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视角与分层叙事——电影《暴雪将至》叙事方式的得与失 被引量:4
1
作者 沈艾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87,共4页
电影《暴雪将至》以一件连环女尸案的调查来展现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梦想与挣扎,运用多重视角与分层叙事的方式,明暗两线穿插交织,叙事层次丰富,不同视角之间互为补充,情节叙述逐层铺展,主层叙事设置悬念,下层叙事解开疑团,营造了案件调... 电影《暴雪将至》以一件连环女尸案的调查来展现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梦想与挣扎,运用多重视角与分层叙事的方式,明暗两线穿插交织,叙事层次丰富,不同视角之间互为补充,情节叙述逐层铺展,主层叙事设置悬念,下层叙事解开疑团,营造了案件调查的客观进展与大时代里小人物梦想的主观追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刻画出时代大潮下的人生百态。但影片叙事视角与叙事者之间的结合并不理想,致使叙事节奏前后不一,人物心理转变突兀,影响了该片的艺术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将至》 多重视角 分层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剥离与真实掩埋:解读《暴雪将至》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宜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本文对比具有相同时代背景的电影文本《白日焰火》和《钢的琴》,结合虞吉的标志阅读相关阐释,通过对文本的"标志"厘清和潜藏的叙事动力挖掘,清理出一条基于文本却超越文本的身份建构的言说的内涵叙事线索。文本消解了犯罪类... 本文对比具有相同时代背景的电影文本《白日焰火》和《钢的琴》,结合虞吉的标志阅读相关阐释,通过对文本的"标志"厘清和潜藏的叙事动力挖掘,清理出一条基于文本却超越文本的身份建构的言说的内涵叙事线索。文本消解了犯罪类型电影的凶杀过程,通过对余国伟的身份剥离,传达出一种身份的言说在体制话语"霸权"下变得失语后的反思,而这种反思体现在对于"真实"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将至》 身份建构 叙事结构 电影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