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熟的人》:响彻于生命之刃的故事
1
作者
李程
张素敏
《今古文创》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在《晚熟的人》中,莫言用非虚构的文学手法,以文学性的“莫言”视角,关注现实人生故事,关注时代生存形象,用强烈的反差手法,以现实的失落追忆往昔温情,以晚熟的心态叩问文学初心,用这把利刃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潮起潮落。《晚熟的人》是莫...
在《晚熟的人》中,莫言用非虚构的文学手法,以文学性的“莫言”视角,关注现实人生故事,关注时代生存形象,用强烈的反差手法,以现实的失落追忆往昔温情,以晚熟的心态叩问文学初心,用这把利刃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潮起潮落。《晚熟的人》是莫言在巅峰状态时的孤独生涯,也是他的新变与坚守,诉说着莫言八年中的“变”与“不变”,给予了我们关于人性、人生的独特探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晚熟的莫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的人》
晚
熟
之刃
美丑形象
手法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莫言《晚熟的人》叙事空白艺术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叙事空白艺术在莫言《晚熟的人》小说集中愈臻成熟,既有作为叙事依托的空白,也有作为文本结构的空白。叙事空白的产生主要缘于语言的遮蔽性、不宜叙述事件的存在以及作者主观上的审美追求。叙事空白在小说文本中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整体人...
叙事空白艺术在莫言《晚熟的人》小说集中愈臻成熟,既有作为叙事依托的空白,也有作为文本结构的空白。叙事空白的产生主要缘于语言的遮蔽性、不宜叙述事件的存在以及作者主观上的审美追求。叙事空白在小说文本中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整体人物群像,升华了小说的主旨内涵,同时融贯在文本艺术结构中,丰富了文本叙事策略,从而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深度阐释文本,实现作者、作品与读者三位一体的叙事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叙事空白
审美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变化中的恒定坚守——读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3
作者
朱斌
《写作》
2021年第6期94-100,共7页
莫言的小说集《晚熟的人》,固然体现了作家有意识的自我突破,但在这一突破中,有些深层的东西被他执着地坚守着。这主要包括:依然力求揭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多样;依然深入剖析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痼疾及其导致的人性与生命悲剧;还依...
莫言的小说集《晚熟的人》,固然体现了作家有意识的自我突破,但在这一突破中,有些深层的东西被他执着地坚守着。这主要包括:依然力求揭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多样;依然深入剖析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痼疾及其导致的人性与生命悲剧;还依然重视故事及其叙述的魅力,有着恒定的叙事姿态。因此,其自我突破,是以发扬他长期积淀而成的成功经验和创作优势为基础的。在此意义上,有理由相信:莫言会有更成熟的自我突破之作——在自我变化中将有更加成熟的优势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的人》
人性
生命
时代痼疾
叙事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东北乡之“变”——莫言《晚熟的人》的地理空间建构
4
作者
邹淑琴
苏比努尔·亚库甫江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4期23-29,108,共8页
地理空间作为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指作家在文学作品当中将现实中的景观、意象、实物等要素通过创造性想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学审美空间。莫言的大部分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形成了“高密东北乡”系列小说,其早...
地理空间作为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指作家在文学作品当中将现实中的景观、意象、实物等要素通过创造性想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学审美空间。莫言的大部分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形成了“高密东北乡”系列小说,其早期作品构建了带有原始狂野气息和充满生命力的乡村空间。而小说集《晚熟的人》则聚焦于新时代下的社会发展与人事变化,从多方面展示了故乡的新变,反思了现代文明背景下故乡巨变中存在的问题,人性的异化与生命力的萎缩。显然,新作中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是充斥着金钱和名利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地理空间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返,亦或超越故乡--论莫言《晚熟的人》
被引量:
4
5
作者
谢腾飞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00-108,共9页
本文以对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的文本细读为方法,考察了整部作品在美学风格上所呈现出来的新变与守常,进而试图发现莫言新作的独特价值。作家对小说形象精神变格的观照与内在性审思开拓了建构人物的多重可能性,在叙事的演进中也运用...
