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娃传》的欲望书写
1
作者 侯靓妮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2期10-12,16,共4页
小说是人类欲望的审美表达,《李娃传》所写,正是李娃与荥阳生两条欲望轨道的演进发展。小说通过对欲望的发生、趋进、挫折、转向与结果等现实表现作具象化演绎,展现了物色之欲的放纵与礼法、道德观念禁忌间的矛盾张力。作者融情欲与情... 小说是人类欲望的审美表达,《李娃传》所写,正是李娃与荥阳生两条欲望轨道的演进发展。小说通过对欲望的发生、趋进、挫折、转向与结果等现实表现作具象化演绎,展现了物色之欲的放纵与礼法、道德观念禁忌间的矛盾张力。作者融情欲与情理于一体,推动了欲望的完满达成,大团圆的结局是小说作者体认自我与社会存在的审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欲望 荥阳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娃传》主题新论——以科举与社会文化风尚的关系为特定语境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大宏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1,共5页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长久影响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想面貌与感情形态的最重要的一项政治文化制度 ,与科举相关的历史文化情境是《李娃传》叙事行为得以展开的特定语境 ,作品以开元以来的社会风尚为背景 ,借一对青年男女在科举制度导...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长久影响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想面貌与感情形态的最重要的一项政治文化制度 ,与科举相关的历史文化情境是《李娃传》叙事行为得以展开的特定语境 ,作品以开元以来的社会风尚为背景 ,借一对青年男女在科举制度导向下命运的升降沉浮与悲欢离合 ,表现了士族成员在侈游狭邪的时代风尚中所面临的 ,因自身的政治前途与社会伦理道德、私生活方式之间不断发生冲突而寻求协调的社会现实 ,是对科举时代的社会风尚的艺术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主题 科举制度 社会风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娃传》的艺术特色及其思想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蔡静波 《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8-52,共5页
白行简的《李娃传》作为狎妓文学作品 ,却与当时其他狎妓作品不同。它以独特的思想价值和高超的艺术特色 ,为读者创造了另一种阅读和想象的空间 ,也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 ,因而在唐传奇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李娃传》 思想价值 艺术特色 白行简 文学作品 小说 阅读 读者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妓女到节妇——唐传奇《李娃传》悲喜剧内涵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蒋磊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9-62,共4页
唐传奇《李娃传》的爱情故事情节存在着由悲剧到喜剧的转换。"李娃对郑生有无真情"的问题无法定论,且与情节的发展之间并无太大关系。出身妓女的李娃懂得遵从唐代"狎妓文化"的潜规则,郑生却试图打破这一点,因而落... 唐传奇《李娃传》的爱情故事情节存在着由悲剧到喜剧的转换。"李娃对郑生有无真情"的问题无法定论,且与情节的发展之间并无太大关系。出身妓女的李娃懂得遵从唐代"狎妓文化"的潜规则,郑生却试图打破这一点,因而落得悲剧下场。李娃最终与郑生结合,成就喜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一个从妓女到节妇的转变过程,恰恰体现了作者对封建门阀制度的迎合,而非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妓女 节妇 狎妓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娃传》的张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笑雨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7-61,共5页
在《李娃传》研究中,学界对诸如李娃的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意蕴、结局与主题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依据张力理论,从人物自身、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及审美意蕴四方面分析了《李娃传》独特的张力美。正是由于人物、主题、审... 在《李娃传》研究中,学界对诸如李娃的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意蕴、结局与主题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依据张力理论,从人物自身、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及审美意蕴四方面分析了《李娃传》独特的张力美。正是由于人物、主题、审美中截然不同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使《李娃传》有了巨大的接受张力,也使读者获得了多层的心理体验、价值判断和审美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张力 人物 主题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走于虚构与史实之间:《李娃传》辨疑二则
6
作者 李沛 《安康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7-50,55,共5页
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发现《李娃传》有与史实不相合之处,这显示了小说艺术虚构的特性。但是又有与史实相合者,显示了唐传奇"史笔"之特色。根据传中显示的时间推测,荥阳生应直言极谏科当在747年—775年间,但考《登科记考》发... 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发现《李娃传》有与史实不相合之处,这显示了小说艺术虚构的特性。但是又有与史实相合者,显示了唐传奇"史笔"之特色。根据传中显示的时间推测,荥阳生应直言极谏科当在747年—775年间,但考《登科记考》发现无有合者,故荥阳生不可能应直言极谏科。"荥阳公"为郑姓有很大可能性,但亦无法确定;"荥阳公"在《唐阙史》中出现三次,不专指一人,因此难以确指荥阳公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荥阳生 直言极谏科 荥阳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李娃传》探究“牛李党争”之一斑
7
作者 董方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X期43-44,共2页
《李娃传》为历代所称颂之唐代传奇佳作,其中故事瑰奇、人物鲜明。然而,书中所述情节于文于史皆有可商榷之处,本文便从《李娃传》两大疑点入手,运用陈寅恪先生之"诗史互证"方法,探究《李娃传》对于牛李党争的诸多映射,以求辨... 《李娃传》为历代所称颂之唐代传奇佳作,其中故事瑰奇、人物鲜明。然而,书中所述情节于文于史皆有可商榷之处,本文便从《李娃传》两大疑点入手,运用陈寅恪先生之"诗史互证"方法,探究《李娃传》对于牛李党争的诸多映射,以求辨析历史真相,探究小说发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牛李党争 白敏中 荥阳郑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唐传奇写作艺术的现实性——以《李娃传》为例
8
作者 金雨晗 《艺术科技》 2021年第8期178-179,共2页
唐传奇是一种文言短篇小说,兼具传奇性与现实性。本文以《李娃传》为例,从故事情节的合理性、人物形象的立体性和社会环境的真实性三个角度,分析唐传奇写作艺术的现实性,并指出其塑造方法与意义、影响。
关键词 《李娃传》 写作艺术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娃传》审美价值探析
9
作者 张理尊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9期230-231,共2页
白行简的《李娃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唐传奇的最高成就,在中唐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细腻逼真的叙事、更迭起伏的情节和纵横交错结构这三方面的探析,使得人们对《李娃传》这一小说的审美价... 白行简的《李娃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唐传奇的最高成就,在中唐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中独树一帜。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细腻逼真的叙事、更迭起伏的情节和纵横交错结构这三方面的探析,使得人们对《李娃传》这一小说的审美价值有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刻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娃传》 叙事之美 情节之美 结构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剧乎?喜剧乎?——戏剧《绣襦记》与小说《李娃传》的比较
