们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思考;另一方面,影片刻画了诸多田园场景... 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成功地再现了田园书写的魅力。一方面,影片揭露在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下人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体现了劳伦斯独特的反田园书写手法,引发人们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思考;另一方面,影片刻画了诸多田园场景,表明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只要满怀希望,就会发现理想的田园空间,这些田园空间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始终激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田园书写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满爱的生命战胜死亡——《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解读
13
作者 郭银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07-108,共2页
20世纪初,经历着现代文化的人要面对种种的生命精神的困惑与生存的困顿。《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极为严肃的写作态度,描写和剖析了性及其性心理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它对20世纪初社会现实与人的精神状态、人类生存困境等,作了极为深刻的... 20世纪初,经历着现代文化的人要面对种种的生命精神的困惑与生存的困顿。《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极为严肃的写作态度,描写和剖析了性及其性心理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它对20世纪初社会现实与人的精神状态、人类生存困境等,作了极为深刻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伦理 生存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14
作者 崔希芸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22-23,共2页
劳伦斯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强大的感染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重点对其最后一部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开展对劳伦斯及其作品在中国接受的系... 劳伦斯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强大的感染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重点对其最后一部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开展对劳伦斯及其作品在中国接受的系统化研究,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翻译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作品接受的伦理维度——以《觉醒》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昕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8-91,共4页
在英美文学的历史上,《觉醒》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因自身蕴含的伦理观念与不同时代的伦理环境之间复杂的角力而历经浮沉。文章以伦理为依托,对二者的接受历程进行爬梳,从而揭示伦理对作品接受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觉醒》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作品接受 文本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世界性文化冲突的聚光镜──试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8-62,共5页
二十世纪世界性文化冲突的聚光镜──试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文化意义丁东不论是西方古代的《十日谈》,还是中国古代的《金瓶梅》,围绕它们的禁与放而引起的风波,都是当代人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更能反映20世纪风云激... 二十世纪世界性文化冲突的聚光镜──试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文化意义丁东不论是西方古代的《十日谈》,还是中国古代的《金瓶梅》,围绕它们的禁与放而引起的风波,都是当代人怎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更能反映20世纪风云激荡的,还是20世纪本身的官司。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世界 性文化 冲突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域下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38-39,共2页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作为劳伦斯创作过程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对生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同时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 生态主义 生态批评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阳物意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建军 王松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9-54,共6页
阳物意识是劳伦斯晚年在作品中流露的关于男女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作为一部“阳物”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阳物意识思想的绝好诠释。劳伦斯力图使男女两性关系恢复到平衡和谐的状态,因此,阳物同时包含了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阳物意识是劳伦斯晚年在作品中流露的关于男女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作为一部“阳物”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阳物意识思想的绝好诠释。劳伦斯力图使男女两性关系恢复到平衡和谐的状态,因此,阳物同时包含了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代表了男女两性的完美结合。阳物意识是劳伦斯寻求回归自然、弘扬人性的集中体现。这一思想是对过去和现代文明的极端(激进)反省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阳物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甸园的营造与失落——《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解读 被引量:3
19
作者 宗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2-99,共8页
英国二十世纪初的伟大作家D·H·劳伦斯毕生致力于两大主题的探索: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摧残人性,造成人性的异化;一是如何“建立男女之间的新关系,或者调整旧关系,”以一种“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弘扬生命的力量,以克服工... 英国二十世纪初的伟大作家D·H·劳伦斯毕生致力于两大主题的探索: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摧残人性,造成人性的异化;一是如何“建立男女之间的新关系,或者调整旧关系,”以一种“自然完美”的两性关系来弘扬生命的力量,以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恋爱中的妇女》 伊甸园神话 梅勒斯 《儿子与情人》 工业文明 《白孔雀》 性爱观 婚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接受
20
作者 孙继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共有三个版本。国内流传的是第三个版本,也是流传各国最广的版本。一般读者并不知道第一和第二版本的存在。第三个版本是作者自费出版发行的最初选本,也是读者最早看到的版本。回顾国内对该小说的早期翻译及评介,...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共有三个版本。国内流传的是第三个版本,也是流传各国最广的版本。一般读者并不知道第一和第二版本的存在。第三个版本是作者自费出版发行的最初选本,也是读者最早看到的版本。回顾国内对该小说的早期翻译及评介,有助于我们理解其经典化过程及其小说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版本与译本 翻译与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