本文以对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的文本细读为方法,考察了整部作品在美学风格上所呈现出来的新变与守常,进而试图发现莫言新作的独特价值。作家对小说形象精神变格的观照与内在性审思开拓了建构人物的多重可能性,在叙事的演进中也运用了“留白”与“造境”的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平实朴素亦深远鲜活的古典韵味,这也体现了莫言小说创作风格的新变化,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整部作品也与作家本人所提出的“超越故乡”的精神命题有了更大的思想张力,在对人与故乡辩证关系的把握中,地方性经验在莫言笔下依然显现着普遍性图景的美学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精神变格
造境
超越故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变、交错与打破:《晚熟的人》虚实叙事艺术新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米文文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4-81,共8页
莫言有意借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奠定小说“纪实性”主调,又于元叙述穿插中打破真实,故事内外审视下的多重自我构成了叙事目光的流变,意即逐渐成熟的对虚实界限的自省。而故人返乡、故事继续的回环叙事和时空跳跃下的对比叙事,于场景空间中...
莫言有意借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奠定小说“纪实性”主调,又于元叙述穿插中打破真实,故事内外审视下的多重自我构成了叙事目光的流变,意即逐渐成熟的对虚实界限的自省。而故人返乡、故事继续的回环叙事和时空跳跃下的对比叙事,于场景空间中进一步打破现实与虚拟的边界。短篇小说《晚熟的人》对以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作出新创,探讨时代“常与变”下人存在的可能性,于虚实变幻的审美艺术中焕发强烈的时代反思与自我解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的人》
叙事视角
时空交错
虚实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围观”的写作--论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7
作者
蒋成浩
《写作》
2022年第5期74-81,共8页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一场瞩目的文学事件,也引发了商业资本的角逐,在网络媒介与市场的操作下,“莫言”成为极具象征资本的“品牌”。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莫言的文学创作与私人生活都处于被“围观”的状态。《晚熟的人》是莫言自2...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一场瞩目的文学事件,也引发了商业资本的角逐,在网络媒介与市场的操作下,“莫言”成为极具象征资本的“品牌”。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莫言的文学创作与私人生活都处于被“围观”的状态。《晚熟的人》是莫言自2012年获得“诺奖”后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依旧体现着莫言出色的叙事能力,但较之此前的作品,也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小说中作为叙事者“我”的主体性反思的弱化、充满匠气的情节营构、过分迷恋于“讲故事”而导致的空洞化、传奇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匠气
《晚熟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叙事学视域下的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8
作者
郭凯旋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9期10-12,共3页
当代作家莫言在小说创作中,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采用多种叙事策略,观照社会与人生,关注着他人尤其是弱小者的生活和命运,传递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策略三方面探讨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
当代作家莫言在小说创作中,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采用多种叙事策略,观照社会与人生,关注着他人尤其是弱小者的生活和命运,传递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策略三方面探讨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中的叙事技巧及其产生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莫言小说
《晚熟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叙事策略看莫言晚熟之“变”
9
作者
宗玉玉
《阴山学刊》
2021年第6期30-35,共6页
莫言在小说集《晚熟的人》中以知识分子返乡的姿态对受到现代化冲击的故乡进行观照,刷新和改写了中国农民与知识分子形象,以第一人称限知式视角与元叙述并置的叙事策略创联自传式片段,随着儿童视角与著名作家莫言视角的不断跳跃,莫言在...
莫言在小说集《晚熟的人》中以知识分子返乡的姿态对受到现代化冲击的故乡进行观照,刷新和改写了中国农民与知识分子形象,以第一人称限知式视角与元叙述并置的叙事策略创联自传式片段,随着儿童视角与著名作家莫言视角的不断跳跃,莫言在故事中不断入场和离场,初步展现出莫言后诺贝尔时期从虚构到真实、从魔幻到现实、从传奇到日常、从早衰到晚熟、从批判到期盼的叙事张力。他不断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赋予小说寓言化体验,以冷峻缄默的态度笑看人生,叩问人性的虚伪与真实、暴虐与慈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叙事策略
鲁迅
《晚熟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莫言小说中“斗士”形象的转变
10
作者
李晗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1期31-34,共4页
莫言于202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中出现了一个他此前从未写过的人物形象,即“斗士”武功,梳理莫言小说中的斗士形象,对比勃发着酒神精神的余占鳌、承受命运的上官鲁氏、睚眦必报的弱者武功,可以发现莫言小说中斗士形象的转变...
