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泊尔印度1950年《和平与友好条约》的后果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艳芬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1-175,共5页
1950年7月,尼泊尔和印度两国签订了《和平与友好条约》,这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尼泊尔来说,《和平与友好条约》虽未能最终挽救日薄西山的拉纳家族政权,并令国家主权受到了部分损害,但它让尼泊尔的民主制打上了印度的烙... 1950年7月,尼泊尔和印度两国签订了《和平与友好条约》,这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尼泊尔来说,《和平与友好条约》虽未能最终挽救日薄西山的拉纳家族政权,并令国家主权受到了部分损害,但它让尼泊尔的民主制打上了印度的烙印,同时也使尼泊尔争取到对方的可观援助。对印度而言,该条约为它干预尼泊尔内外事务提供了平台,从而将对方纳入自己构建的安全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 印度《和平与友好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谈判过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显芬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86,共11页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约谈判经历了预备谈判、一度中断后的重启缔约谈判以及正式缔约谈判三个阶段,谈判的分歧点聚焦于反霸条款。这个分歧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东亚秩序观:中国在设定主要敌国的基础之上,旨在把日本拉入国际反霸统...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约谈判经历了预备谈判、一度中断后的重启缔约谈判以及正式缔约谈判三个阶段,谈判的分歧点聚焦于反霸条款。这个分歧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东亚秩序观:中国在设定主要敌国的基础之上,旨在把日本拉入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中;日本则坚持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基本外交政策,采取"日中是日中,日苏是日苏"的方略,只与中国发展重视实务往来的友好合作关系。当前中日两国的战略猜疑,根源就在于缺乏安全保障问题上的制度性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反霸条款 第三国条款 东亚秩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回望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德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1-16,I0002,共17页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和正式生效,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它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望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和平友...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和正式生效,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它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望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曲折过程,“反霸条款”问题成为条约迟迟未能签订的主要原因。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决断下,中日友好终于结出硕果——成功地实现了缔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灵魂是和平友好,中心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条约的精神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信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缔约谈判 反霸条款 和平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最早的和平条约
4
作者 史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35-35,共1页
联合国大厦休息厅的过道里陈列着一件黄铜浮雕制品,这就是迄今已知并得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和平条约的复制品。该条约原藏于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是座土碑,内容以楔形文字刻写,1906年出土于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希提特古郡哈图萨斯。
关键词 和平条约 安纳托利亚中部 浮雕制品 联合国 古希腊 博物馆 楔形文字 复制品 古埃及 黄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以和平条约的幕后秘密外交
5
作者 梁建生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1-24,共4页
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和平协议的签字仪式在华盛顿的白宫举行,由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持。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相互握手致意,在这一历史性握手的背后人们很难想象促成巴以和谈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美国的外交努力,而应归功于... 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和平协议的签字仪式在华盛顿的白宫举行,由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持。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相互握手致意,在这一历史性握手的背后人们很难想象促成巴以和谈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美国的外交努力,而应归功于两位挪威外交家的调解和斡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外交 巴以和平 秘密谈判 阿拉法特 挪威 条约 巴解组织 奥斯陆 巴勒斯坦人 华盛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进一步发展中日经济贸易关系而努力——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五周年
6
作者 荣风祥 《国际贸易》 1983年第8期10-11,共2页
中日两国是隔水相望的邻邦.早在两千多年前,两国人民就开始了文化经济交流.两国先驱者历尽千辛万苦,远渡重洋,相互通商,寻求友谊和知识.所以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五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三条规定:缔约双方... 中日两国是隔水相望的邻邦.早在两千多年前,两国人民就开始了文化经济交流.两国先驱者历尽千辛万苦,远渡重洋,相互通商,寻求友谊和知识.所以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五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三条规定:缔约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五年来,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经济贸易关系 中日两国 中日贸易 中日友好 经济合作 平等互利 发展 合作关系 睦邻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待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
7
