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苏曼殊的诗
1
作者 陆草 《中州学刊》 1984年第5期77-81,85,共6页
中国的诗僧,自唐以来代有其人。到了清末民初之际,以诗人而兼和尚并卓然成家的,当首推苏曼殊(1884—1918年)。本世纪初叶,这位南社诗人曾以其流丽哀艳的诗文小说名噪于文坛,影响延及数十年。 曼殊诗歌成就在他的小说之上。据说他原来诗... 中国的诗僧,自唐以来代有其人。到了清末民初之际,以诗人而兼和尚并卓然成家的,当首推苏曼殊(1884—1918年)。本世纪初叶,这位南社诗人曾以其流丽哀艳的诗文小说名噪于文坛,影响延及数十年。 曼殊诗歌成就在他的小说之上。据说他原来诗作很多,仅“无题诗”就有三百首(罗芳洲《苏曼殊的生平及其作品》),可惜绝大多数早已散佚。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曼殊诗的总数,只有百首左右,绝大部分是七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阴柔之美 清末民初 爱情 《本事诗》 写景 爱情生活 “无题 禅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面桃花”的衍变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89-92,共4页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经孟的《本事诗》一落实、渲染,人面桃花的故事遂广为传布。宋金元时期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今不得见;就明清时期此题材的戏曲创作而言,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谨守《本事诗》规模,情节简单,重,点突出,...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经孟的《本事诗》一落实、渲染,人面桃花的故事遂广为传布。宋金元时期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今不得见;就明清时期此题材的戏曲创作而言,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谨守《本事诗》规模,情节简单,重,点突出,注重人物心理刻画,但有单薄之嫌;一是增添人物事件,内容繁复,排场热闹,但却愈来愈远离人面桃花故事的重心,甚至喧宾夺主。这是人面桃花故事题材本身的某些先天性不足所致。若变换一个角度观察,则后一类剧本中之喧宾夺主者,实际上已经变为另外一种剧作,也自有其独立存在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护 人面桃花 《本事诗》 衍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长为短之妙
3
作者 李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4-64,共1页
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在出逃之前,乘月夜登上兴庆宫勤政楼,命梨园子弟唱曲。伶人唱李峤的诗道:“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玄宗百感交集,凄然泪下,赞叹:“李峤真才子也。”第二年,... 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唐玄宗在出逃之前,乘月夜登上兴庆宫勤政楼,命梨园子弟唱曲。伶人唱李峤的诗道:“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玄宗百感交集,凄然泪下,赞叹:“李峤真才子也。”第二年,玄宗在蜀,一次登白卫岭,回首秦川,心潮起伏,不由低吟起这首诗,自语:“李峤真才子也!”(唐·孟棨《本事诗》)。其实,李峤这诗本不是绝句,而是长篇歌行《汾阴行》,全诗长达298字。歌者只将其中28字摘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峤 唐玄宗 梨园子弟 兴庆宫 《本事诗》 唱曲 富贵荣华 伶人 歌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