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意与自由的认可─—李大钊哲学的一个维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晋荣东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3期67-72,83,共7页
关键词 主体间 《李大钊文集》 唯物史观 人民群众 公共意志 主体意志 社会整体主义 普遍意志 历史进程 平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成甲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19,共5页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朱成甲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研究社会主义,主要是从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开始的。从1918年7月至1923年11月,李大钊发表研究社会主义的论文约30多篇。笔者通过对李大到社会主...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朱成甲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研究社会主义,主要是从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开始的。从1918年7月至1923年11月,李大钊发表研究社会主义的论文约30多篇。笔者通过对李大到社会主义思想的考察,认为其基本特点就是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 空想社会 《李大钊文集》 新村运动 早期共产主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明日本之曙光》(东京通信)的作者是李大钊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铁金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李大钊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通信 东京 日本 《李大钊文集》 作者 《每周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的文化选择与社会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保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2-16,共5页
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一直处在冲突和交融之中,就文化本体而言,由于时差,一者表现为农业文明;一者表现为工业文明。在这种本源性的冲突面前,中国一代代思想家。
关键词 文化选择 《李大钊文集》 西方文化 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西文化观 比较观 西洋文明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的个性解放思想及其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黎山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胡适、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的个性解放思想及其比较研究黎山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潮,是一种进步思潮。在这一思潮中,存在马克思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三种个性解放思想。这三种个性解放思想有其共同点,这就是对于封建文化的... 胡适、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的个性解放思想及其比较研究黎山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思潮,是一种进步思潮。在这一思潮中,存在马克思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三种个性解放思想。这三种个性解放思想有其共同点,这就是对于封建文化的批判,特别是对于封建道德的批判。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解放 周作人 健全的个人主义 《李大钊文集》 人道主义 社会解放 鲁迅 非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 革命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柏格森哲学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
6
作者 吴汉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75,共5页
五四时期是一个异说蜂起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柏格森哲学正是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中国人所引进和介绍。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法国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直觉主义理论大师。其哲学继承了... 五四时期是一个异说蜂起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的时期,西方的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中国。柏格森哲学正是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中国人所引进和介绍。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法国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直觉主义理论大师。其哲学继承了哲学史上非理论主义的传统,强烈反对哲学研究中的机械决定论观点,注重主体的直觉体验,强调自我反对非我,倡导直觉高于理性的思想。他认为,存在着直觉当下把握的连续不断的“绵延”时间,“绵延”则是流动不居的生命之流,构成真正的实在,在二十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柏格森哲学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哲人加以介绍、传播,从而使得柏格森哲学在当时广为流行,正象进化论在西方世界走向没落而在中国近代却很有市场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文集》 柏格森哲学 早期思想 宿命论 新生命 生命哲学 直觉主义 宇宙进化 国民 直觉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争对立中的同一 被引量:2
7
作者 范耀登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70-75,共6页
试论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争对立中的同一范耀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人们一般是将它作为绝对对立的状态论述的。挑起论争的胡适更是被认为“思想荒谬,态度横蛮,理由薄弱,逻辑不通”;甚或认为他“流毒最... 试论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争对立中的同一范耀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人们一般是将它作为绝对对立的状态论述的。挑起论争的胡适更是被认为“思想荒谬,态度横蛮,理由薄弱,逻辑不通”;甚或认为他“流毒最广”,是“最狡猾的敌人”;“投入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主义 《李大钊文集》 五四时期 实验主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瞿秋白 胡适 “主义” 蔡尚思 陈独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嬗变的历史必然
8
作者 高国舫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1期86-89,共4页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内部滋生的民主主义思潮,经过戌戍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了顶峰。但就在民主主义思潮登上顶峰之际,迅即发生了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递嬗演变。当今思想界一些人士有感于现代中国民主不够完善之现状,因而...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内部滋生的民主主义思潮,经过戌戍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了顶峰。但就在民主主义思潮登上顶峰之际,迅即发生了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递嬗演变。当今思想界一些人士有感于现代中国民主不够完善之现状,因而每每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二十世纪初这段给中国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历史,把中国民主的现实问题归因于中国近现代民主主义思潮的过早完结,对民主主义思潮向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嬗变提出了种种诘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主主义思潮 中国民主 《李大钊文集》 陈独秀 资本主义 平民政治 民主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探索与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颖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1-16,共6页
五四时期,我国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扬弃和比较,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经过反复比较和思考后,一批最有觉悟又富有开拓精神的知识分子作出共同的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 五四时期,我国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扬弃和比较,对中国的出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经过反复比较和思考后,一批最有觉悟又富有开拓精神的知识分子作出共同的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和改造中国的武器。在一个短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五四时期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文集》 社会主义 陈独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的自由与共性的互助”——“南陈北李”建党前夕的思想轨迹
10
作者 张宝明 《河南社会科学》 1998年第1期96-99,共4页
“个性的自由与共性的互助”——“南陈北李”建党前夕的思想轨迹张宝明众所周知,在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就传入中国,可那时却未能引起思想界的注意和喧闹。陈独秀在“五四”前期还曾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生活”... “个性的自由与共性的互助”——“南陈北李”建党前夕的思想轨迹张宝明众所周知,在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就传入中国,可那时却未能引起思想界的注意和喧闹。陈独秀在“五四”前期还曾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生活”之“人生”问题①。李大钊那时也不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李大钊文集》 思想轨迹 社会主义 “社会” 民治主义 个人主义 社会经济 价值取向 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