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视域下的“红色经典”改编——以3D电影《智取威虎山》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洪 赵步阳 章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2014年12月,徐克第二部3D新片《智取威虎山》一经上映,便引发了观看潮。红色经典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与积淀,是中国民众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京剧《智取威虎山》更是曾借文革狂潮在大陆家喻户晓,"有井水处皆能唱"。徐克... 2014年12月,徐克第二部3D新片《智取威虎山》一经上映,便引发了观看潮。红色经典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与积淀,是中国民众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京剧《智取威虎山》更是曾借文革狂潮在大陆家喻户晓,"有井水处皆能唱"。徐克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为我们呈现了消费时代的英雄主义,为我们塑造了偶像级的英雄群体形象,既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又满足了青少年的娱乐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红色经典 徐克 英雄群体 后现代社会 历史时代 怀旧情结 杨子荣 新蜀山剑侠 正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智取威虎山》的言语艺术魅力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丽丽 李廷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5-37,共3页
由有"香港电影新浪潮旗手"之称的徐克执导的电影《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影迷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仅2015年元旦3天,票房便超2亿元。筹备了5年之久的《智取威虎山》,后又相继收获了2014"... 由有"香港电影新浪潮旗手"之称的徐克执导的电影《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影迷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仅2015年元旦3天,票房便超2亿元。筹备了5年之久的《智取威虎山》,后又相继收获了2014"阳光奖"年度最佳电影、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男配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香港电影 艺术魅力 言语 《林海雪原》 国际电影节 长篇小说 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原侠客——《智取威虎山》燃烧的时代精神
3
作者 张祖群 张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文章以《智取威虎山》(小说原本、样板戏电影、3D电影)三种文艺形式为对象,在比较视野中重点分析:一、各种文学艺术的流变、改编的异同与燃烧的时代精神:二、根据红色革命经典改编3D电影《智取威虎山》的人物角色、情节矛盾与叙事困境... 文章以《智取威虎山》(小说原本、样板戏电影、3D电影)三种文艺形式为对象,在比较视野中重点分析:一、各种文学艺术的流变、改编的异同与燃烧的时代精神:二、根据红色革命经典改编3D电影《智取威虎山》的人物角色、情节矛盾与叙事困境。文章认为,从小说原本到3D电影第二次转折性改编,在故事情节、细节处理、人物形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符合闻一多对中国人灵魂诉求表述。在当下讴歌英雄争当英雄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时代精神 红色革命 杨子荣 人物角色 《林海雪原》 人物形象 徐克 文艺形式 红色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的尊严与影视救赎——《智取威虎山》的徐克解读方式
4
作者 李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共4页
近期,由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以近7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了被寄予厚望的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武侠片的影视手法,赋予了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以时代意义,电影以谍战片的姿态,颠覆... 近期,由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以近7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了被寄予厚望的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武侠片的影视手法,赋予了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以时代意义,电影以谍战片的姿态,颠覆了样板戏的意识形态颂扬。相比较姜文的《一步之遥》,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更像一个文化符号,它延续了红色经典的当代阐释高潮,红色经典集体记忆的天然亲和力加上功底成熟的视觉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徐克 红色经典 票房成绩 姜文 集体记忆 解读方式 时空艺术 《林海雪原》 当代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取威虎山》文本生成分析——基于戏剧文体的视角
5
作者 郭丰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智取威虎山》拥有完整有序的文本生成谱系。1958年,北京人艺取材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话剧《智取威虎山》。同年,上海京剧院在借鉴话剧基础上改编现代京戏《智取威虎山》,其后,现代京戏复历五次文本修改。究其文本演进的主要动力... 《智取威虎山》拥有完整有序的文本生成谱系。1958年,北京人艺取材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话剧《智取威虎山》。同年,上海京剧院在借鉴话剧基础上改编现代京戏《智取威虎山》,其后,现代京戏复历五次文本修改。究其文本演进的主要动力,无疑乃主流观念的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同戏剧文体基于自身美学传统的革新探索对《智》剧文本转换、生成的重要意义。另外,透过这一历程,还可细绎主流观念与京剧美学如何达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文本 话剧民族化 戏曲现代化 新程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取威虎山》的时尚美学元素
