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悖反与张力:《末路狂花》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3
1
作者 欧宗启 刘良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69-70,共2页
对于美国影片《末路狂花》,学者们多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和评论,但就艺术魅力而言,《末路狂花》的魅力主要不来自女性主义内涵本身,而来自于这一内涵的表现方式,即来自于影片为这一内涵所设计的一系列具有悖反性特征的情节... 对于美国影片《末路狂花》,学者们多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加以研究和评论,但就艺术魅力而言,《末路狂花》的魅力主要不来自女性主义内涵本身,而来自于这一内涵的表现方式,即来自于影片为这一内涵所设计的一系列具有悖反性特征的情节内容和人物特征。这些悖反性的情节内容与人物特征极富审美张力,能激起人们丰富的审美联想与想象,从而使影片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悖反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往天堂的不归路——影片《末路狂花》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海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影片《末路狂花》已经成为女性主义经典电影之一,讲述了两位普通妇女在出游途中不断遭遇变故,被迫触犯法律、反抗父权制文化并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故事。影片表现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施行的全方位的统治和压迫:在家中要承受丈夫的权威,走出... 影片《末路狂花》已经成为女性主义经典电影之一,讲述了两位普通妇女在出游途中不断遭遇变故,被迫触犯法律、反抗父权制文化并最终走向不归路的故事。影片表现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施行的全方位的统治和压迫:在家中要承受丈夫的权威,走出家门要面临来自男性的重重威胁,受到伤害之后又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与此同时也表现了女性在找到失落的尊严和存在的主体性后,热情拥抱自我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父权制文化 女性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路狂花》——看上去很“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郭阳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0期60-62,共3页
《末路狂花》一向被认为是公路电影创意上的革新,但不同于其他公路电影,《末路狂花》看起来是一部煽情的,表现了女性反抗男权制度的女性主义电影,其中暗含着的女性对话语权的争夺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末路狂花》 女性主义 男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作为一种表达——《末路狂花》的性别诗学批评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惠 刘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6-107,共2页
美国影片《Thelma and Louise》是一部性别意识相当强烈的电影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的性别关系和女性处境。那就是女性一般都是在她们习以为常的男性规范中生活,只要她们稍稍表现出自我的意志就有可能招致毁灭的命运,然而,每个女人... 美国影片《Thelma and Louise》是一部性别意识相当强烈的电影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的性别关系和女性处境。那就是女性一般都是在她们习以为常的男性规范中生活,只要她们稍稍表现出自我的意志就有可能招致毁灭的命运,然而,每个女人心中都隐匿着一个'疯狂'的自我,而女性的解放只能依靠女性自己,为此,她们甚至可能付出死亡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性别 自我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路狂花》与狂花末路 被引量:2
5
作者 万青 李石光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41-42,共2页
《末路狂花》是女性主义影片的经典代表作,呈现出强烈的女权意识。影片里,深受男权意识压迫的妇女们在追寻自由的理想之路时,采取了偏激的话语策略,揭示男性的真面目——纸老虎形象,爱情在这场不平等的对抗里遭遇了放逐、解构、颠覆。
关键词 《末路狂花》 女性主义 偏激 流浪 逃亡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话轮转换看《末路狂花》中塞尔玛的成长历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海燕 于金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97-99,共3页
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研究方法,将其引入到影视文学分析当中,具有很大创新性。依据话轮转换的分析框架,从发话和控制话题、话轮长度、话轮类型、话语打断以及话轮控制策略等五个方面对《末路狂花》脚本中的人物对话做以量化分... 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研究方法,将其引入到影视文学分析当中,具有很大创新性。依据话轮转换的分析框架,从发话和控制话题、话轮长度、话轮类型、话语打断以及话轮控制策略等五个方面对《末路狂花》脚本中的人物对话做以量化分析,可以展示电影文本是如何体现人物间权势关系、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如何体现女主人公塞尔玛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其成长历程以及揭示人物的价值取向和剧情发展的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轮转换 《末路狂花》 塞尔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电影《末路狂花》中的女性主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学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151,共3页
《末路狂花》随着女主角塞尔玛和露易丝的出游,在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的事情,以及她们的解决方法等常见的女性在压迫下的生活悲剧和一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女性意识的逐渐萌芽和为之进行的主动抗争,并最终获得灵魂独立... 《末路狂花》随着女主角塞尔玛和露易丝的出游,在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的事情,以及她们的解决方法等常见的女性在压迫下的生活悲剧和一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女性意识的逐渐萌芽和为之进行的主动抗争,并最终获得灵魂独立自主的过程,所以这种自由以及重生并不能算是悲剧。对于她们来说,压迫在父权社会的监狱中,不如像雏鹰一样勇敢地冲出去,冲出悬崖,飞向更自由的天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女性 女权 主义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不凋谢的花——《末路狂花》中的女性主权意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亚妹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3期57-58,共2页
