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下的《最后一片叶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宋晓菲
-
机构
河南教育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Z期43-44,共2页
-
文摘
欧·亨利的作品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幽默,含义深刻。《最后一片叶子》采用了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给人以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的感觉。小说用简单直接的文字,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爱的伟大与生命的坚强。本文将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从语言结构、语气系统、及物性结构等方面对小说进行详细解读,以期找到文篇语言与语境、主题之间的联系。
-
关键词
《最后一片叶子》
系统功能语法
常青藤
最后一片叶子
贝尔曼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从四个视点评析《最后一片叶子》
- 2
-
-
作者
刘永莉
-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Z期50-51,共2页
-
文摘
欧·亨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选材不拘一格,语言简单直白,构思精巧。他的小说多以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作为主人公,他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足,往往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但都有宝贵品质。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赞扬了人性美,讲述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观察某一事物选用的角度及方法就是视点,可分为观念、叙述、知觉与时空四种。
-
关键词
《最后一片叶子》
贝尔曼
画家
小说
故事
美术家
民间文学
琼斯
读者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叙事艺术探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胡文涓
-
机构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36-37,共2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描述,概括了欧·亨利的叙事艺术中的两种表现手法——错位艺术和拟人艺术。欧·亨利将错位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了出人意料式的结尾风格。同时,欧·亨利还利用拟人手法将叙事变得更加有张力,更加生动和形象。总之,欧·亨利的"平民式的脉脉温情"和"笑中带泪"的写作手法,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关键词
欧·亨利
《最后一片叶子》
叙事艺术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最后一片叶子(缩写)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欧·亨利
周新
-
机构
不详
湖北枝江一中高三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3期62-62,共1页
-
文摘
欧·亨利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常以幽默的笔调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共同生活,关注他们的命运,所以常用生动的笔触描写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他们的辗转挣扎,给作品带来“含泪的微笑”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满怀深情地赞扬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老艺术家舍己救人的品德。小说故事叙述简洁,构思巧妙,语言生动。在行文中多次围绕“就要画一幅杰作”设置悬念,妙用伏笔,给读者以阅读期待。文章最后石破天惊:“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呢?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贴在墙上,和真的叶子一模一样,居然让琼珊没有看出丝毫破绽,从艺术的造诣来说,可谓巧夺天工,堪称杰作。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贝尔曼不顾惜自己,用生命绘制“最后一片叶子”,点燃了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那叶子是生命的绝唱,它永远闪现着动人的绿意。它告诉人们,生命是短暂的,然而真诚、无私和高尚、善良的人性之美是永恒的、不朽的。(湖北枝江一中高三周新)
-
关键词
《最后一片叶子》
欧·亨利
美国
短篇小说
缩写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H194.5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 5
-
-
-
出处
《黑龙江粮食》
2013年第3期60-60,共1页
-
文摘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
-
关键词
美国
作家
欧·亨利
小说
《最后一片叶子》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