6
作者 丛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8-30,共3页
《智取威虎山》(3D)无疑是最能体现《林海雪原》特殊性和研究价值的版本,借助时尚美学理论探析电影人物形象的重塑和设计,无论是偏重侠骨柔情的杨子荣、日益感性的座山雕,还是个性丰富的陪衬人物群像,都可以见出时尚美学对文学作品的写... 《智取威虎山》(3D)无疑是最能体现《林海雪原》特殊性和研究价值的版本,借助时尚美学理论探析电影人物形象的重塑和设计,无论是偏重侠骨柔情的杨子荣、日益感性的座山雕,还是个性丰富的陪衬人物群像,都可以见出时尚美学对文学作品的写作和传播的引导作用。在当前消费革命时代,《智取威虎山》(3D)的改编尤其是人物形象的重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而展现出文学作品改编与时尚美学的典范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美学 《智取威虎山》 形象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武侠与红色经典的精彩相遇——浅析徐克3D电影《智取威虎山》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永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36,共2页
阔别荧幕几十年后,孤胆英雄杨子荣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2014年底,徐克导演的3D谍战动作电影《智取威虎山》,登陆贺岁档。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上映两周之后,票房突破7亿元,而在影视网络社区里,该片也是获得了接近8分的极高评价。红色经... 阔别荧幕几十年后,孤胆英雄杨子荣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2014年底,徐克导演的3D谍战动作电影《智取威虎山》,登陆贺岁档。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上映两周之后,票房突破7亿元,而在影视网络社区里,该片也是获得了接近8分的极高评价。红色经典与新武侠风结合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运用华丽炫目的现代高科技重新讲述红色传奇故事,再次使"老怪"徐克成为贺岁档的最大赢家。徐克导演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徐克 红色经典 贺岁档 现代京剧 《林海雪原》 杨子荣 极高评价 数据显示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徐克武侠的展示 被引量:4
8
作者 党赵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08-110,共3页
徐克执导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这部充满徐氏武侠风格的红色电影中处处展现出徐克导演对于电影的独特创作方式与鲜明的个人特色,徐克导演还原历史故事,剔除意识形态,以武侠精神大胆改编了原有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加入了极具现代特色的... 徐克执导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这部充满徐氏武侠风格的红色电影中处处展现出徐克导演对于电影的独特创作方式与鲜明的个人特色,徐克导演还原历史故事,剔除意识形态,以武侠精神大胆改编了原有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加入了极具现代特色的故事情节,迎合了多个年龄层次观众的怀旧情怀和审美要求,同时恰如其分地运用商业营销手段迎合市场需求,最终完成了徐氏武侠又一力作,为未来更多红色题材的电影改编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氏武侠 红色改编 《智取威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革命样板戏的重新包装:徐克《智取威虎山》中的政治与商业(英文)
9
作者 韩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0-192,105,共14页
徐克2014年的剧情动作片《智取威虎山》是一个研读文革作品在当代语境中的重新浮现,以及该重现与爆发式发展的大陆电影工业之间互动的独特文本。首先考查近年来国家关于电影在文化产业中战略位置的政治话语。通过将徐克的《智取威虎山... 徐克2014年的剧情动作片《智取威虎山》是一个研读文革作品在当代语境中的重新浮现,以及该重现与爆发式发展的大陆电影工业之间互动的独特文本。首先考查近年来国家关于电影在文化产业中战略位置的政治话语。通过将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文本在国家不断更新的宣传策略和实践中观看,讨论这部作品是如何参与了千禧后文化产业对红色资源和"主旋律"因素多样应用。其次,本文细读徐克电影对于样板戏文本在除"商业美化"之外的意识形态和美学改造。通过讨论电影中两位主人公Jimmy和杨子荣的人物塑造,以探讨该电影文本中潜藏的一项矛盾——一方面,电影所传达的意识价值和国家"回归"革命传统号召产生"共谋",另一方面,此"共谋"又被电影中革命叙述和其他文本传统的杂糅所消解。作为一部在新千年由文革样板戏重新包装成的"准主旋律电影",徐克的商业大片不仅提供了一扇观察政治和商业如何与急剧变化中的大陆电影产业互动的窗口,也愈加凸显了香港导演在回归后"大陆-香港"电影产业此消彼长中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智取威虎山》 样板戏 红色资源 徐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取威虎山3D》对经典的通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玮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智取威虎山3D》对经典的继承与革新,为经典作品的成功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笔者运用《文心雕龙·通变》中的部分观点,探讨了3D版《智取威虎山》对经典的继承与革新问题。对徐克改编经典样板...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智取威虎山3D》对经典的继承与革新,为经典作品的成功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笔者运用《文心雕龙·通变》中的部分观点,探讨了3D版《智取威虎山》对经典的继承与革新问题。对徐克改编经典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策略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找寻影片对经典进行继承与革新的缘由,尤其是对影片中青莲、小栓子等角色的设计和3D技术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探析了导演的意图及其折射出的时代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经典 徐克 通变 样板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主义与《智取威虎山3D》影像重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阳海洪 唐娴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5-28,共4页
