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回归《左传》语境的《曹刿论战》解读 |
杨璟怡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曹刿论战》为例 |
孙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
王俊杰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4
|
庄公有无“远谋?”──《曹刿论战》课堂论辩实录 |
吴长青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5
|
《曹刿论战》中“鄙”字的形义源流 |
高笑可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曹刿论战》课堂实录 |
邹向敏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7
|
《曹刿论战》主题辨析 |
朱恒林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8
|
鲁庄公与公子纠谁为外甥?——《曹刿论战》中一点史料辩证 |
贾秀英
|
《高校教育管理》
|
1979 |
0 |
|
9
|
被遮蔽的君主智慧——《曹刿论战》鲁庄公形象再审视 |
陆丽萍
|
《语文建设》
|
2025 |
|
|
10
|
同为生本 取舍有别——《烛之武退秦师》同课异构 |
马超俊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1
|
语言文化(七) “肉食者”≠食肉者 |
杨向东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7 |
1
|
|
12
|
《“肉食者”≠食肉者》辨正 |
仲宁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0 |
|
13
|
莫让纷繁的形式束缚学生的发展 |
黎雪芬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4
|
释“败绩” |
潘振中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8 |
2
|
|
15
|
文言文教学应是阅读教学 |
田贺书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6
|
借助电教媒体 服务古文教学 |
吴志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0 |
1
|
|
17
|
释“情” |
赵春万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8
|
《左传》记叙战争、刻划人物的艺术手法 |
王荣初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7 |
0 |
|
19
|
词义引申与文言教学 |
王锡强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
20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
华晓隽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