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公意与自由的认可─—李大钊哲学的一个维度 |
晋荣东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9 |
2
|
|
2
|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 |
朱成甲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3
|
《黎明日本之曙光》(东京通信)的作者是李大钊 |
冯铁金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李大钊的文化选择与社会实践 |
赵保佑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5
|
胡适、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的个性解放思想及其比较研究 |
黎山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1
|
|
6
|
试论柏格森哲学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 |
吴汉全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7
|
试论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争对立中的同一 |
范耀登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2
|
|
8
|
论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嬗变的历史必然 |
高国舫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1998 |
0 |
|
9
|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探索与抉择 |
王颖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3
|
|
10
|
“个性的自由与共性的互助”——“南陈北李”建党前夕的思想轨迹 |
张宝明
|
《河南社会科学》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