莫言于202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中出现了一个他此前从未写过的人物形象,即“斗士”武功,梳理莫言小说中的斗士形象,对比勃发着酒神精神的余占鳌、承受命运的上官鲁氏、睚眦必报的弱者武功,可以发现莫言小说中斗士形象的转变。从早期的余占鳌到上官鲁氏,是他写作视角从传奇英雄到对普通人接受命运、努力生活的转变,而武功则是莫言对“种的退化”的延伸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斗士
形象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熟的人》:响彻于生命之刃的故事
1
作者
李程
张素敏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8期13-15,共3页
文摘
在《晚熟的人》中,莫言用非虚构的文学手法,以文学性的“莫言”视角,关注现实人生故事,关注时代生存形象,用强烈的反差手法,以现实的失落追忆往昔温情,以晚熟的心态叩问文学初心,用这把利刃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潮起潮落。《晚熟的人》是莫言在巅峰状态时的孤独生涯,也是他的新变与坚守,诉说着莫言八年中的“变”与“不变”,给予了我们关于人性、人生的独特探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晚熟的莫言。
关键词
《晚熟的人》
晚
熟
之刃
美丑形象
手法反差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言《晚熟的人》叙事空白艺术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伟
机构
长安大学
出处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54-60,共7页
文摘
叙事空白艺术在莫言《晚熟的人》小说集中愈臻成熟,既有作为叙事依托的空白,也有作为文本结构的空白。叙事空白的产生主要缘于语言的遮蔽性、不宜叙述事件的存在以及作者主观上的审美追求。叙事空白在小说文本中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整体人物群像,升华了小说的主旨内涵,同时融贯在文本艺术结构中,丰富了文本叙事策略,从而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深度阐释文本,实现作者、作品与读者三位一体的叙事交流。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叙事空白
审美体验
Keywords
Mo Yan
The Late Maturing Man
narrative blank
aesthetic experience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变化中的恒定坚守——读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3
作者
朱斌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写作》
2021年第6期94-10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审美建构”(项目编号:21BZW178)。
文摘
莫言的小说集《晚熟的人》,固然体现了作家有意识的自我突破,但在这一突破中,有些深层的东西被他执着地坚守着。这主要包括:依然力求揭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多样;依然深入剖析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痼疾及其导致的人性与生命悲剧;还依然重视故事及其叙述的魅力,有着恒定的叙事姿态。因此,其自我突破,是以发扬他长期积淀而成的成功经验和创作优势为基础的。在此意义上,有理由相信:莫言会有更成熟的自我突破之作——在自我变化中将有更加成熟的优势发挥。
关键词
《晚熟的人》
人性
生命
时代痼疾
叙事姿态
Keywords
Late Bloomer
Human Nature
Life
Dysentery of the Times
Narrative Posture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东北乡之“变”——莫言《晚熟的人》的地理空间建构
4
作者
邹淑琴
苏比努尔·亚库甫江
机构
新疆大学
出处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4期23-29,108,共8页
文摘
地理空间作为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指作家在文学作品当中将现实中的景观、意象、实物等要素通过创造性想象进行艺术加工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学审美空间。莫言的大部分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形成了“高密东北乡”系列小说,其早期作品构建了带有原始狂野气息和充满生命力的乡村空间。而小说集《晚熟的人》则聚焦于新时代下的社会发展与人事变化,从多方面展示了故乡的新变,反思了现代文明背景下故乡巨变中存在的问题,人性的异化与生命力的萎缩。显然,新作中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是充斥着金钱和名利的“新空间”。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地理空间
重构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返,亦或超越故乡--论莫言《晚熟的人》
被引量:
4
5
作者
谢腾飞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00-108,共9页
文摘
本文以对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的文本细读为方法,考察了整部作品在美学风格上所呈现出来的新变与守常,进而试图发现莫言新作的独特价值。作家对小说形象精神变格的观照与内在性审思开拓了建构人物的多重可能性,在叙事的演进中也运用了“留白”与“造境”的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平实朴素亦深远鲜活的古典韵味,这也体现了莫言小说创作风格的新变化,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整部作品也与作家本人所提出的“超越故乡”的精神命题有了更大的思想张力,在对人与故乡辩证关系的把握中,地方性经验在莫言笔下依然显现着普遍性图景的美学意味。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精神变格
造境
超越故乡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变、交错与打破:《晚熟的人》虚实叙事艺术新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米文文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4-81,共8页
文摘