《末路狂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公路逃亡。而一般意义上的公路片都充满男性象征,甚至是以男性为主要观众的电影,但是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却选择了两个女性作为主角,其用意不可谓不大胆。这部电影丰富了公路电影的类型,更... 《末路狂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公路逃亡。而一般意义上的公路片都充满男性象征,甚至是以男性为主要观众的电影,但是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却选择了两个女性作为主角,其用意不可谓不大胆。这部电影丰富了公路电影的类型,更是为轰轰烈烈的女性主义运动提供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女性主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人是什么——影片《末路狂花》中一派模糊的女性意识
9
作者 刘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27,共2页
女人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初乃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被许多妇女运动的先驱们所反复询问并论证了的。站在今天这个远非精神上的视通万里的信息社会,我们再去讨论关于男人与女人孰强孰弱,谁更具依附性,谁是世界上的主宰这类的... 女人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初乃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被许多妇女运动的先驱们所反复询问并论证了的。站在今天这个远非精神上的视通万里的信息社会,我们再去讨论关于男人与女人孰强孰弱,谁更具依附性,谁是世界上的主宰这类的问题,显然有点白白浪费大好光阴的味道。女人之所以是女人,在于她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因为她生理结构上与男人不同。女人与男人始终是装点我们人类世界的两道绚丽多彩的风景。忘了是谁说过,女人具有孩儿性、妻性、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男人 影片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觉醒后的悲剧性命运——《末路狂花》和《男孩别哭》的比较
10
作者 乔茹 《电影评介》 2014年第8期39-41,共3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世界第一次大声疾呼女性权利,由此拉开了女性主义的序幕,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女性主义的理论思潮,其发展由关注女性的政治权利到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利中心主义,这场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其层面之广、...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世界第一次大声疾呼女性权利,由此拉开了女性主义的序幕,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女性主义的理论思潮,其发展由关注女性的政治权利到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利中心主义,这场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其层面之广、程度之深、理论之丰富,成为世纪之交历史舞台上的一道奇观.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主义电影也迅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路狂花》 男孩 布兰顿 悲剧性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影片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澳大利亚电影《末路小狂花》(Rabbit-Proof Fence)谈土著人困境
11
作者 徐显静 杨永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62-62,共1页
本文探讨了澳大利亚电影《末路小狂花》中体现的土著人的困境问题,——如何建立土著文化身份,重构历史,争取话语权。
关键词 多丽斯·皮金顿 《末路狂花》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决》双主角人物形象难以辨识原因分析
12
作者 赵明荣 钱为钢 +1 位作者 张纪平 童玲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动画电影《风云决》公映后,不少观众反应看不懂。究其原因,除了故事内在叙事结构的问题外,剧中人物形象出现雷同,镜头语言使用不当,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顺利辨识主角,解读剧情,看懂电影。但尽管如此《,风云决》依旧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 动画电影《风云决》公映后,不少观众反应看不懂。究其原因,除了故事内在叙事结构的问题外,剧中人物形象出现雷同,镜头语言使用不当,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顺利辨识主角,解读剧情,看懂电影。但尽管如此《,风云决》依旧是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国产动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决》《末路狂花》人物形象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德利·斯科特影片的叙事方式、美学取向与艺术品质
13
作者 张雅琳 王九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0-93,共4页
英国电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成名之作并非那些在电影艺术上以深奥思想与艺术镜头著称的影片,而是许多在技术上与手法上较为的商业类型片。在前两部作品《男孩和自行车的故事》(1965)、《争斗的人》(1977)获得良好评价之后,雷德利&... 英国电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成名之作并非那些在电影艺术上以深奥思想与艺术镜头著称的影片,而是许多在技术上与手法上较为的商业类型片。在前两部作品《男孩和自行车的故事》(1965)、《争斗的人》(1977)获得良好评价之后,雷德利·斯科特在1979年以一部大获成功的《异形》(1979)被写入科幻电影史,令英国导演在国际上重振声威。之后雷德利·斯科特沿着国际资金加国际制片的制作路数,从大卫·李恩的手中挂过了英国电影大旗,先后拍摄了《银翼杀手》(1982)、《末路狂花》(1991)、《角斗士》(2000)、《汉尼拔》(2001)和《黑鹰坠落》(2002)等经典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德利·斯科特 科幻电影 《末路狂花》 经典影片 美学取向 艺术品质 电影导演 汉尼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世界的跨越,敢问路在何方
14
作者 李明霞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9期60-62,共3页
希腊神话中奥德赛回家的模式被文学创作及其它领域反复应用,便成为了一种原型。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电影《末路小狂花》和《澳洲乱世情》中"回家"的原型,探索两位主人公莫莉和纳拉在土著与白人两个世界之间跨越时与奥德赛的... 希腊神话中奥德赛回家的模式被文学创作及其它领域反复应用,便成为了一种原型。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电影《末路小狂花》和《澳洲乱世情》中"回家"的原型,探索两位主人公莫莉和纳拉在土著与白人两个世界之间跨越时与奥德赛的相似点,尤其对后者的超越,以此来揭示原型背后所反映出的人类意识深处的共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末路狂花》《澳洲乱世情》原型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