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典籍外译的“大翻译”路径探索——以《本草纲目》的两次西方译介热潮为例
1
作者 陈水平 杨运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任何知识的流动都有翻译的在场,从跨学科角度对原文进行语际/符际的分析、阐释、改写、改编、重写和引用构成了知识传译的多种方式。《本草纲目》所经历的两次译介热潮实质上是西方博物学家与药理学家从跨学科视角所做的多模态、多层次... 任何知识的流动都有翻译的在场,从跨学科角度对原文进行语际/符际的分析、阐释、改写、改编、重写和引用构成了知识传译的多种方式。《本草纲目》所经历的两次译介热潮实质上是西方博物学家与药理学家从跨学科视角所做的多模态、多层次知识传译,它超越了“语言中心主义”的范式,一方面回应了“大翻译”的概念,同时也给中医药典籍翻译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启示——超越“狭隘”的、“忠实”的以本为本的文本翻译,聚焦更大格局与层面上进行的集体性、协约性的多符号跨学科的翻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译介热潮 大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治疗消渴病药物浅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孙丰雷 高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3-84,共2页
系统复习了《本草纲目》治疗消渴常用的 14 0余种药物 ,并分析了该书治疗消渴的学术特点 ,认为《本草纲目》用药具有药食同源、注重饮食治疗 ,甘寒清热、注重顾护脾胃 ,益气养阴、善用血肉有情 ,气血并重、用药多取苦寒 ,以毒攻毒。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治疗 消渴病 药物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本草纲目》蛇的药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仁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09-310,共2页
蛇的药用研究是《本草纲目》的内容之一 ,书中记载蛇的药用品种有 2 0余种 ,许多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蛇的各种部位如肉、胆、脂肪、蜕皮、皮膜、骨、头、牙、口涎等均可药用 ,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为现代临床服务。
关键词 《本草纲目》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东传朝鲜及其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绳建敏 周建新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5期84-86,共3页
李时珍耗时近三十年撰成的《本草纲目》,1593年初刊,凡52卷,收药物近2 000种。大约100后,朝鲜燕行使购入,此书遂东传朝鲜,对朝鲜药物学和朝鲜传统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朝鲜宫廷医官对照此书调整国王饮食,此书成为朝鲜官私医师编辑药物... 李时珍耗时近三十年撰成的《本草纲目》,1593年初刊,凡52卷,收药物近2 000种。大约100后,朝鲜燕行使购入,此书遂东传朝鲜,对朝鲜药物学和朝鲜传统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朝鲜宫廷医官对照此书调整国王饮食,此书成为朝鲜官私医师编辑药物学著作最重要的参考书籍,甚至被直接摘抄。此书不仅成为朝鲜药学家与医师们研读、仿效、征引的药物学著作,也是朝鲜文人争相阅读的经典。此书东传朝鲜及其所受到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药物学对朝鲜传统药物学的影响。透过此书传播的分析,可见中国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李圭景 朝鲜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古代白铜考——兼谈《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中关于白铜的误释
5
作者 徐其亨 李淑贤 聂焱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6-89,共4页
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冶金技术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白铜是一种铜镍合金,为我国首先发明使用并传入世界各地,其发明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杰出成就,在世界化学史和冶金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①白铜的发明年代已无史料记载,但许多文献均... 古代中国高度发达的冶金技术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白铜是一种铜镍合金,为我国首先发明使用并传入世界各地,其发明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杰出成就,在世界化学史和冶金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①白铜的发明年代已无史料记载,但许多文献均公认云南是白铜的故乡。古代云南白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中国白铜 《天工开物》 云南省 铜生产 《华阳国志》 镍白铜 李时珍 宋应星 朱提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治痹举要
6
作者 钱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痹证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早期译介研究——以《中华帝国全志》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林熹 刘娅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0期71-74,共4页
从译介学视角出发,对以《中华帝国全志》为代表的《本草纲目》早期译介活动进行研究。以《中华帝国全志》最早英文全译本“凯夫版”为蓝本,探讨其“译介内容”及针对“译介受众”所采用的“译介策略”,并简述“译介效果”。在译介过程中... 从译介学视角出发,对以《中华帝国全志》为代表的《本草纲目》早期译介活动进行研究。以《中华帝国全志》最早英文全译本“凯夫版”为蓝本,探讨其“译介内容”及针对“译介受众”所采用的“译介策略”,并简述“译介效果”。在译介过程中,“译介主体”为了满足译入语读者的需求,通过“译介内容”的选取及“译介策略”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草纲目》早期译介的成功得益于各译介要素间的互动与博弈,为当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译介 《本草纲目》 《中华帝国全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见物”:“非席文式”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基于对《本草纲目》科学成就内因的探赜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忠华 于新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1,共8页
席文用“社会纬度”取代李约瑟“自然纬度”的科学史研究是“见人不见物”,忽略了中国传统科学独立于人类社会史的生命与历史。对中国传统“纯粹本土科学”最后一高峰《本草纲目》科学成就主因的梳理,主要集中于内在逻辑和驱动机制上。... 席文用“社会纬度”取代李约瑟“自然纬度”的科学史研究是“见人不见物”,忽略了中国传统科学独立于人类社会史的生命与历史。对中国传统“纯粹本土科学”最后一高峰《本草纲目》科学成就主因的梳理,主要集中于内在逻辑和驱动机制上。哲学基础上“理实二学”的交互导引、探索动力上“卫生济世”的德性使然、逻辑方法上“多法共用”的综合保障、理论跨度上“综罗百科”的视野促成以及发展模式上“食古善化”的快捷助力是对其梳理的主要结果。当然,中国科学史研究最终应走到席文的“上面”而非“反面”,即舍弃单向度的固定框架,旨归涵摄多种异质性因素的“人物俱见”的视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非席文式”研究 《本草纲目》 科学成就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的动物分类学成就概述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枫 蒋梅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共4页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记载了大量药用动物,并对所记载的动物从低等到高等建立了“部、类、种”的分类体系,运用多种命名方法命名和鉴别了不同的动物。李时珍在动物分类学上取得的成就在中国传统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动物分类学 动物命名 动物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中药用昆虫变态发育知识概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枫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68,共3页
