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唐《新修本草》首载茶 被引量:3
1
作者 林乾良 《中国茶叶》 2013年第7期32-33,共2页
像茶一样,中医中药也是我国古代的宝贵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药的古代文献,称为"本草"。从第一本中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发展至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继以清朝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可以视作... 像茶一样,中医中药也是我国古代的宝贵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药的古代文献,称为"本草"。从第一本中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发展至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继以清朝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可以视作本草的主流。为什么古代中药书籍定名为本草呢?据《蜀本草》(五代韩保昇著):"诸药中草类最众也。"意思就是中药的种类与来源虽多,但究以"草"(泛指植物类)为根本。民间论中药材有"草药"之称,也是这个思路。即以《神农本草经》而论,植物药在全书中所占的比重大约在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拾遗》 中医中药 古代文献 《本草纲目 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热带海参养殖新品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学明 张立 《水产养殖》 CAS 2011年第12期21-22,共2页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日海参”。海参由于蛋白质含量高,糖分含量低且不含胆固醇,位列海味“八珍”之首,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海参体内含有丰富的酸性黏多糖、活性...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日海参”。海参由于蛋白质含量高,糖分含量低且不含胆固醇,位列海味“八珍”之首,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海参体内含有丰富的酸性黏多糖、活性多肽、皂苷等成分,具有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止血消炎、镇惊止痛、预防癌症等功能。本文介绍一种适合我国华南地区养殖的热带海参——糙海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养殖 热带 新品种 《本草纲目拾遗》 蛋白质含量 糖分含量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鸭胆子有效成分现代医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富胜 辛蕊华 +2 位作者 罗永江 胡振英 王华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有效成分 临床应用 现代医学 《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 生长抑制作用 19世纪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蛹虫草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亚洁 《辽宁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蚕蛹虫草 北冬虫夏草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鳞翅目昆虫 矿物质元素 麦角菌科 Link 寄主范围 mo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与评鉴 被引量:6
5
作者 浦绍柳 伍岗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
普洱茶膏是从普洱茶中萃取的精华,是云南历史上普洱“八色贡茶”之一,曾是清朝宫庭贡茶,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每年人贡,民问不易得也。”清·张泓在《滇南新语》中记载:“……普洱茶最粗者熬膏成饼摹印... 普洱茶膏是从普洱茶中萃取的精华,是云南历史上普洱“八色贡茶”之一,曾是清朝宫庭贡茶,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每年人贡,民问不易得也。”清·张泓在《滇南新语》中记载:“……普洱茶最粗者熬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普洱茶膏,并进蕊珠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制作工艺 《本草纲目拾遗》 评鉴 贡茶 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神湾禾虫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奕雯 陈石娟 《海洋与渔业》 2012年第11期16-17,共2页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是沙蚕的一种,学名为疣吻沙蚕,主产于珠江口成淡水交汇一带的稻田和河滩淤泥中,每年只在农历4~5月、9...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是沙蚕的一种,学名为疣吻沙蚕,主产于珠江口成淡水交汇一带的稻田和河滩淤泥中,每年只在农历4~5月、9~10月,早晚两造水稻孕穗扬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虫 《本草纲目拾遗》 中山 珠江口 沙蚕 蚯蚓 健胃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食用玫瑰栽培与管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中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6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食用玫瑰 栽培历史 《本草纲目拾遗》 管理 北方 历史进程 观赏花卉 实用价值 观赏植物 经济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类药的食疗作用初探
8
作者 孙大定 谭德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9年第5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花类药 食疗作用 《本草纲目拾遗》 药药酒 水翁花 款冬花 更年期高血压 玫瑰花 酒精中毒 梅花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槿皮制剂在兽医上的应用
9
作者 刘昭华 刘策 +1 位作者 王文志 林振国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第6期50-51,共2页