作者 沈觉人 《国际贸易》 1988年第8期9-10,64,共3页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回顾已取得的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1978年,中日贸易额不到50亿美元,到1987年已增加到165亿美元.进出口商品结构...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回顾已取得的成果,感到由衷的高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1978年,中日贸易额不到50亿美元,到1987年已增加到165亿美元.进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进一步趋向合理化.预计今年的中日贸易额比去年将进一步增加,中日贸易的发展势头是好的.我国实行开放、改革以来,国民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经济贸易关系 中日贸易 对外经济贸易 发展情况 改革以来 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日关系 共同努力 国民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研究的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忠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4,共9页
中国的和平崛起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憧憬。在新世纪的国际关系中 ,国际社会应牢牢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顺应合作与进步的历史潮流 ,坚持多边主义 ,加强国际合作 ,维护共同安全 ,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对国际法的... 中国的和平崛起代表的是一个新时代的憧憬。在新世纪的国际关系中 ,国际社会应牢牢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顺应合作与进步的历史潮流 ,坚持多边主义 ,加强国际合作 ,维护共同安全 ,实现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冷战结束以来 ,特别是伊拉克战争是对国际法的最大冲击。世界更加重视联合国的作用 ,重视国际法的作用。尤其是要加强对于条约法及其在国内的适用方面问题的研究 ,加强对 WTO、海洋法、生物多样性公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和平崛起” 国际法 国内法 海洋法 条约 行政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历史思考——以1871年、1978年条约为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臧运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18,共9页
自1990年代以来至今的20多年间,中日两国史学界关注与讨论的近代中日关系史,在总体认识上,其共通之处是都承认了对立、对抗关系乃至于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以及在一定阶段(主要是甲午到抗日战争的半个世纪)中日关系所呈现的侵略... 自1990年代以来至今的20多年间,中日两国史学界关注与讨论的近代中日关系史,在总体认识上,其共通之处是都承认了对立、对抗关系乃至于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以及在一定阶段(主要是甲午到抗日战争的半个世纪)中日关系所呈现的侵略与反侵略(或加害与被害)的历史主题;其分歧点主要是在较长时段(近百年)、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上,是否还同时存在着交流、合作乃至于依存、竞存的相互关系的历史,以及如何认识这个史实的问题。笔者选取1871年9月的《中日修好条规》与1978年8月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视角,深化近百年中日关系史的主题之认识,分析近百年中日关系的演变过程,总结其历史主题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所展现的"和平""友好",作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永恒主题,既是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历史总结,也是两国关系继续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政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中日关系 《修好条规》 《马关条约》 “二十一条” 和平友好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宏治 《人民论坛》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反导问题不仅仅是美俄两家之间的事,而且是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事,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是美国在现代史上首次退出一项最为重要的国际军控条约。它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关键词 反导条约 先例 国际军控 和平 世界各国 退出 美国 问题 危险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1935至1937年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2-46,共5页
1935~1937年苏联对德政策除了采取集体安全政策之外,还尝试着与德国和平共处,建立正常的政治关系,当时独特的国际环境和苏联领导人矛盾的心理为后者的实行提供了条件。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但这种尝试干扰... 1935~1937年苏联对德政策除了采取集体安全政策之外,还尝试着与德国和平共处,建立正常的政治关系,当时独特的国际环境和苏联领导人矛盾的心理为后者的实行提供了条件。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但这种尝试干扰和削弱了苏联长期追求集体安全的努力,而且为以后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拉开了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共处 集体安全 经贸谈判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日美关系的条约基础
12
作者 周洪钧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4期12-15,共4页
面临世纪之交,审视中日美三国关系的条约基础,对于冷静地判断中日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包括正确评价以往的中日美关系,以及加强和妥善处置今后的中日美关系,都将具有显著的意义。一、中日美关系的现状及其多边条约因素冷战后,美苏两... 面临世纪之交,审视中日美三国关系的条约基础,对于冷静地判断中日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包括正确评价以往的中日美关系,以及加强和妥善处置今后的中日美关系,都将具有显著的意义。一、中日美关系的现状及其多边条约因素冷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瓦解,整个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美关系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双边条约 多边条约 钓鱼岛 联合国宪章 日美两国 中美建交 日本 中美上海公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抉择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7,62-63,共6页
即将召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会议是冷战后第一次对该条约进行审议,是与会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较量,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审议会议除了审议条约的延期问题外,还将面临全面禁止核试验、对无核国家的安全保... 即将召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会议是冷战后第一次对该条约进行审议,是与会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较量,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审议会议除了审议条约的延期问题外,还将面临全面禁止核试验、对无核国家的安全保证、核裁军、停止生产武器级核物质、无核区,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措施及和平利用核能等问题。 条约的延期审议将面临三种选择,即无限期延长、有限期延长或几个连续时期的延长。审议作何选择并能否取得成果,有赖于缔约国各方能否作出必要的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核武器扩散 核国家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无核区 条约延期 无核国 和平利用核能 无限期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限期延长评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0-52,共3页