莫言有意借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奠定小说“纪实性”主调,又于元叙述穿插中打破真实,故事内外审视下的多重自我构成了叙事目光的流变,意即逐渐成熟的对虚实界限的自省。而故人返乡、故事继续的回环叙事和时空跳跃下的对比叙事,于场景空间中进一步打破现实与虚拟的边界。短篇小说《晚熟的人》对以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作出新创,探讨时代“常与变”下人存在的可能性,于虚实变幻的审美艺术中焕发强烈的时代反思与自我解剖的力量。
关键词
《晚熟的人》
叙事视角
时空交错
虚实艺术
Keywords
The Late Bloomer
narrative perspective
time and space interlace
the art of reality and fabrication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围观”的写作--论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7
作者
蒋成浩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写作》
2022年第5期74-8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地图学的理论建构和中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BZW004)。
文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一场瞩目的文学事件,也引发了商业资本的角逐,在网络媒介与市场的操作下,“莫言”成为极具象征资本的“品牌”。这使得很长一段时间,莫言的文学创作与私人生活都处于被“围观”的状态。《晚熟的人》是莫言自2012年获得“诺奖”后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依旧体现着莫言出色的叙事能力,但较之此前的作品,也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小说中作为叙事者“我”的主体性反思的弱化、充满匠气的情节营构、过分迷恋于“讲故事”而导致的空洞化、传奇化倾向。
关键词
莫言
匠气
《晚熟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
Keywords
Mo Yan
Craftsmanship
A Late Bloomer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叙事学视域下的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8
作者
郭凯旋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9期10-12,共3页
文摘
当代作家莫言在小说创作中,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采用多种叙事策略,观照社会与人生,关注着他人尤其是弱小者的生活和命运,传递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策略三方面探讨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中的叙事技巧及其产生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
叙事学
莫言小说
《晚熟的人》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叙事策略看莫言晚熟之“变”
9
作者
宗玉玉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阴山学刊》
2021年第6期30-35,共6页
基金
2021年包头师范学院高水平研究成果培育项目“跨文化视阈下莫言作品对当代中国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BSYKJ2021-WQ02)。
文摘
莫言在小说集《晚熟的人》中以知识分子返乡的姿态对受到现代化冲击的故乡进行观照,刷新和改写了中国农民与知识分子形象,以第一人称限知式视角与元叙述并置的叙事策略创联自传式片段,随着儿童视角与著名作家莫言视角的不断跳跃,莫言在故事中不断入场和离场,初步展现出莫言后诺贝尔时期从虚构到真实、从魔幻到现实、从传奇到日常、从早衰到晚熟、从批判到期盼的叙事张力。他不断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赋予小说寓言化体验,以冷峻缄默的态度笑看人生,叩问人性的虚伪与真实、暴虐与慈悲。
关键词
莫言
叙事策略
鲁迅
《晚熟的人》
Keywords
Mo Yan
narrative strategy
Lu Xun
A Late Bloomer
分类号
I207.42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言小说中“斗士”形象的转变
10
作者
李晗
机构
武汉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1期31-34,共4页
文摘
莫言于202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中出现了一个他此前从未写过的人物形象,即“斗士”武功,梳理莫言小说中的斗士形象,对比勃发着酒神精神的余占鳌、承受命运的上官鲁氏、睚眦必报的弱者武功,可以发现莫言小说中斗士形象的转变。从早期的余占鳌到上官鲁氏,是他写作视角从传奇英雄到对普通人接受命运、努力生活的转变,而武功则是莫言对“种的退化”的延伸书写。
关键词
莫言
《晚熟的人》
斗士
形象转变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熟的人》:响彻于生命之刃的故事
李程
张素敏
《今古文创》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莫言《晚熟的人》叙事空白艺术探析
周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我变化中的恒定坚守——读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朱斌
《写作》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密东北乡之“变”——莫言《晚熟的人》的地理空间建构
邹淑琴
苏比努尔·亚库甫江
《西部文艺研究》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重返,亦或超越故乡--论莫言《晚熟的人》
谢腾飞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流变、交错与打破:《晚熟的人》虚实叙事艺术新探
米文文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被“围观”的写作--论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蒋成浩
《写作》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叙事学视域下的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郭凯旋
《今古文创》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叙事策略看莫言晚熟之“变”
宗玉玉
《阴山学刊》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莫言小说中“斗士”形象的转变
李晗
《今古文创》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