1概述土槿皮,又名土荆皮、金钱松、水松皮、荆树皮等,来源于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的根皮和近根树皮。主要产于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多为栽培。最早见于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汪连仕采药... 1概述土槿皮,又名土荆皮、金钱松、水松皮、荆树皮等,来源于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的根皮和近根树皮。主要产于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多为栽培。最早见于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汪连仕采药录,罗汉松一名金钱松,又名经松,其皮治一切血,杀虫瘴癣,和芦荟、香油调搽"^([1])。具有性辛温、有毒、止痒杀虫等特点,用于治疗各种癣症、湿疹、皮肤瘙痒。土槿皮主要含有土槿皮甲酸、土槿皮乙酸、土槿皮乙酸葡萄糖苔等二萜类化合物,近年来发现土槿皮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真菌、抗肿瘤、抗血管生成等活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槿皮 《本草纲目拾遗》 应用 兽医 制剂 二萜类化合物 抗血管生成 金钱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类中药药理功效差异辨析
10
作者 郝向阳 马惠茹 特木热 《中兽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1-42,共2页
中药药味众多,仅《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之后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又新增716种。为了方便使用,历代医学家都对其分门别类,方法各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作为分类基础,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是中古时代最... 中药药味众多,仅《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之后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又新增716种。为了方便使用,历代医学家都对其分门别类,方法各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作为分类基础,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是中古时代最完整的分类系统。现在多采用功效分类法,同一类药物如何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功效 中药 《本草纲目拾遗》 同类 《本草纲目 分类系统 生态条件 自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血的抗癌机理及其药物开发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守城 张云茹 +1 位作者 张昌莲 彭祥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年第3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药物开发 抗癌机理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动物血 临床医学 临床使用 李时珍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路天行 王小丹 +2 位作者 王兵 何玉华 孙学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67,共3页
辣椒粕是辣椒提取后的副产品,这些残留含有极少量的辣椒素等其他红色物质,对多种沙门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都有杀灭作用,对动物的消化道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清代医学家赵学敏著作的《本草纲目拾遗》就有记载,辣椒具有开胃消食健胃的功效... 辣椒粕是辣椒提取后的副产品,这些残留含有极少量的辣椒素等其他红色物质,对多种沙门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都有杀灭作用,对动物的消化道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清代医学家赵学敏著作的《本草纲目拾遗》就有记载,辣椒具有开胃消食健胃的功效,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提高采食量。中国是生产辣椒的大国,国内种植辣椒的面积位于蔬菜种植面积的前列,所以提取完辣椒素之后的辣椒粕产量也很高,然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是以低价销售给农户或者当作废料直接丢弃[1]。辣椒粕的产率高达其原料干辣椒的93.6%[2]。如果辣椒粕能够在畜牧业得到合理广泛的利用,将会大大的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疾病 胃肠蠕动 辣椒素 蔬菜种植 消化液分泌 辣椒粕 《本草纲目拾遗》 沙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与“金鸡纳霜”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碧君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41,共2页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间,康熙皇帝患了疟疾,服用各种药物均无效,病情日益严重,此时法人洪若翰等向康熙帝进献了金鸡纳(即金鸡纳霜)药,很快被治愈。为此,康熙帝召见了洪若翰等人,并给予了优厚的赏赐。法国传教士樊国梁在...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间,康熙皇帝患了疟疾,服用各种药物均无效,病情日益严重,此时法人洪若翰等向康熙帝进献了金鸡纳(即金鸡纳霜)药,很快被治愈。为此,康熙帝召见了洪若翰等人,并给予了优厚的赏赐。法国传教士樊国梁在其《燕京开教略》中曾记载:“皇上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纳 疟疾 西方科学技术 金鸡纳树皮 耶稣会士 恶性疟原虫 安第斯山脉 康熙帝 《本草纲目拾遗》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茉莉不可能是制作胭脂的原料——《“胭脂”考释商兑》质疑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贻宏 《古今农业》 1994年第4期28-33,共6页
胭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今群籍,多谓红蓝花是制作胭脂的原料。何坦野先生《“胭脂”考释商兑》(载《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1期,以下简称《商兑》)一文,经过一番考证,认为古代制胭脂所用的原料,“是‘紫茉莉’植物”。对此,笔者... 胭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今群籍,多谓红蓝花是制作胭脂的原料。何坦野先生《“胭脂”考释商兑》(载《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1期,以下简称《商兑》)一文,经过一番考证,认为古代制胭脂所用的原料,“是‘紫茉莉’植物”。对此,笔者实不敢苟同,不揣谫陋,特草此文,以就教于何先生及海内外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茉莉 商兑 《植物名实图考》 胭脂 红花红色素 天然染料 化妆品 红花黄色素 原料 《本草纲目拾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与治病:古医书中的“茶”文化书写