1995年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形势下第一次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并决定《条约》延期的重大问题,因而备受国际社会广泛的关... 1995年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这次大会是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形势下第一次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并决定《条约》延期的重大问题,因而备受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全面禁止核武器 无限期延长 和平利用核能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防止核扩散 “决定” 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公约 无核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裁军与裁军条约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红生 曹莉 曾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1期72-78,共7页
从古至今,军备与裁军如同孪生,始终相伴。而裁军条约又是实现裁军目标的重要法律手段。武器装备的改进,特别是核武器的出现,使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有所扩大,即从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某几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发展到禁止试验、生产... 从古至今,军备与裁军如同孪生,始终相伴。而裁军条约又是实现裁军目标的重要法律手段。武器装备的改进,特别是核武器的出现,使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有所扩大,即从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某几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发展到禁止试验、生产和部署以及销毁这几类武器。调整裁军活动中各国之间相互关系的那部分原则、规则和制度,有可能发展成为现代国际法的一个独立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备与裁军 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军备管制 现代国际法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国际和平与安全 裁减军备 武器装备 裁军问题 联合国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赢得”时间之说难以成立——重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
16
作者 帅桥昌 邓树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为苏联“赢得”一段喘息时间的传统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缔结条约未能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不缔结条约,苏联其实也不存在着首先陷入战争的可能性。因此,从条约的缔结至苏德战争之前,苏联存在的一年半和...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缔结为苏联“赢得”一段喘息时间的传统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缔结条约未能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不缔结条约,苏联其实也不存在着首先陷入战争的可能性。因此,从条约的缔结至苏德战争之前,苏联存在的一年半和平时间并非因条约的缔结而“赢得”,而是苏联自身固有的和平时间总量中剩下的;相反,如不缔结条约,希特勒就极害怕东西两线同时作战,世界大战也就不至于提前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德国 条约 赢得 剩下 和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史学家谈“苏德条约”
17
作者 王少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70,共2页
俄罗斯史学家谈“苏德条约”王少平〔按〕1995年3月,吉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少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就苏德条约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俄罗斯功勋科学活动家、历史学博士、新西伯利亚大学教授11·A·莫... 俄罗斯史学家谈“苏德条约”王少平〔按〕1995年3月,吉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少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期间,就苏德条约的有关问题采访了俄罗斯功勋科学活动家、历史学博士、新西伯利亚大学教授11·A·莫列托托夫。问:二战前后和现在对苏德互不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史学家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和平条约 斯大林 莫洛托夫 苏联对外政策 秘密议定书 利益范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晚年和平统一祖国的思想与实践
18
作者 曹木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5-29,共5页
1924年11月19日,孙中山在上海曾说:“这口曹吴的武力统一,被国民军推翻了,兄弟以为到了讲和平统一的时机”。(《孙中山选集》第884页)孙中山所说的这个“和平统一的时机”,就是当年北京政变后一度出现过的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10月21日... 1924年11月19日,孙中山在上海曾说:“这口曹吴的武力统一,被国民军推翻了,兄弟以为到了讲和平统一的时机”。(《孙中山选集》第884页)孙中山所说的这个“和平统一的时机”,就是当年北京政变后一度出现过的一段非常短暂的时间。10月21日,直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从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线倒戈回京,囚禁“贿选总统”曹锟,控制了北京。这就是所谓北京政变。北京政变之后,奉系成了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阀。张作霖要求乘胜向鲁、皖、苏发展,为其部下寻得地盘,并为包围北京,控制中央政权准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晚年 国民会议 和平统一祖国 思想与实践 北京政变 善后会议 废除不平等条约 军阀 国民党 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后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方针
19
作者 于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和平民主 中国共产 基本战略方针 蒋介石 毛泽东 共产党 国民党 抗战后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重庆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与和平
20
作者 李金龙 《体育文化导刊》 1999年第6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古代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 世界和平运动 奥林匹亚 侵略战争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顾拜旦 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 城邦 休战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