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中之死》的美学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田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69,共2页
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死亡的审美价值具有双重含义:一是通过文学艺术化死亡的恐怖为美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艺术加工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现象先已具有的审美价值。舍伍德·安德森的名篇《林中之死》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死亡的故... 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死亡的审美价值具有双重含义:一是通过文学艺术化死亡的恐怖为美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艺术加工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现象先已具有的审美价值。舍伍德·安德森的名篇《林中之死》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死亡的故事。安德森虽然在描写死亡,却是在写死亡之美和死亡的永恒意义;并且他在形形色色的死亡中选择了一种虽死犹生的充满力度的变形,从而通过死亡展现出比生命更珍贵的真、善、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中之死》 美学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出路在哪里——从《林中之死》看舍伍德·安德森的宗教观
2
作者 王玢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00-501,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林中之死》中反映的当时民众的生活状况、格林姆斯太太及她的一生的象征意义,认为《林中之死》清楚地表达了安德森的宗教观,即,人类注定是要受苦的;被上帝选种的人在苦难的尽头将得到救赎。
关键词 《林中之死》 格林姆斯太太 安得森的宗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乡土小说《林中之死》召唤结构研究
3
作者 杨道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90-91,共2页
要想赏析美国作家安德森的乡土小说《林中之死》,必须基于伊瑟尔的召唤结构阅读理论,从文体学、美学的角度,对原作的叙事艺术,语言意蕴展开,对小说中所呈现的空缺和视阈融合,对实际读者阅读接受所产生的影响,小说中的文体美对刻画人物... 要想赏析美国作家安德森的乡土小说《林中之死》,必须基于伊瑟尔的召唤结构阅读理论,从文体学、美学的角度,对原作的叙事艺术,语言意蕴展开,对小说中所呈现的空缺和视阈融合,对实际读者阅读接受所产生的影响,小说中的文体美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森 《林中之死》 召唤结构 叙事模式 语言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林中之死》的生态女性主义叙事
4
作者 郭向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X期37-38,共2页
舍伍德·安德森是20世纪美国文学界一位不可忽视的作家,他的小说拉开了美国现代小说序幕,对海明威、福克纳等后世知名作家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林中之死》是他的代表作品,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女性意识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 舍伍德·安德森是20世纪美国文学界一位不可忽视的作家,他的小说拉开了美国现代小说序幕,对海明威、福克纳等后世知名作家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林中之死》是他的代表作品,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女性意识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格莱姆斯夫人悲惨的一生,她毫无保留地奉献出全部的爱,而自己却孤苦伶仃,最后冻死在自家的林中空地上。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阐释小说所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中之死》 夫人 男权社会 小说 生态女性主义 格莱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