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娃传》的欲望书写 |
侯靓妮
|
《今古文创》
|
2025 |
0 |
|
2
|
《李娃传》主题新论——以科举与社会文化风尚的关系为特定语境 |
黄大宏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3
|
论《李娃传》的艺术特色及其思想价值 |
蔡静波
|
《昌吉学院学报》
|
2004 |
3
|
|
4
|
从妓女到节妇——唐传奇《李娃传》悲喜剧内涵新探 |
蒋磊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4 |
1
|
|
5
|
论《李娃传》的张力 |
刘笑雨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4 |
1
|
|
6
|
游走于虚构与史实之间:《李娃传》辨疑二则 |
李沛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7 |
0 |
|
7
|
由《李娃传》探究“牛李党争”之一斑 |
董方奇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探析唐传奇写作艺术的现实性——以《李娃传》为例 |
金雨晗
|
《艺术科技》
|
2021 |
0 |
|
9
|
《李娃传》审美价值探析 |
张理尊
|
《戏剧之家》
|
2018 |
0 |
|
10
|
悲剧乎?喜剧乎?——戏剧《绣襦记》与小说《李娃传》的比较 |
薛平鸽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11
|
《聊斋志异》与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
潘晓生
|
《蒲松龄研究》
|
1999 |
2
|
|
12
|
李娃圆形人物论 |
李军锋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0 |
|
13
|
《游仙窟》中女性形象探析 |
吴桐
王大恒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14
|
海灵,大海的精灵──记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二级演员章海灵 |
书菁
吴岩
|
《文化艺术研究》
|
1999 |
0 |
|
15
|
描写与小说观念 |
彭建明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0 |
|
16
|
千人千面 老生泰斗 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 |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蜚声港九载誉归 |
士珍
|
《上海戏剧》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