消费主义是指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利润实现的关键环节,由此形成的新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形态。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徐克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尊重原著的同时,在叙事方式、情节内涵、人物形象和图像呈现四个... 消费主义是指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消费取代生产成为利润实现的关键环节,由此形成的新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形态。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徐克的3D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尊重原著的同时,在叙事方式、情节内涵、人物形象和图像呈现四个方面完成了对红色经典的重构,取得了良好的票房。但这种资本逻辑主导的改编方式,虽实现了红色经典与商业文化的对接,但消解了红色经典的宏大叙事,红色经典的政治内涵和意识形态功能也随之被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影像重构 徐克 3D电影《智取威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取威虎山3D》:样板戏邂逅古典007
12
作者 齐江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
电影《智取威虎山3D》根据《林海雪原》中同名章节改编而成,由徐克执导。电影以同名样板戏为蓝本,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本正经的样板戏有机结合,讲述了杨子荣只身打入匪帮做卧底,智斗"座山雕"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故事沿... 电影《智取威虎山3D》根据《林海雪原》中同名章节改编而成,由徐克执导。电影以同名样板戏为蓝本,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本正经的样板戏有机结合,讲述了杨子荣只身打入匪帮做卧底,智斗"座山雕"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故事沿用了样板戏的底子,古典007的构造模式,实现了革命样板戏与古典007构造模式的完美邂逅,再现和弘扬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本文试以原著、样板戏的特点及古典007构造模式为线路展开分析,探讨和挖掘该片中蕴含的中国本土电影特色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雪原》 革命样板戏 《智取威虎山3D》 徐克 古典0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智取威虎山3D》看红色样板戏的改编 被引量:3
13
作者 甘波 古那尔.艾则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57,共4页
徐克的3D战争动作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大银幕上构造了一个江湖化、武侠化和浪漫化的艺术情境空间,并与20世纪70年代的红色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形成奇特的互文相关。究其电影改编策略,可以发现,《智取威虎山3D》在尊重原著小说《林海... 徐克的3D战争动作电影《智取威虎山》在大银幕上构造了一个江湖化、武侠化和浪漫化的艺术情境空间,并与20世纪70年代的红色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形成奇特的互文相关。究其电影改编策略,可以发现,《智取威虎山3D》在尊重原著小说《林海雪原》的基础上,重构了角色人物形象,设置了复线叙事结构,还原了当时东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将"江湖故事"和"革命豪情"较为完美地嵌合在一起,为摄制红色主旋律革命题材电影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3D》 红色样板戏 改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上威虎山
14
作者 康胜利 《绿色中国》 2023年第2期76-79,共4页
那年已是深秋,天气渐凉。乘坐乡间小公交车,我从牡丹江出发,去探访向往已久的威虎山。威虎山距牡丹江市区有几十公里,司机师傅让我在一个叫“横道”的地方下车。从懂事的年纪起,就看过电影《林海雪原》,学生时代看小说《林海雪原》,又... 那年已是深秋,天气渐凉。乘坐乡间小公交车,我从牡丹江出发,去探访向往已久的威虎山。威虎山距牡丹江市区有几十公里,司机师傅让我在一个叫“横道”的地方下车。从懂事的年纪起,就看过电影《林海雪原》,学生时代看小说《林海雪原》,又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曾被少剑波与女兵“小白鸽”的爱情故事所吸引,也曾被勇闯威虎山的独胆英雄杨子荣的赤胆忠心所打动。前几年有机会来牡丹江,心中渴望能去探访,却未能如愿。威虎山,似乎成了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山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海雪原》 《智取威虎山》 现代京剧 杨子荣 威虎山 爱情故事 司机师傅 牡丹江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红色经典”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志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红色经典”最初指“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后来被泛化推广到指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历程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属于前者的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红色经典”最初指“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后来被泛化推广到指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历程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属于前者的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领导 《红色娘子军》 《智取威虎山》 《白毛女》 《红灯记》 《沙家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狼》涅槃:主旋律与主流的双重合奏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6-48,共3页
