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媒体舆论推促司法公正个案分析--以《申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报道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艳红 谢丹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4,共3页
《申报》是英国商人美查(Ernest Major)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历时77年,是中国存在时间较长、影响巨大的商业报纸。
关键词 《申报》 分析 司法公正 媒体舆论 小白菜 杨乃武 近代 中文报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说自话的研究,不要也罢——学术批评视野下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剑尘 杨国柱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109,共6页
在中国法制史研究领域,个案分析法近来多有采用。其中,对晚清名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学术研究备受关注。关于该案的研究,学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普遍存在着缺乏应有的学术史回顾、重复劳动、自说自话、注释不规范等令... 在中国法制史研究领域,个案分析法近来多有采用。其中,对晚清名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学术研究备受关注。关于该案的研究,学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普遍存在着缺乏应有的学术史回顾、重复劳动、自说自话、注释不规范等令人遗憾和忧思的现象。学界只有消除这些不良现象,才能真正推进学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乃武 自说自话 学术批评 学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经典 源远流长——论长篇苏州弹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创作
3
作者 沈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262-264,共3页
《杨乃武》一书是传统书中的经典之作,是李文彬先生在民国初年始创,后经过十年时间反复修改、磨砺和提炼,终于写成了有一百二十余回书的长篇巨著。在20世纪20年代初首次登台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的广泛欢迎和赞赏,称道该书不仅继承了传... 《杨乃武》一书是传统书中的经典之作,是李文彬先生在民国初年始创,后经过十年时间反复修改、磨砺和提炼,终于写成了有一百二十余回书的长篇巨著。在20世纪20年代初首次登台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的广泛欢迎和赞赏,称道该书不仅继承了传统之精华,又不受传统之束缚,而且大胆创新、开拓视野,给听众耳目一新之感,所以每到一处均受到听众的热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 评弹艺术 李文彬 《杨乃武与小白菜 苏州评弹 评弹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晚清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作用——以《申报》关于“杨乃武案”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勇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该案情节跌宕、线索复杂,案件审理层层升级,直至惊动了晚清最高当权者慈禧太后。作为中国较早具有近代新闻媒体特征的《申报》一直对该案给予高度关注,作了长达三年的追踪报道。《申...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该案情节跌宕、线索复杂,案件审理层层升级,直至惊动了晚清最高当权者慈禧太后。作为中国较早具有近代新闻媒体特征的《申报》一直对该案给予高度关注,作了长达三年的追踪报道。《申报》在报道该案的过程中,不断揭出案情的可疑之处,并抨击传统司法审理制度的弊端和官吏的昏聩无能,发挥了很好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杨乃武案"的最终平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新闻媒体 社会舆论 杨乃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报刊媒介:传统社会大一统公权体系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以《申报》对“杨乃武案”的关注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由于历史上各专制王朝大都实行文化专制制度,加上缺乏必要的和先进的舆论传播媒介,故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通过报刊媒介所代表的社会舆论关注、干预社会民众生活,更罔论影响国家公权行为的舆论监督体制。随着近代报刊... 由于历史上各专制王朝大都实行文化专制制度,加上缺乏必要的和先进的舆论传播媒介,故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近现代意义上的通过报刊媒介所代表的社会舆论关注、干预社会民众生活,更罔论影响国家公权行为的舆论监督体制。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和西方新闻思想的传入,国人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认识。《申报》关于"杨乃武案"的报道不仅显示了近代报刊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干预,更彰显了近代报刊舆论对国家公权的监督与影响力,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来自传统社会大一统公权体系之外的"第四种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杨乃武 社会媒介 国家公权 舆论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查性报道在近代中国的溯源 被引量:3
6
作者 段勃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03,共3页
调查性报道这一概念在中国是舶来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在近代中国已出现了这一报道形式。《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连续报道体现了调查性报道揭示性、独立性、显著性等特点,是早期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 调查性报道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申报》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国时期传媒影响司法的两个标本 被引量:6
7
作者 慕明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124,共9页
清末伴随着中文报刊的诞生,法制新闻也粉墨登场并践行其报道法制事件、传达舆情民声、监督司法审判的功能。《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传媒监督司法的开山之作,对冤案的最终翻案起到了具有某种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 清末伴随着中文报刊的诞生,法制新闻也粉墨登场并践行其报道法制事件、传达舆情民声、监督司法审判的功能。《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传媒监督司法的开山之作,对冤案的最终翻案起到了具有某种牵动全局的关键性作用,并通过个案的监督,推动中国司法制度的变革。民国时期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中,媒体担当了"舆论法庭"职责,将法律命题转化为道德命题,从而剑走偏锋,成为媒介操控下的舆论审判。两个"标本"显示了:媒介报道整合的公众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大众传媒的受众本位决定了传媒以公众普遍认可的社会道德观念为基准点来整合舆论;受众的故事化偏好又决定了大众传媒在法制报道上的"好奇(案)情结"并引发故事化叙事模式对审判的干扰;在权力本位的社会结构中,舆论对司法的最终起作用尚需要权力因素的支持与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传媒 杨乃武与小白菜 刺杀孙传芳 法制新闻 媒介审判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