15
作者 张园园 《农业考古》 201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本文从饮茶致疾、对茶疾的治疗、药茶与茶的药用、《本草纲目拾遗》对茶的种类和药用的增补等方面探讨了医学书籍中茶的医药学文化,认为医家对茶疾的提出与治疗是对饮茶风气盛行的一种医学应对,药茶是汤药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医书将... 本文从饮茶致疾、对茶疾的治疗、药茶与茶的药用、《本草纲目拾遗》对茶的种类和药用的增补等方面探讨了医学书籍中茶的医药学文化,认为医家对茶疾的提出与治疗是对饮茶风气盛行的一种医学应对,药茶是汤药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医书将民间日用的茶疗常识写入医书,使之成为医学知识,进一步增益了茶的医药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茶 《本草纲目拾遗》 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普洱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文鱼 潘玉华 《茶叶科学技术》 2007年第2期47-48,共2页
普洱茶作为专有名词最早出现在明万历末年,约公元1620年。谢肇涮在《滇略》一书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 普洱茶作为专有名词最早出现在明万历末年,约公元1620年。谢肇涮在《滇略》一书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洱茶,可见早在唐朝就有普洱茶贸易了。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普府……产攸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本草纲目拾遗》 专有名词 茶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副产品加工现状及其产品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淑梅 孙平 +2 位作者 周艳丽 冯显魁 高洪歧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1年第9期48-50,共3页
中国鹿产品用于医疗保健的历史之久远,入药部位之多,使用范围之广均属世界之最。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或谓战国时期)就有鹿茸、麇脂药用的论述,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梁代陶弘景所著... 中国鹿产品用于医疗保健的历史之久远,入药部位之多,使用范围之广均属世界之最。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或谓战国时期)就有鹿茸、麇脂药用的论述,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收了鹿肉、鹿肾、鹿骨和鹿髓4种。唐代李敬等著《新修本草》又增加了鹿齿、鹿脂和鹿筋。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又收录了鹿皮、鹿胆等。明代刘文泰著《本草品汇精要》载有鹿角霜。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记有鹿胎。《中药大辞典》(1986)收载梅花鹿和马鹿产品19种,獐产品3种,麂产品1种,麇鹿产品5种。另外,其他文献记有驼鹿和狍产品各1种。笔者根据文献统计,我国药用鹿产品计有42种,其中前31种道地品为梅花鹿和马鹿产品,后11种为其他鹿种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发展方向 鹿产品 加工现状 《神农本草经》 副产品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文献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刺参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加强综合治理的建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晶 邹积波 王溪宏 《河北渔业》 2007年第8期4-5,12,共3页
关键词 养殖业发展 刺参 辽宁省 《本草纲目拾遗》 治理 《本草纲目 文字记载 李时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吃白菜益健康
19
作者 王金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9期82-82,共1页
白菜古称“崧”,其历史比粮食作物还要远古。正式改名为“白菜”是在宋代。白菜药用的最早记载,见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指出白菜有“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的作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说,白菜“甘温无... 白菜古称“崧”,其历史比粮食作物还要远古。正式改名为“白菜”是在宋代。白菜药用的最早记载,见于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指出白菜有“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的作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说,白菜“甘温无毒,利肠胃,除心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冬汁尤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本草纲目拾遗》 健康 粮食作物 解酒 小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偶拾
20
作者 邢乃文 王相根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4,共2页
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偶拾浙江省仙居县中学(317300)邢乃文电大仙居站王相根威廉斯在中国《练丹术考》的序文中说:“磁针、火药和印刷术三事,既已公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大贡献,现在我们还承认化学也起源于中国”.下面略举片羽作... 中国古代的化学知识偶拾浙江省仙居县中学(317300)邢乃文电大仙居站王相根威廉斯在中国《练丹术考》的序文中说:“磁针、火药和印刷术三事,既已公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大贡献,现在我们还承认化学也起源于中国”.下面略举片羽作为管窥.1.物质的鉴别(1真假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化学知识 《周易参同契》 浙江省仙居县 三氧化二砷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湿法冶金 魏伯阳 四氧化三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