电影《战狼2》在2017年夏天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成功,应该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在对2017年中国电影的各路盘点中,舆论除了提到《战狼2》的雄浑壮阔、激情四射和制作精良以外,还关注了吴京及其创作群体以跨界导演、民间资本... 电影《战狼2》在2017年夏天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成功,应该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在对2017年中国电影的各路盘点中,舆论除了提到《战狼2》的雄浑壮阔、激情四射和制作精良以外,还关注了吴京及其创作群体以跨界导演、民间资本和国际团队的身份,与中国崛起的主旋律和主流文化产生良性互动的喜人态势。在中国经济崛起、电影工业技术升级以及中国观众高涨的爱国热情这些大背景下,《战狼》系列之外,《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等商业化军事功夫电影,也都获得了可喜的市场业绩。但是,《战狼》系列电影孕育、产生和获得社会反响的背后,有一条独特的、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与变迁的发展脉络。文章希望从这个角度去阐释《战狼》及其创作者的历程所折射出来的、近30年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文章围绕武侠电影电视剧、香港都市功夫影片、20世纪末期好莱坞军事电影三种影视类型片,从中寻找《战狼》系列电影的互文性和精神谱系,考察这些电影背后共同的历史动力和国家与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电影 《战狼》 《智取威虎山》 功夫电影 跨界导演 制作精良 吴京 武侠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讲话》的经典性及局限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淮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42,共8页
关键词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讲话》 中国文论 诗歌 经典 戏剧 《江姐》 《智取威虎山》 舞蹈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霾下的星光: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创作历程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颖 《电影评介》 2014年第Z1期5-7,共3页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留给后人的更多印象是"八亿人民八台戏"。"八台戏"最早指的是"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 1966年至1976年文革期间,中国电影留给后人的更多印象是"八亿人民八台戏"。"八台戏"最早指的是"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1**,它们被统称为"样板戏"。此后,这些样板戏先后被拍摄成电影。在文艺作品奇缺的文革期间,样板戏电影成为了风行一时的主流电影形态,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家浜》 闪闪的红星 文革期间 主流电影 《红色娘子军》 《智取威虎山》 中国电影 革命现代京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舞翩跹 声色华丽——论电影《如果·爱》歌舞元素的艺术运用
19
作者 闻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112,共2页
中国歌舞电影的传统自《定军山》肇始,就摆脱不了戏剧情结,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电影《一剪梅》,以及孙瑜导演拍摄的《大路》,在中国银幕上重现好莱坞歌舞想象,再到十七年期间的《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等民族歌舞电影,到... 中国歌舞电影的传统自《定军山》肇始,就摆脱不了戏剧情结,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电影《一剪梅》,以及孙瑜导演拍摄的《大路》,在中国银幕上重现好莱坞歌舞想象,再到十七年期间的《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等民族歌舞电影,到文革时期著名戏曲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等被改编成电影,中国歌舞电影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独特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舞电影 《智取威虎山》 艺术 元素 华丽 声色 《五朵金花》 《定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声》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涅槃重生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雪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2,共2页
新中国的电影观众几乎是在大量主旋律电影的熏染下成长起来的:《智取威虎山》《渡江侦察记》《地雷战》《闪闪的红星》《焦裕禄》……不过,当初这些宣扬爱国精神、教育人民无私奉献的充满正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上映的时候,尚未被贴上... 新中国的电影观众几乎是在大量主旋律电影的熏染下成长起来的:《智取威虎山》《渡江侦察记》《地雷战》《闪闪的红星》《焦裕禄》……不过,当初这些宣扬爱国精神、教育人民无私奉献的充满正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上映的时候,尚未被贴上“主旋律”标签。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电影种类的极大丰富,“主旋律电影”的概念才日渐清晰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新中国 《风声》 《闪闪的红星》 《智取威虎山》 涅槃 《焦裕禄》 “主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