早在明代,李时珍就已经在《本草纲目》中详细阐述了昆虫的变态发育,这些认识不仅在当时具有先进性,而且在现代也不失科学性。本文对《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药用昆虫的变态发育知识作了概述。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药用昆虫 变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等三项文献成功申报亚太区世界记忆名录 被引量:1
11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共1页
本刊讯“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3月89日在澳门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宣布,《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以及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16世纪至19世纪)三项中国珍贵文献正式被列入亚太区《世界记忆名录》。
关键词 “世界记忆工程” 《世界记忆名录》 《本草纲目》 档案文献 亚太区 申报 成功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兽医方考注(续)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洪钱 《农业考古》 2002年第1期325-331,340,共8页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兽医方 考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为何将茶归入果部 被引量:1
13
作者 竺秉君 《中国茶叶》 2014年第3期35-35,共1页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结合自身的饮茶体会,花了很大篇幅介绍茶.但茶在《本草纲目》哪个章节,这对很多初次接触该书的读者来说却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本草纲目》中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植物又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结合自身的饮茶体会,花了很大篇幅介绍茶.但茶在《本草纲目》哪个章节,这对很多初次接触该书的读者来说却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本草纲目》中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植物又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5大类.按照现今对茶这一植物的理解,大部分人肯定会第一反应将茶归为木部,李时珍却把茶归到《本草纲目》三十二卷果部四——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饮茶 植物药 李时珍 矿物药 动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美容学思想初探
14
作者 卜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5期10-12,共3页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一般人过了25岁,眼角、鼻侧、嘴角、额头等部位便开始出现皱纹,人的衰老亦往往明显地从皮肤上表现出来。如何预防和延迟皮肤老化.
关键词 《本草纲目》 理气活血 太平圣惠方 《圣惠方》 圣济总录 香附 益气 脏腑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规范研究学会第五届年会暨《本草纲目》与中药创新药物研发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15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036-1036,共1页
中医药规范研究学会第五届年会暨《本草纲目》与中药创新药物研发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8月9—10日在香港浸会大学逸夫校园举行,本次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与中医药规范研究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关键词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医药学院 《本草纲目》 高峰论坛 药物研发 中药创新 会议 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对尿疗的论述考略
16
作者 刘俊吾 陶凤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9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尿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所载甘味调味品考
17
作者 徐日辉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草纲目》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药物学巨著 ,在《本草纲目》中 ,作者李时珍共记载了动物、植物、矿物等药物1897种 ,包括分散于 9部 95种属于调味品的药物。按照《本草纲目》五味的分法 ,其中有 34种属于甘味调味品。本文通过疏理辨析 ... 《本草纲目》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药物学巨著 ,在《本草纲目》中 ,作者李时珍共记载了动物、植物、矿物等药物1897种 ,包括分散于 9部 95种属于调味品的药物。按照《本草纲目》五味的分法 ,其中有 34种属于甘味调味品。本文通过疏理辨析 ,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了解传统中药与调味品之间的关系 ,以及探究中华医药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甘味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中动物的命名方法探析
18
作者 高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234-236,共3页
《本草纲目》中的动物命名方法反映了动物形态、体色、行为、习性等特征及其分类地位。这些命名方法不仅提高了动物名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对动物种名的命名方法。介绍了《本草纲目》中动物命名的形式,阐述了动... 《本草纲目》中的动物命名方法反映了动物形态、体色、行为、习性等特征及其分类地位。这些命名方法不仅提高了动物名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对动物种名的命名方法。介绍了《本草纲目》中动物命名的形式,阐述了动物命名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动物 命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兽医方考注
19
作者 冯洪钱 《农业考古》 200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兽医本草 考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兽医方考注(续)
20
作者 冯洪钱 《农业考古》 2002年第3期292-306,共15页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兽医方 考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