10
作者 薛平鸽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5期46-46,共1页
《绣襦记》讲的是唐代常州刺史郑儋之子郑元和与名妓李亚仙的故事,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绣襦记》有戏剧冲突,能抓住观众,但笔者认为其并未超越《李娃传》。本文主要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 《绣襦记》 《李娃传》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与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晓生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1期79-89,共11页
唐传奇和《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创作中的两座巍峨的高峰,遥遥相望,相映成辉。《聊斋志异》对唐传奇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对此早有人给予了正确评论。指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不少作品则显然是唐代传奇的嫡系。他大量描写人神... 唐传奇和《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创作中的两座巍峨的高峰,遥遥相望,相映成辉。《聊斋志异》对唐传奇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对此早有人给予了正确评论。指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不少作品则显然是唐代传奇的嫡系。他大量描写人神狐鬼间的爱情故事,在思想内容和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蒲松龄 女性形象塑造 《霍小玉传》 知识分子 文言小说 《莺莺传》 《李娃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娃圆形人物论
12
作者 李军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28-129,共2页
李娃是唐传奇《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图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去分析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中不仅有善良、多情、忠贞的一面,也有狡诈、冷酷、虚伪的另一面,从而说明在中国古代文... 李娃是唐传奇《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图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去分析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中不仅有善良、多情、忠贞的一面,也有狡诈、冷酷、虚伪的另一面,从而说明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同样存在着圆形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论 文言短篇小说 艺术典型 《李娃传》 人物形象 小说理论 圆形人物 中国古代 主人公 福斯特 小说家 忠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仙窟》中女性形象探析
13
作者 吴桐 王大恒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游仙窟》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在奉使河源途中遇到一“神仙窟”,与窟中主人十娘、五嫂以诗酒调情、一夜风流的神奇遭遇。在唐传奇的女性形象研究中,张的《游仙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大多集中于《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游仙窟》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在奉使河源途中遇到一“神仙窟”,与窟中主人十娘、五嫂以诗酒调情、一夜风流的神奇遭遇。在唐传奇的女性形象研究中,张的《游仙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大多集中于《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作品,但作为唐传奇发轫期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十娘、五嫂两个形象鲜明的女性角色。尤其是十娘,她身上存在很多特质,体现了唐传奇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诸多共性,而又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小玉传》 《莺莺传》 《李娃传》 《游仙窟》 发轫期 第一人称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灵,大海的精灵──记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二级演员章海灵
14
作者 书菁 吴岩 《文化艺术研究》 1999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越剧团 上海越剧院 《李娃传》 袁雪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写与小说观念
15
作者 彭建明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1期24-31,共8页
一、从表格中提出问题 笔者对几篇有代表性的小说作抽样调查,列如下两表,从表出可以看出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在小说中所占的比例,从表二可以看出描写内容的分布比例。
关键词 小说观念 当代小说 线性描写 讲述人 古代小说 内视角 《李娃传》 外视角 心理刻划 百宝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人千面 老生泰斗 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
16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5月6日,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在兰心大戏院举办"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不久前逝世的"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张桂凤是人们公认的"性格演员",塑造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参演的剧目非常多,也留下了大量经典的... 5月6日,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在兰心大戏院举办"纪念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演出专场"。不久前逝世的"越剧十姐妹"之一的张桂凤是人们公认的"性格演员",塑造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她参演的剧目非常多,也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艺术形象。这次专场13个剧目中《金山战鼓》、《二堂放子》、《李娃传》、《凄凉辽宫月》、《打金枝》、《西厢记》等14个片段都是张桂凤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表演艺术家 演出 纪念 《凄凉辽宫月》 老生 《李娃传》 《打金枝》 《西厢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蜚声港九载誉归
17
作者 士珍 《上海戏剧》 1983年第3期26-,共1页
由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为团长、副院长张成之为副团长,由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郑忠梅、陈兰芳和在国内崭露头角的中青年演员陈琦、沈于兰、金美芳、张月芳、李璐等以及特邀钱妙花、... 由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为团长、副院长张成之为副团长,由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郑忠梅、陈兰芳和在国内崭露头角的中青年演员陈琦、沈于兰、金美芳、张月芳、李璐等以及特邀钱妙花、筱桂芳、竺菊香等老演员组成的上海越剧院赴港演出团,带着《春香传》、《李娃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香传》 《李娃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