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诗性叙事探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郝兵
-
机构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
出处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0,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中小学教师‘视觉艺术素养’的教育行动研究"(2017-JSJYYB-01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纪录片《本草中国》以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题材和诗性叙事的表现方法,为观众呈现了具有浓郁水墨风格与田园气息的中医药文化探寻生命奥义的过程。影片以时空交叠式的叙事结构和寄寓着天人合一哲趣的念白建构出一种具有古典韵味的诗性节奏,并通过图像叙事的力量,以交融互生的精巧工致之匠心和雅致冲和之诗意,实现了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功能。
-
关键词
纪录片
《本草中国》
诗性叙事
-
分类号
G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接受美学视域下纪录片《本草中国》的声画意蕴探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波
-
机构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95,共3页
-
文摘
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以非遗中药技术及传承人为叙事核心,回归受众美学,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段讲述流传在不同地域的中医药故事,解读中医药文化的厚重历史。纪录片在讲述、普及中医药知识的同时,生成了文本的人文意义。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1))为基础,对纪录片《本草中国》的音乐气质与人文意蕴进行分析,以探寻同类型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策略。一、接受美学与纪录片1967年,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根据康斯坦茨大学演讲内容,正式出版发行了《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书,其中提出了“接受美学”。1969年,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发表了《文本的召唤结构》一文,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随后,两人分别在《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沃尔夫冈·伊瑟尔,1976)、《走向接受美学》(汉斯·罗伯特·姚斯,1983)等著作中详细论述了接受美学理论,对“艺术生产”“审美生产”等内容进行探讨,研究了审美活动的具体性及接受者的作用,提出了接受和批评活动的主体性观念。
-
关键词
《本草中国》
接受美学理论
中医药文化
文艺理论家
出版发行
时空交错
召唤结构
中医药知识
-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腾讯视频平台自制纪录片的内容生态格局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马臻宇
冷凇
-
机构
山西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86-89,共4页
-
基金
山西省哲社课题“山西文旅的影像化建构”(编号:2019B420)
山西省社科联课题“IP背景下山西文旅的影像化建构及路径创新研究”(编号:SSKLZDKT201911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年来,互联网视频平台发展迅速,“网生纪录片”日益受人瞩目,腾讯、爱奇艺、优酷、Bilibili网站等平台都在向纪录片方向发力。近年来,在资本、平台、创作者和观众的共同作用下,诞生出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如腾讯视频的《风味人间》、Bilibili网站的《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爱奇艺的《本草中国》、优酷的《三日为期》等。
-
关键词
《本草中国》
纪录片
生态格局
互联网视频
爱奇艺
腾讯视频
优酷
网站
-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